节点文献
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党的十七大就明确提出:“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彰显民族自信。”在高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中华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全人格。
【关键词】 高中;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乃至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很少真正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许多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过的是洋节。更可怕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
那么,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古诗文教材,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中,我发现中学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所体现:传统美德、传统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等。我们教师应该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让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高中课文中的文言文,就是些非常鲜活的例子,如教授《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引出孔子的“礼治”,就要对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和概念、术语,像“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加以强化。在《劝学》和《师说》的教学中,抓住古人勤学、尊师的美德,结合目前的现状,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教授《陈情表》时,让学生趁机接受“孝”的教育。在教授《苏武传》时,利用朗读、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荆棘和坎坷,不幸和苦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古文经典篇目,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社会,把关注的意识投向人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中,让学生走进屈原、杜甫,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进苏轼、李白,理解什么是豁达、豪放……在诗歌教学中,对那些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古诗文篇目,有意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震撼、感染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学生就可以形成一种强大动力,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利用作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作文是写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作者情感的爆发点。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抓到那使自己心灵震颤的瞬间,是否敢于倾吐令己难忘的人和事,从而让自我情感释放出穿透人心的力量。作文写作不仅能体现学生的文字功底,还能显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等。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时,应渗透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苏武传》后,从学生的笔记中就可看出由他们心中蹦出的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在讲到《陈情表》时,重点讲解李密的“孝”,让学生进入情景,然后带着李密的情感,完成关于“孝”的写作,这样学生的情感就更充沛、强烈。写出的文章自然也更真挚。
三、开展传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希望吸引和鼓励国民尤其是广大青年,认识了解中华优秀经典著作。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传统文化我知道”知识拓展活动,让学生自行搜集自己感兴趣或有疑惑的知识。如搜集“成语故事”“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国传统节日”等,利用阅读课或班会课在班级中交流,并选出心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小达人”,鼓励学生多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定期开展各类传统文化知识比赛。如“国学诵.经典诵读”演讲比赛、“传统文化征文比赛”、“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等,也可以以小品、相声等形式来展示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动手、动口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四、开展“好书我推荐”活动,濡染书香文化
师生在教学中共荐好书。如学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推荐其书法作品,感受“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如惊龙的魅力;讲到“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时,推荐苏轼诗文及书法遗作,感受东坡先生博大精深的人格魅力;学习《长恨歌》时,了解白朴的戏曲《长恨歌》,感受戏曲艺术的婉转曲折、一唱三叹...... 每月举办一次传统文化交流会,交流读书心得。全班同学分组交流心得体会或读书笔记,然后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分享自己的心得。为了促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受益,训练思维,可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讨论,引起共鸣。
五、守望家乡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不仅在课内,也在课外。郧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有着特殊价值的一座名城。这里走出了哲学家教育家杨献珍,共和国空军骄子杨正刚,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史丁文、何世昌等,继承和弘扬家乡传统文化,可以很好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感。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一)寻访家乡传统文化,言其真,书其美 (1)考察活动: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由来;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建筑特点。(2)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相关节日、传统习俗;阅读有关郧阳的地方志,了解当地风俗。(3)寻访当地知名文化学者、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收集郧阳民间趣事。(二)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1)与学校有关部门(宣传部、文化部、文艺部等)合作,制作黑板报,在学校的“艺术廊”中宣传家乡。(2)开展“我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文化,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树立好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本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 高中;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乃至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很少真正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许多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过的是洋节。更可怕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
那么,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古诗文教材,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中,我发现中学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所体现:传统美德、传统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等。我们教师应该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让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高中课文中的文言文,就是些非常鲜活的例子,如教授《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引出孔子的“礼治”,就要对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和概念、术语,像“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加以强化。在《劝学》和《师说》的教学中,抓住古人勤学、尊师的美德,结合目前的现状,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教授《陈情表》时,让学生趁机接受“孝”的教育。在教授《苏武传》时,利用朗读、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荆棘和坎坷,不幸和苦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古文经典篇目,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社会,把关注的意识投向人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中,让学生走进屈原、杜甫,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进苏轼、李白,理解什么是豁达、豪放……在诗歌教学中,对那些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古诗文篇目,有意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震撼、感染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学生就可以形成一种强大动力,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利用作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作文是写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作者情感的爆发点。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抓到那使自己心灵震颤的瞬间,是否敢于倾吐令己难忘的人和事,从而让自我情感释放出穿透人心的力量。作文写作不仅能体现学生的文字功底,还能显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等。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时,应渗透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苏武传》后,从学生的笔记中就可看出由他们心中蹦出的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在讲到《陈情表》时,重点讲解李密的“孝”,让学生进入情景,然后带着李密的情感,完成关于“孝”的写作,这样学生的情感就更充沛、强烈。写出的文章自然也更真挚。
三、开展传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希望吸引和鼓励国民尤其是广大青年,认识了解中华优秀经典著作。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传统文化我知道”知识拓展活动,让学生自行搜集自己感兴趣或有疑惑的知识。如搜集“成语故事”“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国传统节日”等,利用阅读课或班会课在班级中交流,并选出心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小达人”,鼓励学生多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定期开展各类传统文化知识比赛。如“国学诵.经典诵读”演讲比赛、“传统文化征文比赛”、“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等,也可以以小品、相声等形式来展示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动手、动口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四、开展“好书我推荐”活动,濡染书香文化
师生在教学中共荐好书。如学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推荐其书法作品,感受“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如惊龙的魅力;讲到“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时,推荐苏轼诗文及书法遗作,感受东坡先生博大精深的人格魅力;学习《长恨歌》时,了解白朴的戏曲《长恨歌》,感受戏曲艺术的婉转曲折、一唱三叹...... 每月举办一次传统文化交流会,交流读书心得。全班同学分组交流心得体会或读书笔记,然后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分享自己的心得。为了促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受益,训练思维,可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讨论,引起共鸣。
五、守望家乡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不仅在课内,也在课外。郧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有着特殊价值的一座名城。这里走出了哲学家教育家杨献珍,共和国空军骄子杨正刚,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史丁文、何世昌等,继承和弘扬家乡传统文化,可以很好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感。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一)寻访家乡传统文化,言其真,书其美 (1)考察活动: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由来;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建筑特点。(2)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相关节日、传统习俗;阅读有关郧阳的地方志,了解当地风俗。(3)寻访当地知名文化学者、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收集郧阳民间趣事。(二)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1)与学校有关部门(宣传部、文化部、文艺部等)合作,制作黑板报,在学校的“艺术廊”中宣传家乡。(2)开展“我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文化,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树立好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本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 【发布时间】2019/3/11 10:07:25
- 【点击频次】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