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中学历史的高效教学

 

【作者】 田 超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三贤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必须注重打造高效课堂,可以从教学理念的转变、多媒体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采取策略。
  【关键词】 理念;多媒体;生活;高效

  历史教师如何把自己的教学质量提高,这和教学理念的转换,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及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打造高校教学,就要紧扣以上几个方面。
  一、更新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首先就要改变教学理念。首先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全面讲解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不管学生是否有所得,开展教学更多的是为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提高分数而组织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最终培养的人才大多是高分低能。所以新教学理念下教师要转换自己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把主体者变为主导者,把课堂的重心还给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其次更新学生的学习理念。让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制定好评价机制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的参与,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得。在新课改理念下我开展的组织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课前作业,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把不会的问题集中。(二)、课前作业检测。生生相互互查互纠。检测学生课前学习的效果,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准备。(三)、探究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老师预设的难度较大的题以及学生课前作业中不能解决的难题。(四)、检测探究学习的结果。(五)、能力提升和情感升华。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六)、评价机制的运用。最后通过评价机制选出表现最好的个人及小组给予表扬,不足的个人及小组给予鼓励,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一种激励的目的。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六环节模式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上课参与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外界的信息中,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用粉笔和黑板这种直观模式展示,这种模式很单调。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在新教学模式下,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模式教学相结合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合理选用多媒体是现代主要的教学形式,也是新课程背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媒体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所起到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比如在讲到新中国外交“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背景和内容是,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帝国主义破坏会议和与会各国存在分歧的视频,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会议面临的严峻形势,领悟到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才干。然后可以多媒体展示材料让学生开展讨论“求同存异”的“同”和“异”的含义。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形象直观的把学生带入了历史情景中,并且运用材料展开讨论,更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了信息的密度和容量,在教学中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最后不仅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还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地位。所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真正实现高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必然发展趋势。
  三、理论联系实际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要联系生活实际,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在历史课教学中要充分的挖掘历史与生活的联系,让历史知识变得生活化,这样更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历史中去学习,把模糊的事物形象化。例如我们在讲到建国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目时,教师可以课前先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采访或者询问等方式收集建国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的形式。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的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在无形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最后通过知识的整理学生很容就了解到新中国的建立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又达到教育的目的,让他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并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未来做出贡献的雄心壮志。历史学习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历史学习变得丰富有趣,才不会让学生觉得历史课的枯燥乏味,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的目的。
  总之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融会贯通各种教学方法,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导,运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等等方法以达到提到历史课堂高效性的目的,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 【发布时间】2019/6/30 11:55:27
  • 【点击频次】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