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运用问题

 

【作者】 缪晓如

【机构】 浙江省苍南县钱库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师应用恰当的语言来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语言使用情况,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来有选择性的完善教学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从小学数学教育中语言运用的作用入手,简要介绍语言运用实施策略,旨在提高教师对语言运用的重视程度,从而加强教师语言运用质量,不断完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语言教育;教学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师应用恰当的语言来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鉴于此,教师应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语言运用情况,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来有选择性的完善教学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语言运用的作用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其逻辑性和客观性较强,对于年龄在6至12岁左右的儿童而言,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重视语言运用的重要作用,通过语言运用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情境教学法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将学生迅速引入到情境中的前提是教师语言能力,教师通过优美、精炼的教学语言,使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以便于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语言运用的实施策略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学生在沉闷无聊的学习环境之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难以提升;反之,学生若在和谐、民主、开放的环境中,则会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利用肯定、表扬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强大自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数学知识讲解,同时还要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和学生保持互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另外,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教师应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年龄特点,如果学生出现走神、溜号的现象,教师不宜通过批评、说教的方式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采用更为温和的话语来提醒学生,避免激化师生间的矛盾。
  (二)使用规范标准的教学语言
  数学是一门严谨性的学科,与其他文科类可有所不同,数学具备极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应注重数学的严谨性、科学性和逻辑性。用规范化的语言来传递知识,避免因教师语言口语化而引起学生的误会。例如,在“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需要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应注意定义、公理等概念阐释时教师话语的规范性,不能直接介绍:“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这一解释存在明显漏洞,如三条边相互平行或在同一直线内,是无法组成三角形的。因此,应用规范性的语言来进行表达:“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相连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标准普通话来进行授课,避免使用方言和地方口语教学。尤其在一些少数民族混杂、偏远山区及口音较重的区域,教师更加应当肩负起普通话普及工作,在授课的同时,如学生发音存在问题,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学生纠正。
  (三)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比喻
  过于平白直叙的语言教学会造成数学课堂教学乏味现象,学生难以投入到教学之中,因此,教师的语言、语调、神态、肢体动作对课堂教学效果存在极大影响。语言方面,教师可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提升数学教学吸引力,诸如在“无限循环小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无限循环小数比喻成学生常见的儿歌:“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将数学与童谣相互比较,学生能够马上了解无限循环小数的特点和定义,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在语调方面,教师应避免过于平铺直叙、缺乏变化的语调,这种语调不仅不利于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同时还会有“催眠”的效果。教师应采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丰富语言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神态方面,教师的教学神态应与语言、语调相一致。同时,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应注意自己的目光,目光中应蕴含信任、激励的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强大的自信心。
  (四)采用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真正含义,久而久之,极易出现学习兴趣下降等现象。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教育,提升小学数学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寓言故事、小笑话、顺口溜等形式将数学知识表达出来。例如,在“比较分数大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分母要看好。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子分母都不同,相同分母比较好。”通过这种幽默风趣的语言形式,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数学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综上所述,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通过语言、语调、表情、肢体动作、神态等多种形式来传递知识。
  因此,教师教学语言处理方法和把握程度成为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应重视语言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不断创新和变革语言教育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彩萍.浅析语言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问题探究[J].读书文摘,2017(4):160.
  [2]柏银山.论小学数学教育中语言教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4):173-173
  [3]路玉梅.解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205-207.
  • 【发布时间】2019/10/14 16:52:43
  • 【点击频次】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