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作者】 王志琼

【机构】 四川德阳市中江县凯江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我县《新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教学》推行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了当前教育的必然方向,特别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对初中英语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初中英语老师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初中的英语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成了当前初中英语老师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 素质教育;初中英语教学;融入

  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对英语人才需求的先进教学模式,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也逐渐被推广和使用,但是目前初中英语素质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学兴趣、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都还欠缺合理,笔者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的策略展开论述,初中的英语老师应当加以重视,使用正确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达到英语素质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初中英语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兴趣问题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素质教育下的英语教学更要倡导交流式学习,这种交流式学习并不是单纯指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指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英语老师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对学生提问,让学生思考过后回答问题,这种交流式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英语老师很少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教学模式多是灌输式,学生只能对英语单词和语法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很少有思考和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学习兴趣更是谈不上,学习英语也只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
  (二)教学方式问题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即英语老师发挥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交流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课上和课下的学习,在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老师再给予指教。但是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英语老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楚,课堂教学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将教材上的知识点全部灌输给学生,然后再通过大量的试题模拟和数不清的各种测试,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不但学习成绩很难得到提高,学习兴趣也是倍受打击。
  (三)教学目标问题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听、说、读、写能力要样样俱到。但是目前大部分初中英语老师将教学的重点都放在训练学生英语写作和英语阅读两个方面,忽略了对英语听力和英语交流的训练,导致很多初中学生即使拥有丰富的词汇量,也难以开口说英语,这也就是生活中常见“哑巴英语”现象。
  二、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有目共睹,因此,英语老师若想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而形成的固化思维,应努力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除了扮演好一个课堂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英语老师还要认识到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英语知识结构对学生个性发展、人格意识、价值水平以及思想观念的影响方面发挥出的优势,并且加以利用,最大化发挥出这些优势,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并且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品德培养、智能提高和知识掌握等方面的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英语老师还要积极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传统英语教学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如果英语老师转变了教学观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那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逐渐被激发出来,英语老师应抓住这一点,循循善诱,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目前很多初中英语老师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方法欠缺合理,导致“耗时较多,收效甚微”的教学现象出现。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即听、说、读、写能力要样样俱到。因此,英语老师不能只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英语写作和英语阅读训练这两个方面,对英语听力和英语交流的训练也应当加以重视,不仅仅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和语法,更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质量达标,重视师生之间双向交流,活跃课堂氛围等教学手段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学习《I want to be an actor》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英语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熟悉课文,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然后老师再抽选学生进行提问:What you want to be?让学生用英语回答出自己想成为的人,当学生遇到生词汇的时候,老师要及时给予答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开口去说,只有学生开口去说,英语的应用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英语贵在交流,如果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但是不能开口去说,也是徒劳。培养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和良好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英语老师要摒除应试教育带来的思维定式,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小组交流、小组辩论等方式,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例如,在学习《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英语老师可以将全班学生进行两两分组,同桌之间相互对话,说出自己喜爱的科目,并且用英语说出喜爱的原因,老师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开口去说英语。又例如,在学习《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时,老师可以创设情境,选出一个学生当小商贩,用部分学生的学习用具如橡皮、笔、书本等等当做售卖的物品,除了扮演小商贩的学生之外,其他的学生都扮演成购买者,走到摊位前挑选物品,然后向“老板”询问价格,老板再根据标价报出价格,老师在这个时候要扮演好活动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当学生遇到问题或者出错的时候,老师应当及时给予帮助或者指出。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让学生对英语教材中的内容掌握更加牢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对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极其不利,因此初中英语老师应当特别重视,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自主、合作、展示、交流等策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等,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周英俊:《初中教育科研发展的现状研究》《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2]许建国:《初中教育发展的定位、路径与问题——京津初中教育发展调研引发的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09期)
  • 【发布时间】2019/5/7 11:42:28
  • 【点击频次】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