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创造学生喜欢的小学课堂

 

【作者】 黄 平

【机构】 广西百色市百东新区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好的设计是一堂好课的前提,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活动,以达到教学目标,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和英国数学家布里格斯认为:“教学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经过设计的外部事件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的活动,而设计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所进行的决策活动,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创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 教育信息技术;设计;学生;课堂

  一、教育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其应用
  教育信息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新时代的科学技术生产,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进行有效学习,教育信息技术是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展示环节。教师在操作信息技术产品时能同时检验到学生学习情况,便于教师管理自己的工作以及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在信息技术辅助下,变“静”为“动”,学生更容易接受到知识。教育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主要有:多媒体计算机、电子图书、校园网络及多种学校管理应用软件等。
  二、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南国农在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并使之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以促进学习;或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程教学中,而是伴随着教学思想、方式的变革。
  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需要以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为基础,下面将从建构主义、多元智力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展开论述。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在认知心理学基础理论上的进一步发展,它强调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决定的,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获得。学习具有主动性、情景性和社会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媒体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2.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提出了人具有多种智力、而且人的多种智力都与具体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紧密相关。人的智力包括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动作智力和自然智力等。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这些智力,每个人在不同智力上会表现出不同的水平。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模式观念、利用声音、图像或视频发展学生多元智力,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根据学生智力类型创造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应用知识。
  3.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出生—2岁),智力只限感知运动,主要通过个体简单的运动感知外界环境。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也开始了解简单的符号象征现实世界的事物,但很难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儿童能够按事物的特征进行分类,也能够进行逆向运算,归纳和演绎推理开始发展,但思维一般不能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这一阶段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行形式思维,能够运用数学符号和语言符号解释概念,并根据提出假设进行归纳和演绎、逻辑推演的思维。小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对数的概念认识也具有不同特点:前运算阶段儿童会简单认数,但是概念模糊,全凭直觉。在具体运算阶段,学生思维出现守恒和可逆性。也理解了运算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性质,对数、推理、图形等概念也得到了很快发展。
  在小学课堂中,以上观点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工作者可以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形成学生喜欢的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三、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政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运动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与创新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国家。1963年,美国学者德瓦埃特·爱伦提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1989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在“2061计划”中提出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 1998年,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公布了《关于教育课程的基本方向》的文件,指出“要培养能够适应运用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网络等信息手段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除了要求在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积极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之外,还明确提出从小学到高中各个阶段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
  《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节课堂氛围,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作出了明确要求,即“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二)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融合的策略
  王晓总结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三个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丰富信息,提高课堂效率;(3)再现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这些教学模式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不但可以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就高效、学生喜欢的课堂。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这不仅突出强调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地位,更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找到突破口,很多学者也对教育信息化如何促进教育公平进行深入探讨。
  魏先龙、王运武提出:(l)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2)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3)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4)电子教材促进教育公平。一方面,优质资源共享确保了各地区师生可以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服务,避免教育过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体现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两个方面。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师了解、掌握最新的课程动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等,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接触到各地的优质资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总之,教育信息技术由于无时空和主体限制,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理想选择,也是创造学生喜欢的课堂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海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2]陈立. 皮亚杰、维果茨基对建构学习观的贡献[D].广西师范大学,2000.
  [3]田雯.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王保中. 基于中国教师“经验”构筑教育实践取向的个人教育哲学——聚焦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问题[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1:12-15.
  [5]孔利华,温小勇,焦中明. 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实验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为例[J]. 电化教育研究,2015,02:83-88.
  [6]魏先龙,王运武.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概览及其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13,09:28-38.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 人民教育,2001,(09):6-8.
  [8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 苏州教育信息化,2012,(05):1-7.
  [9]孟智祥,赵壁如.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J]. 中国电化教育,2010,04:89-90.
  [10]魏先龙,王运武.近十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5:13-15.
  • 【发布时间】2019/6/11 20:32:20
  • 【点击频次】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