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旗帜,是指引学生成长的思想之源。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更为丰富多彩,更加灵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润物无声般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通过高中语文课堂,真正培养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高中生的文明礼仪、和谐友善、诚信等素养,促进高中生个人素养的综合发展;也使我的语文教学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高中语文;综合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之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旗帜,是指引学生成长的思想之源。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更为丰富多彩,更加灵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润物无声般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挖掘出教材中蕴含在篇章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分类总结出核心观点
(1)爱国主义情怀:在《沁园春 长沙》中领略青年毛泽东的革命豪情,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感受到烛之武牺牲小我,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苏武传》中感受到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却始终不忘祖国的高尚民族气节;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感受到刘和珍在国家危难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的革命志气;在《咏怀古迹》中感受到王昭君远赴边塞一心为国的忠贞之情。
(2)诚信与责任:在《荆轲刺秦王》中感受到荆轲为报知遇之恩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在《苏武传》中感受到苏武面对敌人劝降却始终不辱使命的担当精神;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感受到蔺相如于强大秦庭之上坚守使命、诚信还璧的责任;
(3)和谐与友善:在《陈情表》中感受到李密对上忠,对亲孝的周全考量;在《将相和》中感受到作为大将的宽和之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感受到艾青对大堰河的拳拳孝心;在《小狗胞弟》中感受到人与动物间的友善相处;在《边城》中感受到淳朴的民风和纯真的关系;
(4)自由与平等:在《琵琶行》中感受到仕途之人和平民之女的平等交流;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感受到宝玉对众女子的平等看待的思想;在《祥林嫂》中感受到女性对自由与平等的渴望和追求;在《孔雀东南飞》中感受到主人公双方对自由与平等的爱情的追求;在《囚绿记》中感受到抗战前夕知识分子对自由与平等的信仰;
二、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知核心价值观的取向。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如果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抒情的语言、直观的图画、应情应景的音乐渲染气氛,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当学生通过创设的情境,和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振,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就能在情操上得到陶冶,从而形成完美的人格。教授《沁园春 长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毛泽东故居、橘子洲头、万山红遍、鹰击长空等图景,带领学生领略青年毛泽东的革命豪情。
(2)利用教材中的故事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将有趣且内容丰富的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反复诵读,进行角色分工,将自己带入角色中,让学生在角色的碰撞中更全面的理解课文内容,并受到熏陶,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3)理解课文关键词句,寻找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长点。在语文教材中,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语句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悟”点,重要的是把握教材的个性,要在深入挖掘每篇课文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总体。把握课文的局部,即对每个关键性语句、段落均有所领悟。
(4)结合口语交际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阅读鉴赏安排的朗诵、背诵、复述、讨论等;结合梳理探究安排的演讲、辩论和访谈等。每个活动的设计都强调少讲理论知识,多给学生以实际锻炼的机会。通过“感恩教育”演讲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是对社会的回报,是对人类的贡献,是对父母的孝顺,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通过经典诵读、汉字听写等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5)在作文写作训练中,引领和指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写作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写作主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渗透到写作教学中。通过“中国梦”、“杨家将精神”、“家乡美”、“保护地球”等主题进行征文比赛,让学生在写作中落实核心价值观,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三、组织各类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中的传播
(1)组织以“诵读经典,光亮人生”为主题的朗诵比赛;
(2)开展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道德讲堂”活动;
(3)开展以“感恩”、“诚信”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4)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板报与手抄报比赛;
(5)利用雷锋月弘扬“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
(6)结合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渗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希望通过此方式,能探索到一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途径,从而能真正扭转高中语文教学中“重技能轻素养”的弊端,真正培养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高中生的文明礼仪、和谐友善、诚信等素养,促进高中生个人素养的综合发展;也使我的语文教学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高中语文;综合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之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旗帜,是指引学生成长的思想之源。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更为丰富多彩,更加灵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润物无声般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挖掘出教材中蕴含在篇章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分类总结出核心观点
(1)爱国主义情怀:在《沁园春 长沙》中领略青年毛泽东的革命豪情,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感受到烛之武牺牲小我,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苏武传》中感受到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却始终不忘祖国的高尚民族气节;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感受到刘和珍在国家危难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的革命志气;在《咏怀古迹》中感受到王昭君远赴边塞一心为国的忠贞之情。
(2)诚信与责任:在《荆轲刺秦王》中感受到荆轲为报知遇之恩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在《苏武传》中感受到苏武面对敌人劝降却始终不辱使命的担当精神;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感受到蔺相如于强大秦庭之上坚守使命、诚信还璧的责任;
(3)和谐与友善:在《陈情表》中感受到李密对上忠,对亲孝的周全考量;在《将相和》中感受到作为大将的宽和之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感受到艾青对大堰河的拳拳孝心;在《小狗胞弟》中感受到人与动物间的友善相处;在《边城》中感受到淳朴的民风和纯真的关系;
(4)自由与平等:在《琵琶行》中感受到仕途之人和平民之女的平等交流;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感受到宝玉对众女子的平等看待的思想;在《祥林嫂》中感受到女性对自由与平等的渴望和追求;在《孔雀东南飞》中感受到主人公双方对自由与平等的爱情的追求;在《囚绿记》中感受到抗战前夕知识分子对自由与平等的信仰;
二、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知核心价值观的取向。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如果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抒情的语言、直观的图画、应情应景的音乐渲染气氛,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当学生通过创设的情境,和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振,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就能在情操上得到陶冶,从而形成完美的人格。教授《沁园春 长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毛泽东故居、橘子洲头、万山红遍、鹰击长空等图景,带领学生领略青年毛泽东的革命豪情。
(2)利用教材中的故事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将有趣且内容丰富的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反复诵读,进行角色分工,将自己带入角色中,让学生在角色的碰撞中更全面的理解课文内容,并受到熏陶,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3)理解课文关键词句,寻找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长点。在语文教材中,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语句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悟”点,重要的是把握教材的个性,要在深入挖掘每篇课文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总体。把握课文的局部,即对每个关键性语句、段落均有所领悟。
(4)结合口语交际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阅读鉴赏安排的朗诵、背诵、复述、讨论等;结合梳理探究安排的演讲、辩论和访谈等。每个活动的设计都强调少讲理论知识,多给学生以实际锻炼的机会。通过“感恩教育”演讲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是对社会的回报,是对人类的贡献,是对父母的孝顺,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通过经典诵读、汉字听写等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5)在作文写作训练中,引领和指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写作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写作主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渗透到写作教学中。通过“中国梦”、“杨家将精神”、“家乡美”、“保护地球”等主题进行征文比赛,让学生在写作中落实核心价值观,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三、组织各类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中的传播
(1)组织以“诵读经典,光亮人生”为主题的朗诵比赛;
(2)开展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道德讲堂”活动;
(3)开展以“感恩”、“诚信”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4)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板报与手抄报比赛;
(5)利用雷锋月弘扬“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
(6)结合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渗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希望通过此方式,能探索到一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途径,从而能真正扭转高中语文教学中“重技能轻素养”的弊端,真正培养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高中生的文明礼仪、和谐友善、诚信等素养,促进高中生个人素养的综合发展;也使我的语文教学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 【发布时间】2019/5/7 11:01:08
- 【点击频次】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