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素描教学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素描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地分成造型类和设计类两大形式,而结构素描又被误认为是设计类素描的基础形式,其实这些概念都是不科学的。从本质上讲,素描无论哪种形式。核心问题是解决整体造型问题。都是在造型基础上的画面形象充分表达问题。
【关键词】 初中美术;素描;方法;技能
素描课教学要在有限的课时里使课程的思想、理念、技能全面呈现,把课程实质传递给学生,美术教师不但要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还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本人多年来素描课教学的实践和体会,现将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我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我不主张在素描基础练习上,采用变形的手法,在打基础的阶段,“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抓准素描的培养方向
基础素描的风格多种多样,学生在进行素描的时候,一定要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正确方法。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引导学生。
1.明暗关系
塑造明暗关系的一般规律是:(1)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指物体在光源照射下通常所呈现出来的黑、白、灰三种不同深浅关系的面。五调子是指物体受光后所形成的明暗变化,由浅到深的五个基本色阶的层次,即亮部、灰亮部、明暗交界线、暗部、暗部反光五个基本色阶。具体色调变化是随着物体的角度和光线的强弱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其明暗关系也会随之产生复杂变化。(2)近处实远处虚。这是明暗关系中的一个主要规律。(3)物体的投影。投影在素描中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投影这个概念。
2.形体的结构
形体和结构是两个内涵互为联系的不同概念。形体常用来特指物体的大形和外轮廓。结构常用来特指物体的局部和体积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角度之下,物体的外部形体是由许多局部结构所组成的。
3.比例关系
比例关系是每个素描初学者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术手段,比例关系是通过反反复复比较确定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比例关系的重视。例如,从外形的大小比例到局部结构之间的小比例,物体之间大、小、长、短的相互比例,明暗关系中各色阶层次间深浅、明度方面的比例,构图上黑、白、灰构成比例等。那么,如何确定正确的比例关系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比较。
4.空间关系
空间是个很抽象的名词,是一个不容易把握和理解的概念。构成绘画中空间感的因素很多,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引导,使他们能正确掌握空间的概念。
5.线
线的组合、排列如果能掌握好,对于画面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看、多画、多动脑,学生经过大量的写生训练,就会很好地掌握线的组合和排列。
三、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
要求轮廓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所谓的轮廓准确,就是在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在素描训练过程中,每一阶段都要使轮廓更精确。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作画时对物象的观察分析,不仅是为了认识物象,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物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观察能力属于感觉能力的范畴。在素描练习中,因感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观察力制约,应当始终把培养观察能力,并使之趋于锐敏,准确和深刻放在重中之重。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从研究物体存在的特征,即研究形式结构的原有方式这一根本点出发的。对整体意识的培养,要注意局部刻画和整体效果的完美统一与和谐。所谓整体结构,指形体占有空间的方式。形体以什么方式占有空间,形体就占有什么样的结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整体,观察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
四、以课外速写为补充,提炼精粹,彰显自我“个性”
课外速写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画的小速写,这种速写要做到快、准、勤;要求只画出基本形体、动势、比例和结构,可以直接对物、人的某个动作写生,在观察方法上做到整体观察;在表现手法上抓住整体关系;才能体现出速写吸引眼球的地方。最后,学生一幅素描作品完成了对于这张作品的评价,我做到:1.在评画时多启发,多引导,尽量保留学生的绘画个性;2.不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整体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运用理性思维;3.示范讲授,在下笔时要有顺序先画什么后画什么,都要了然于心,甚至每一个局部,每一根线条顺序和方向,都要仔细考虑;4.反复点明透视规律、素描基础等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对素描的绘画步骤和表现方法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而知识也会得到进一步巩固。
初中的美术素描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学生对素描认知的不断加深,将会出现“个性”的理性思维和不同风格的画风,我们更应尊重“个性”、引导“个性”,让每一个“个性”得到成功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美术;素描;方法;技能
素描课教学要在有限的课时里使课程的思想、理念、技能全面呈现,把课程实质传递给学生,美术教师不但要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还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本人多年来素描课教学的实践和体会,现将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我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我不主张在素描基础练习上,采用变形的手法,在打基础的阶段,“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抓准素描的培养方向
基础素描的风格多种多样,学生在进行素描的时候,一定要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正确方法。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引导学生。
1.明暗关系
塑造明暗关系的一般规律是:(1)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指物体在光源照射下通常所呈现出来的黑、白、灰三种不同深浅关系的面。五调子是指物体受光后所形成的明暗变化,由浅到深的五个基本色阶的层次,即亮部、灰亮部、明暗交界线、暗部、暗部反光五个基本色阶。具体色调变化是随着物体的角度和光线的强弱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其明暗关系也会随之产生复杂变化。(2)近处实远处虚。这是明暗关系中的一个主要规律。(3)物体的投影。投影在素描中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投影这个概念。
2.形体的结构
形体和结构是两个内涵互为联系的不同概念。形体常用来特指物体的大形和外轮廓。结构常用来特指物体的局部和体积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角度之下,物体的外部形体是由许多局部结构所组成的。
3.比例关系
比例关系是每个素描初学者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术手段,比例关系是通过反反复复比较确定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比例关系的重视。例如,从外形的大小比例到局部结构之间的小比例,物体之间大、小、长、短的相互比例,明暗关系中各色阶层次间深浅、明度方面的比例,构图上黑、白、灰构成比例等。那么,如何确定正确的比例关系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比较。
4.空间关系
空间是个很抽象的名词,是一个不容易把握和理解的概念。构成绘画中空间感的因素很多,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引导,使他们能正确掌握空间的概念。
5.线
线的组合、排列如果能掌握好,对于画面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看、多画、多动脑,学生经过大量的写生训练,就会很好地掌握线的组合和排列。
三、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
要求轮廓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所谓的轮廓准确,就是在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在素描训练过程中,每一阶段都要使轮廓更精确。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作画时对物象的观察分析,不仅是为了认识物象,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物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观察能力属于感觉能力的范畴。在素描练习中,因感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观察力制约,应当始终把培养观察能力,并使之趋于锐敏,准确和深刻放在重中之重。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从研究物体存在的特征,即研究形式结构的原有方式这一根本点出发的。对整体意识的培养,要注意局部刻画和整体效果的完美统一与和谐。所谓整体结构,指形体占有空间的方式。形体以什么方式占有空间,形体就占有什么样的结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整体,观察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
四、以课外速写为补充,提炼精粹,彰显自我“个性”
课外速写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画的小速写,这种速写要做到快、准、勤;要求只画出基本形体、动势、比例和结构,可以直接对物、人的某个动作写生,在观察方法上做到整体观察;在表现手法上抓住整体关系;才能体现出速写吸引眼球的地方。最后,学生一幅素描作品完成了对于这张作品的评价,我做到:1.在评画时多启发,多引导,尽量保留学生的绘画个性;2.不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整体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运用理性思维;3.示范讲授,在下笔时要有顺序先画什么后画什么,都要了然于心,甚至每一个局部,每一根线条顺序和方向,都要仔细考虑;4.反复点明透视规律、素描基础等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对素描的绘画步骤和表现方法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而知识也会得到进一步巩固。
初中的美术素描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学生对素描认知的不断加深,将会出现“个性”的理性思维和不同风格的画风,我们更应尊重“个性”、引导“个性”,让每一个“个性”得到成功的发展。
- 【发布时间】2019/7/22 17:34:56
- 【点击频次】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