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李青云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三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席勒说过:儿童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游戏过程也是儿童感知外界的过程,是初步形成自己的认识事物的观点的过程。这充分说明了游戏在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有着特殊的作用,和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体育新课标对学生有了更科学、更完善的要求,更能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制定目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占了主导地位,教师利用游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中玩儿,玩儿中学,体验乐趣,最大限度的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关键词】 认知;游戏;技能

  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我们没有认识到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作用,和新课标相比,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的相对教条,扼杀了孩子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孩子机械的学习,老师教什么就是什么,甚至毫不客气的说,也扼杀了孩子的创造能力,而新课标中,没有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注重孩子的认知过程、技能和情感态度。检验的是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游戏环节就显得重要了,可以说,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永远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游戏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它能充分调动儿童在实践过程中的自主性,孩子在整个身心发展过程中,至始至终都伴随着游戏,甚至到了成人时期也离不开游戏,在儿童时期,游戏也是他们的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和发展思维能力的方法,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我多年的体育教学经历中,很少看到不做游戏的孩子,只看到不爱学习的孩子,做游戏的孩子甚至会自己创造游戏和制定游戏规则,儿童给我们证明,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儿童时期身心是否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它将决定儿童以后的发展方向,人格是否健全。那么,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具体有哪些呢?
  一、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儿童时期有着好奇心比较强的心理,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差,但同时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而游戏在内容上的形式多样、丰富性正好符合了儿童的年龄特点,最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能力,以我本人为例,过去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很多老师和家长觉得很奇怪,这个老师怎么就会领学生做游戏,完全没有想到体育课还能这么上,甚至校长也很不理解,认为体育课就应该站的规规矩矩,一动不动地听老师讲那才对,传统观念和教学大纲的影响可见一斑,这种忽视儿童发展规律的观念直到今天依然存在,毫不客气地说,它甚至影响到了中国未来的创新能力。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动机的,儿童也不例外,我认为:兴趣也是动机的一部分,儿童一旦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一定是动机使然,并且也一定会带着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这种心情绝不是其他人强加给他们的,在动机方面,成人和儿童没有任何本质上区别,儿童为了玩儿的愉快去做游戏,不掺杂任何目的,这是儿童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所以,在体育课上,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就可以让他们在学中玩儿,玩儿中学,寓教于乐,但首先要记住,一定是乐在先,否则,失去了乐趣,再好的内容也会徒劳无功,比如我在讲足球传球这节课的时候,重点讲的是传球给谁,而不是如何传、怎么传,我不会刻意的强调用脚什么部位去传,至于用什么部位传我可能会在下节课去教,因为这节课我想体现的就是跑位,站位,首先我采用篮球的传球方式让学生用手将球传给自己的队友,而队友在一个篮球场的小范围内跑动成为了传球的关键,在传跑过程中自己的队友会大声呼喊以引起队友的注意,达到正确跑位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设置一个奖惩机制,超过十次成功传球,小组会得到玩具,被抢断三次小组要做三个蹲起。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才会让学生用脚传球,在这节课中,学生也很惊讶,传统观念认为,足球就是用脚踢,没想到还能用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玩儿的更开心了,从中体会到了原来我这么跑是正确的,这节课我成功了,因为我完成了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几节课,学生既增强了下肢力量,又发展了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兴趣,就没有动力,更何况是儿童,如果在这节课中,我机械的对学生讲,你应该怎么怎么跑,他可能记不住或没有兴趣听,单存的讲一节课,事情可能更糟,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十五分钟左右,超过这个限度,他一定会失去兴趣,我们从事教学的目的就是看达没达到预期效果,没达到那么这节课你就失败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很关键,快乐课堂不是放开,学生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因为体育教师要完成教学目标,这也是体育与健康规定的必须要达到教学目标。从另一个角度说,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是能不能坚持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是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保障。
  二、体育游戏对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和遵守规则意识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道德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是长时间积累的过程,有些内容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体育游戏都有一定的教育性的内容在里面,这种教育性都有积极作用,儿童时期的可塑性非常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甚至没有,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在游戏传球比赛中,我从时间和距离上让学生自己制定规则,达到怎么办,达不到怎么办,从而让他们产生规则意识,学生为了顺利完成比赛,会和自己的团队协商,共同完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在这节课结束后,有的学生主动收拾器材,教师就要适时的表扬这种行为,因为他体现了善于帮助他人、顾全大局的的优秀品质,对于在游戏中出现的不遵守纪律或违反规则的学生也要适时的进行批评,起到警示作用。游戏结束后,针对在技术和规则上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己总结,教师也可进行必要的指导。实际上,在每一次这样的总结之后,学生都是一次进步,而每一次进步,就意味着他们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的注意到规则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游戏中尽量避免不犯错或少犯错。
  游戏本身是虚构的活动,蕴含了社会实践、趣味、和规则等内容,它是一个情境的设置,对于身心发展还不健全儿童来说,具有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儿童,活动中,教师的职责就是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他们能在这样的氛围中愉快的完成游戏,学会掌控游戏,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对事物的探究能力。
  切记:实践永远比单存的说教来的更直接,更加声临其境,也更加有效果。在新课标面前,体育教师的定位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让学生在你的引导下完成对技能的学习,授课过程中,你一定起主导作用,和学生绝不应该是朋友关系,学生可以制定规则,但必须在教师的指引下,授课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差异性,学生在智力、体能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对游戏理解较慢,有的较快,这就需要教师区别对待,设置不同的难度、不同的教学目标,逐步完成。
  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重要重用
  体育游戏有趣味性的同时,也同样有竞争性,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性活动,在游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磕磕碰碰、闹矛盾的情况,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不一定的坏事,说明他们争胜的心理非常强,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集体主义精神固然重要,但个人英雄主义也不应该抹杀,要善于正确的引导,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到游戏本身上来,反复强调规则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体性差异,有的孩子在体育方面可能会表现出高于其他孩子的情况,比如我在上足球游戏课的时候,有在足球方面天赋比较高的孩子,我会鼓励他们,当着班级其他孩子的面夸他们,效果果然事半功倍,他们会表现的更加优秀,游戏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团队配合、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学会了尊重对手,学会了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用正确的心态看待事物,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不急功近利,因为游戏本身是为了快乐,失去了这个教学目标,游戏也就失去意义了。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不能说绝对,但体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儿童时期,无论从大脑、还是骨骼、肌肉,神经等等。都发育不成熟,在体育游戏中,儿童由最初的无意识的活动变成有目的性的活动,并逐步固定下来,比如,在乒乓球训练中,通过某个动作的不停的反复的练习,能让他们形成条件反射,从而达到固定动作,正确击球的目的。训练中,他们的肌肉力量得到增加、比如在游戏二人三足跑中,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得到增强。运动中,身体需要大量的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呼吸系统会加倍工作,从而让肺活量得到提高,在课堂上,我发现,和以往比,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喜欢户外活动,找各种各样的借口留在班级,越来越多的孩子体重超标,体质下降,多从事户外活动,对儿童的免疫力有极大提高,喜欢运动的孩子和不喜欢运动的孩子相比,体质上有明显的差别,这是具有普遍性的,充分说明了运动的作用。
  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种特殊的方式,说它特殊,是因为它针对的是特定的群体,儿童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游戏要具备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能否让学生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的最直接的方式,通过游戏,学生能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中得到释放,个性得到张扬,通过竞争性的游戏活动,让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激发他们潜能,如果说教师担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那么体育教师则担负着的就是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职责,一个身体瘦弱的民族注定是没希望的,关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不只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
  • 【发布时间】2019/5/19 21:05:30
  • 【点击频次】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