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作者】 赵红燕

【机构】 青海省化隆县牙什尕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让创新型人才辈出,就要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教师们的关注。作为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想,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要改革教学方法,变灌输方式为主动探索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运用有利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参与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而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活跃学生思维,使其创新精神得以发挥。
  首先,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叫学生折出一个二分之一,可有两个学生折出了四分之一,这时就问学生,对这件事你们怎么看?大多同学都持反对意见,可我却评价说:“你们真有创造力。”简单的一句话,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尊重学生,允许学生的“不听话”。到了课的最后,我又说:“老师教出了一个二分之一,你们却创造出这么多的分数,首先该感谢谁呀?”自然而然,两个“不听话”的孩子就成了这节课上的英雄,这个教学环节就成了教学的一个的亮点。
  其次,要注重情感的培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当听完学生不同意见后,可常说,我很荣幸,我和某某同学的意见相同。话虽简单,但足以证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的师生交流过程,彼此都会忘了自己是谁,都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创新。
  二、引导动手操作,使学生乐于创新
  新课标特别强调“体验”。它把学数学看作是“做数学”的再创造活动。强调数学教学必须要注意使学生通过对实物的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所以我们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通过操作、归纳、分析和整理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步体验数学的价值,完善学生的人格。
  首先,教师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使学生具有足够的创造空间。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可先设计四个小动物骑自行车比赛的动画片,其中的轮胎有方的、圆的,让学生猜猜谁最快,然后抽象出圆,给每四人一个图钉、一根线绳、一支铅笔,小组合作画圆,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圆心的位置、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等知识。
  其次,在指导学生操作时要做到:有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有可行的操作步骤,提出思考讨论的问题,要重视组织教学。
  操作活动充分体现手脑并用,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智力活动和双手活动的相互结合,这样信息就通过两条相向而行的途径传递着,由手传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到手。手在“思考”,大脑的创造区域也受到激发,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成为创造性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三、尝试探索,使学生敢于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会科学家走的路,教师的角色就要转变,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例如教学《圆周长》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猜猜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也可用各种方法动手操作一下,然后用计算器算出圆周率,从而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又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剪一剪、移一移,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跟谁有关?跟谁无关?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如“最小公倍数”的实践应用,教师可把一个动物画在两个多边形上,通过边靠边旋转最终得出需几次才能回到原来位置上,从而加深对最小公倍数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掌握知识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举一反三地学习新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性,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四、鼓励求异,使学生善于创新
  思维的求异性是指碰到问题时善于独立思考,富有创见,不盲从,不迷信。教学中,提倡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和各种独创之见,各种“别出心裁”的方法,都能促进学生思维求异性的形成。例如:有一次,我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碰到了这么一道题:两个装订小组装订练习本,第一小组4小时装订1648本,第二小组6小时装订2430本,第一小组每小时比第二小组少装订多少本?很显然,问题出错了,有一学生上来跟我说了后,我就问其他同学,你们认为怎么改,大多数学生都说把“少”改成“多”,可有一位同学却说:“李老师,把问题中‘一’改成‘二’,把‘二’去掉一笔就可以了,因为一个只要写两笔,而把“少”改成“多”却要写六笔。”我听了后很高兴,当时就表扬学生说:“你想的比老师更简便,那就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改一下题目吧。”学生敢于打破旧的习惯做法,产生标新立异的新做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老师要十分珍惜他们的这种创新精神。
  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 【发布时间】2019/6/11 21:08:06
  • 【点击频次】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