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者】 王国平

【机构】 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办事处先锋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的运用适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支撑作用。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新、应用广、效率高、效果突出、声文图像并茂等特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容量,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益。
  【关键词】 寓教于乐;兴趣;效率;提高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育界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热门,公开课、创优课、示范课没有了多媒体似乎就不成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课堂教学目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以住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了不起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甚至一些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时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形式的出现,好比是茫茫沙漠中的一处绿洲。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对上课又有了兴趣,使课堂效率提高有了前提。小学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浅谈近几年运用电教媒体的点滴体会:下
  一、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向小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体会教学内容,这样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下消除小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备,也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除了它所反映的教学内容,还有其它的方面,比如音乐的欣赏,色彩的视觉效果等方面,都能传递信息,给学生一个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易被新异的刺激所激活,而电教媒体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在金色的沙滩上》一文,描写了孩子们在沙滩上用沙子建造一座城市的情景。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沙滩没有感兴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沙滩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海滩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眼睛,然后,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海边,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屏幕上看到了沙滩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沙滩真美啊,沙滩太美了……学生们置身于沙滩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会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它使抽象的概念,难懂的文句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电教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面,成为学生理解验证文章表达内容的有效途径,也能弥补教师言传的不足,化解常规教学中的难点,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启发想像,静中思动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运用电教媒体教学是很关键的。想像,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我在教学《惊弓之鸟》这课时,先让学生观看“更羸‘射’鸟”的投影片,而后提问:“图上画的是更羸拉弦前,还是拉弦后?”学生据图联想,静中思动,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有的说:“我看到更羸的手放到背后,大雁落下来了,就说明已拉过弦了。”有的说:“大王在摸摸胡须,好象感到惊奇,卫兵的脸上露出了赞叹的神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更羸已拉过弦了。”我又问:“你若是图中的一个卫兵,看到更羸只拉弓不射箭而把大雁射下来,你当时会怎样?我又让几个同学进行表演。表演后,学生发表意见:演更羸的同学很自信,很老练,有点射箭能力的样子,但‘更羸’的神情不太好,太骄傲了点,课文中的更羸比较谦虚,书上有这样几句话:‘我可以试试。’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说明更羸有了本领不得意,不骄傲。”
  又如我在教《骄傲的舞蹈家》“柳树姑娘使劲扭着腰,怎么也跳不起来了”时,我引导学生去想象“当柳树姑娘怎么也跳不起来时,她会怎么想,怎么说?”开始,学生的思维很受局限,他们只会说“柳树姑娘很后悔”“柳树姑娘说‘我真不该骄傲’”。想象上缺少广度,于是我便适时的引入教学课件,当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的思维立刻被激活了争先恐后的说着“风伯伯,谢谢您,是您让我跳起优美的舞蹈”“河公公,真感谢您,您帮我改正了错误。我应该听您的”“小伙伴们,大家不要像我一样骄傲,我能跳舞,离不开风的帮助,我要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这离不开电教媒体的帮助。
  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三、电教媒体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教《鸟的天堂》一课,引入课文时,可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那众鸟纷飞、百鸟争鸣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鸟的天堂”。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激发起来。又如教学《黄果树听瀑》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那瀑布的声响气势和壮观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状态。人的情感怎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精心制作、巧妙运用,还能培养学生的美感。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 
  • 【发布时间】2019/6/30 12:38:39
  • 【点击频次】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