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区别于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有效运用好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
【关键词】 合作学习;本质;有效性;作用
俗话说:“一个人走的很快,一群人走的很远。”基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单兵作战”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人的进步必须依靠团队的发展,一个人的强大必须通过团队才可能有所建树,“抱团作战”“捆绑前进”“航空母舰式”等是实现大家共同进步的方式。那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看法。
一、合作的本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学习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如果教师盲目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去进行合作学习,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并不是所有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合作,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学生都需要通过合作才能弄明白,而是教师要有知识的广度与高度、明白知识的梯度,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能基本预测知识的难点所在。基于此,一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去迁移和生成新的知识点,并根据这些基础设计出合作的点,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教学要点在于比“长短”、比“高矮”、比“轻重”,只有明白要点,才知道合作的必要性;在教学“七加几”时,知识的关键点在“凑十”;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其知识的关键点在计算顺序……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对于这样的教学案例,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学习。
二、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激发是数学教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流程,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能在求知欲的驱使下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2.合理地进行小组的划分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位成员都有所进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做安排,任由小组成员随意发挥,那么学生就像一盘散沙,对于学习也不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对于小组的分工以及其目标的制定很关键。对于学习小组来说,每个同学都要发挥出作用,都要尽到自己的职责。通常情况下,一个合作小组的人数四个人左右,且需要包括各个层次不同的学生,尽量使小组更加多元化,帮助每一位小组成员互相促进、提高。此外,还需发挥小组的集体作用,培养小组成员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习惯,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状况和层次水平不同,学习的能力自然有所不同,有的学生一点就通,有的学生则是一知半解,所以就需要教师对小组学习进行组织安排,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促进小组内部的不断互动,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的积极性。
3.预设充分,找准合作学习的切入点
纵观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公式算理让学生机械记忆,效果好一点的是通过反复练习推导来验证公式算理,然后再运用公式算理来解题,这样的循环往复,往往会使学生身心疲惫,整个课堂处于机械运行中,没有思维波澜,没有热情,没有问题的碰撞,更谈不上有温度的课堂。课堂上我们需要用足够的感性来展示出数学理性的美。这样才能让一个个呆板的数字变得灵动丰满,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好玩,从而在兴趣的激励下尝试探索,进行积极有效的数学思维活动,所以说,合作学习的前提要处理好以下几点。
(1)合作学习是基于自主的合作
没有自主也不可能达成有效的合作,也就是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课始,学生在学习目标的诱导下,尝试自主的数学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尝试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进入各个小组,及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发现一些小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点拨。每个小组都要记录提炼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进行问题展示,做好合作解决问题的准备。
(2)合作学习是基于实践的合作
数学学习实践性比较强,特别是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数学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更为可感。从操作入手、从实践入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常态,实现了实践出真知。让理性回归到现实中来,成为教学的新常态。
(3)合作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合作
培养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发现数学问题,提炼出有思维价值的数学问题,与学习目标相吻合的问题。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问题意识浓厚的学生更具合作的潜质,更易焕发合作精神。数学问题的发现、提炼和整理、锁定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支撑。没有问题的合作也就是没有目标的学习,其结果只能造成课堂的高耗低效,学生理性思维的盲从。
(4)合作学习是基于人性的合作
我们平时共事都要说合作愉快,只有合作愉快,才能使合作过程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学生的合作要建立在充分自主、充分自信、充分民主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发挥教师的作用
小组合作不是放羊式教学,不是学生随意讨论、随意发言,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合作。
1.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性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
2.小组合作学习良好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是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3.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课堂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应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组合起来,灵活应用。
4.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
总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有目共睹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技巧,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存在即合理,传承即发扬,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小学数学参考2011.4总609期
[3]《学校教育研究》河北新闻出版社广电局
[4]《教育研究》2018年出版
【关键词】 合作学习;本质;有效性;作用
俗话说:“一个人走的很快,一群人走的很远。”基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单兵作战”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人的进步必须依靠团队的发展,一个人的强大必须通过团队才可能有所建树,“抱团作战”“捆绑前进”“航空母舰式”等是实现大家共同进步的方式。那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看法。
一、合作的本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学习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如果教师盲目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去进行合作学习,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并不是所有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合作,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学生都需要通过合作才能弄明白,而是教师要有知识的广度与高度、明白知识的梯度,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能基本预测知识的难点所在。基于此,一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去迁移和生成新的知识点,并根据这些基础设计出合作的点,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教学要点在于比“长短”、比“高矮”、比“轻重”,只有明白要点,才知道合作的必要性;在教学“七加几”时,知识的关键点在“凑十”;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其知识的关键点在计算顺序……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对于这样的教学案例,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学习。
二、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激发是数学教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流程,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能在求知欲的驱使下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2.合理地进行小组的划分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位成员都有所进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做安排,任由小组成员随意发挥,那么学生就像一盘散沙,对于学习也不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对于小组的分工以及其目标的制定很关键。对于学习小组来说,每个同学都要发挥出作用,都要尽到自己的职责。通常情况下,一个合作小组的人数四个人左右,且需要包括各个层次不同的学生,尽量使小组更加多元化,帮助每一位小组成员互相促进、提高。此外,还需发挥小组的集体作用,培养小组成员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习惯,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状况和层次水平不同,学习的能力自然有所不同,有的学生一点就通,有的学生则是一知半解,所以就需要教师对小组学习进行组织安排,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促进小组内部的不断互动,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的积极性。
3.预设充分,找准合作学习的切入点
纵观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公式算理让学生机械记忆,效果好一点的是通过反复练习推导来验证公式算理,然后再运用公式算理来解题,这样的循环往复,往往会使学生身心疲惫,整个课堂处于机械运行中,没有思维波澜,没有热情,没有问题的碰撞,更谈不上有温度的课堂。课堂上我们需要用足够的感性来展示出数学理性的美。这样才能让一个个呆板的数字变得灵动丰满,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好玩,从而在兴趣的激励下尝试探索,进行积极有效的数学思维活动,所以说,合作学习的前提要处理好以下几点。
(1)合作学习是基于自主的合作
没有自主也不可能达成有效的合作,也就是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课始,学生在学习目标的诱导下,尝试自主的数学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尝试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进入各个小组,及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发现一些小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点拨。每个小组都要记录提炼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进行问题展示,做好合作解决问题的准备。
(2)合作学习是基于实践的合作
数学学习实践性比较强,特别是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数学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更为可感。从操作入手、从实践入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常态,实现了实践出真知。让理性回归到现实中来,成为教学的新常态。
(3)合作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合作
培养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发现数学问题,提炼出有思维价值的数学问题,与学习目标相吻合的问题。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问题意识浓厚的学生更具合作的潜质,更易焕发合作精神。数学问题的发现、提炼和整理、锁定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支撑。没有问题的合作也就是没有目标的学习,其结果只能造成课堂的高耗低效,学生理性思维的盲从。
(4)合作学习是基于人性的合作
我们平时共事都要说合作愉快,只有合作愉快,才能使合作过程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学生的合作要建立在充分自主、充分自信、充分民主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发挥教师的作用
小组合作不是放羊式教学,不是学生随意讨论、随意发言,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合作。
1.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性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
2.小组合作学习良好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是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3.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课堂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应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组合起来,灵活应用。
4.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
总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有目共睹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技巧,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存在即合理,传承即发扬,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小学数学参考2011.4总609期
[3]《学校教育研究》河北新闻出版社广电局
[4]《教育研究》2018年出版
- 【发布时间】2019/3/11 10:16:00
- 【点击频次】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