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

 

【作者】 张丽菊

【机构】 云南省宣威市第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高中教学中,高中数学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也应该在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这种负面的问题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创建数学教学课堂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

  高中数学是生活化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高质开展建立在教师合理提问的基础之上。新课标指出,为了更好地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入问题教学法很有必要,它能有效集中学生的全部精力,便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达到灵活运用的境地。
  一、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涵义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让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最多的知识点,以实现教学质量最优化。高中数学难度很大,而且数学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每天能用于数学的学习时间屈指可数,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有效的利用好课堂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掌握数学知识,但仅仅依靠教学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听课这样的传统方式难以有太大的效率,因此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主人翁,让其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主动努力学习的气氛。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最基本表现就是充分发挥可用的教学资源,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特点,根据教学设施及教学课程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教学收益的最大化。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自信心是成功的保证,是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的一种情感。而数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采取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学生一旦有了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机。教师应该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地来,在做题中做到举一反三,增强学生思维能力,逐渐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让他们知道,只要学肯定能学会,能学好。在讲解难题的时候,可以将难度分解,从而降低难度,逐步地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这样循序渐进,不用发愁数学成绩不会提高。
  三、数学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简单例子,让学生猜想答案,紧接着引出新的问题,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深入了解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一个小问题,告诉学生:如果一次给你一百万和第一天给你一块钱,第二天给你前一天的2倍,连续30天,请问不考虑直接选,选哪个的多?学生在考虑后心理有个预期答案,然后教师再告诉学生选第二种比第一种多的多,第一种才一百万,而第二种是十亿七千三百七十四万一千八百二十三,学生在听到教师口中这个数字后绝对会大吃一惊,接着教师告诉学生计算的公式,相信不少学生绝对会立刻验算第二种到底多少钱,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学生的举动。不要自己跟着自己的思路一直讲,一定要多和学生互动,实时地了解学生吸收新知识的程度。课堂上,老师要多让学生发表言论,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抓住学生的心来进行教学。每当遇到一个学生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老师便可以抓住机会,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积极地参与讨论,充分应用自己的脑筋,并派每组的代表总结观点,发表言论。共同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课后留的作业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在检查中发现更多问题,并强化知识。
  四、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分析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要想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提升,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自己为辅助,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式”教学方法,研究新的适合高中数学特点及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多使用教学辅助工具,多设立情境问题,让数学融入生活,提高课堂活跃气氛,多与学生互动,减轻学生对高中数学枯燥乏味的认识,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去学,愿意去学,以便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学质量整体上升,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高中数学基本观念践行问题教学法
  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情愫,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融入课堂教学。问题教学法的实施要以此为目标,基于学生的数学基本观念建立多样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细致观察、深度挖掘、归纳总结等方式锻炼自身思维,让学生自爱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平面向量》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数学的基本观念出发,以数量为切入点,设置以下问题情境:“同学生,数量是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量,请思考是否存在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呢?如果存在请结合所学知识给出例子”在这样问题的前提下,逐渐引出“向量的含义”“向量的比较”“向量的计算”等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与感悟。
  总之,以上便是笔者基于多年高中数学实践教学经验,得出的几点实践性感悟。即要想摆脱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束缚,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贯彻实施问题教学法,将问题教学法践行到数学课堂教学的边边角角,不断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必要,各高中数学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孜孜不倦地将问题教学法践行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丽霞.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 学周刊,2010,02:47-49.
  [2]杨冬梅.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J]. 文山学院学报,2003,02:117-119.
  • 【发布时间】2019/7/22 17:30:15
  • 【点击频次】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