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ORE论证模式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秦 英

【机构】 贵州省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人教版七下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为例 

  【摘 要】 语言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外显,包括使用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和通过语言构建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在听说教学中,有效运用ORE(opinion,reason, example)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具有逻辑性的口语表达,能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缜密性和思维的创新性,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 核心素养;听说教学;O-R-E模式

  一、引言
  2018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要素组成。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发展其他三要素的依托。课堂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鉴此,基于课程学习,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彰显学科的育人功能是当前教学的主旋律。O-R-E 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从“表达自身观点-提出具体理由-给出具体例子”出发,提升语言表达的效度思维品质的深度。
  二、听说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学习的最终落脚点为语言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为语言的四种基本技能。“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交流中听与说相互依附,密不可分。在听说课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演练机会。在听说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真实情景模拟和角色表演的活动(Jeremy Harmer, 2010)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听说能力得以激活,成为自信的学习者。
  三、听说教学研究综述
  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的听说教学法开启了国外听说教学研究的新纪元。“刺激-反应-强化”是听说教学法的三部曲,通过机械的反复的操练达到使学生训练和掌握句型的教学目标。上世纪七十年代Mary Underwood提出语言教学要在真实语境中进行。
  国内学者邹申于1998年提出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活跃的动态过程,是背景知识、语境和知识相互撞击、相互作用的过程。宋安(2008)认为,教师在听说教学中需积极探索符合教学规律的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四、课例分析
  本课例为2019年3月贵阳市市级观摩课,授课教师为贵阳市新世界一中国际学校文馨艺老师。指导教师为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秦英老师和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杨晶老师。本节课听说语篇的话题为谈论喜好。授课教师在教学的听中和听后环节都增加了分析O-R-E模式以及运用O-R-E 模式进行口语表达,以达到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的目的。在学习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听前预测信息,听中定位关键信息,听后充分利用关键等策略进行有效听说。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Section 1a -2c。基于教学内容和学情教师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 掌握动物名称的词汇,如panda, lion, giraffe等;
  (2) 学会在听力中获取具体信息的技能;
  (3) 能运用ORE模式适切地逻辑表达自己的喜好;
  (4) 提升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Step one  Lead in & Pre-listening
  教师呈现一张国宝熊猫的照片,以问题链的形式激活学生旧知并与学生进行互动。What’s this ? How do you spell it? What color is it? Do you like it? 教师告诉学生“I like pandas because they are very cute.”通过这样方式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随后教师为学生呈现一组带有箭头的动物图片和chant,引导学生掌握生词,为下一步的听说任务扫清障碍。









  Step two While listening
  活动1:教师为学生播放三段对话,学生判断对话中分别出现了什么动物。该活动主要是训练学生获取事实性关键信息的能力。答案核对完毕后教师为学生呈现对话文本并引出ORE模式。下面某一对话:
  A:Let’s see the koalas now. I like koalas.
  B:Why?
  A:Because they’re interesting
  从对话中学生要听的关键词为koalas。O,R,E 三个字母分别表示opinion, reason和example。教师引导学生在进行观点表达时,首先要明确观点,其次为明确理由,最后举出具体例子来论证,以确保观点的效度和力度。
  活动2:教师为学生播放基于教材2a部分改编的听力文本,学生完成表格。学生在获取信息时,要注意对话双方是如何运用ORE模式的,重点关注对话双方如何呈现观点、给出理由及举例说明。











  活动3  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取材于学校动物雕像微视频。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基于ORE模式讨论他们喜欢的动物雕塑。学生表现积极,参与度高。以下为学生对话样本:
  A: Hi, Linda.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nimal sculptures in our school?
  B: I think they are pretty cool.
  A:Which animal sculpture do you like best?
  B: The giraffe sculptures.
  A:Why?
  B: Because they are very interesting. They are tall and their colors are very special.
  从该对话样本我们看出学生很好地运用了ORE模式表达自己喜欢长颈鹿,原因是长颈鹿很有趣,其原因是个子很高而且身上的颜色很特别。
  Step three Post listening
  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熊猫在国外动物园供游客欣赏的视频,提出讨论话题:国宝熊猫是否应该作为外交礼物,学生用ORE模式来表达。
  Step Four Homework
  用ORE模式准备一个希望在学校看到什么样的动物雕塑简短演讲。
  五、讨论与评价
  英语语言操练应该将具体的语言知识点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展开,在具体的语境中赋予语言知识点以具体的语义。(龚海平,2017)。本堂课基于教材听力语篇,真实鲜活、生成丰富,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凝练出了ORE教学模式,此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口语表达中注重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任务设计层层递进,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本堂课听说活动开放性强,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从以问题链激活旧知到以chant形式处理词汇,再到ORE模式的提炼和运用。从现场观课效果看来,学生能很好地获取信息,运用ORE模式进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思维品质得以升华。
  六、结语
  以课堂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需要每一位英语教师深度探索的课题。听说课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为学生搭建好语言表达的内容支架和结构支架的基础上让其进行积极的有意义的语言建构,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渗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意义的语言表达必定离不开思维,没有思维的语言操练是无生命的、无情感的。学生只有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才能有效进行各种语言活动(孟碧君,2017)。本堂课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设计了多样化、层次化的听说活动,以ORE模式引导学生陈述观点,给出理由和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ORE模式在本堂听说课中的有效使用是基于课堂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龚海平. 2015.龚海平的中学英语教学主张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年
  [3]孟碧君,2017.“话题·情境·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听说课中的运用[J]. 中学外语教育学,(7):20-24. 
  [4]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年

  • 【发布时间】2019/5/7 9:30:17
  • 【点击频次】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