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农村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效化策略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等。但是在农村中学,物理实验器材缺乏、物理实验室建设落后,实验教学成为农村物理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由于器材和观念等原因的制约,导致了农村一些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实效性较差。本文想就“多元化演示、互动式探究、就地取器材、多渠道延伸”等农村物理实验教学实效化策略稍加作分析:
一、多元化演示,完善演示实验
物理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学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处理教材演示实验时,应该灵活把握,大胆打破演示实验一定要教师演示的格局,多元化的改变一些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实验,或者直接改为学生实验,这样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具体做法为:首先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安排给学生,并把事先印制好的“实验学案”发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提前预习实验的时间过程,为下一步演示实验变更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其次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演示实验变更问题预设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演示实验的变更开展,提高完善演示实验效率。在演示实验中要适当增加学生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互动式探究,优化学生实验
在现实的学生实验中,受教材的影响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倡导自主完全开放式。教材无引导教师无干预,实验中常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的旁边坐”的倾向;二是“授之以鱼”照图索骥式,按照教材给出相应的仪器设备和步骤,教师也讲解了实验设计和问题,甚至先进行了演示。随后,学生只是依样画葫芦按已规划好的设计被动地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实验数据。学生不会对实验现象、过程、数据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分析、推断。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失去了实验的作用。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学生实验教学要走出教材阴影,充分合理利用学生资源,让生生互动互助,优化学生实验,在合作互动中实现实验高效。农村学生由于经历及知识的认识程度不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所以开展学生合作互助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合理分组,生生互助:优中差三类学生合理搭配,建立生生互助帮扶机制,实现同桌合作互助和组长帮扶互助优化。②促进引导,师生互动:学生实验并非学生的事,实验教师要及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实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学生分组实验中,不可“管”的太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尤其对自控力较差,“玩实验”的学生,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面监控实验的每一环节,及时给予学生实验指导。③小组竞争,人人参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验过程要让人人参与,对不愿动手的学生要利用灵活的竞争机制促使完成,开展学生分层竞争,主动挑战,点名实验竞赛等方式促进实验全员化。④展示实验,生生互评:实验结束要现场给学生以展示实验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快乐,然后合理利用生生互评实现实验升华。例如,在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首先分组合作优化实验设计,再让小组优秀的学生示范完成,让差生观察,然后自己去设计完成,如果不能完成的组长要及时给予引导帮助。事实证明:搞好生生互动实验也是“转差”教学工作有效捷径。如我班学生张某十分厌学,可是对实验却是非常感兴趣,我就因此诱导使之走入学习的正道上来,目前该生已成为一名正在上升的中等生。在实验合作中,实现生生互动,生生互助,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就地取器材,弥补器材不足
实验器材一直是困扰农村实验实效的主要原因,适当的就地取材可以丰富实验资源,完善实验教学。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其实,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物理资源。物理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想想做做”,有的教师认为“想想做做”无器材,不好做,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好素材,所以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
例如:塑料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再简单不过的物品,如果我们善加指导和启发就可以做很多的物理实验,其演示效果明显不逊色于正规的实验室器材。例如可以替代烧杯、量筒、溢水杯,研究液体压强,制作潜水艇模型、土电话等。生活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器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四、多渠道延伸,拓展实验空间
由于实验器材和时间的限制,一些实验探究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因此教师可以灵活把握教材实验,开放一些实验到课后,丰富的课外实验资源和时间,更有利于实验的实效开展。物理新课程标准也中明确列出了学生的课后探究实验,课外实验活动是学科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当然课后延伸拓展实验的实效开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作创新。成立课外实验小组,鼓励学生小组课外利用常见的物品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和小实验探究活动。例如制作潜望镜、万花筒、火箭、飞机模型,小型电动机模型等等。教师要定期对小组成果进行评比激励,这样的小组制作不仅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极大的兴趣,而且丰富了知识,培养了技能。
(2)学以致用。开展理论联系实际实验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以致用,加强知识运用实践实验训练,进行一些生活实际实验测量。如利用光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大树的高度等,这样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并探索,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空间。
(3)课题研究。让学生开展课外小课题实验研究,结合学科内容进行课题研究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如在讲解声现象一章时,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噪声的危害调查实践专题活动。如在城市环境中,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方面?噪声对生物和人类是否有污染?如何减弱这些噪音污染?等等。本案例课外探究活动的综合性很强,学生通过调查资料,合作交流,上交报告等可谓收益颇丰。
一、多元化演示,完善演示实验
物理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学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处理教材演示实验时,应该灵活把握,大胆打破演示实验一定要教师演示的格局,多元化的改变一些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实验,或者直接改为学生实验,这样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具体做法为:首先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安排给学生,并把事先印制好的“实验学案”发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提前预习实验的时间过程,为下一步演示实验变更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其次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演示实验变更问题预设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演示实验的变更开展,提高完善演示实验效率。在演示实验中要适当增加学生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互动式探究,优化学生实验
在现实的学生实验中,受教材的影响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倡导自主完全开放式。教材无引导教师无干预,实验中常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的旁边坐”的倾向;二是“授之以鱼”照图索骥式,按照教材给出相应的仪器设备和步骤,教师也讲解了实验设计和问题,甚至先进行了演示。随后,学生只是依样画葫芦按已规划好的设计被动地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实验数据。学生不会对实验现象、过程、数据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分析、推断。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失去了实验的作用。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学生实验教学要走出教材阴影,充分合理利用学生资源,让生生互动互助,优化学生实验,在合作互动中实现实验高效。农村学生由于经历及知识的认识程度不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所以开展学生合作互助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合理分组,生生互助:优中差三类学生合理搭配,建立生生互助帮扶机制,实现同桌合作互助和组长帮扶互助优化。②促进引导,师生互动:学生实验并非学生的事,实验教师要及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实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学生分组实验中,不可“管”的太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尤其对自控力较差,“玩实验”的学生,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面监控实验的每一环节,及时给予学生实验指导。③小组竞争,人人参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验过程要让人人参与,对不愿动手的学生要利用灵活的竞争机制促使完成,开展学生分层竞争,主动挑战,点名实验竞赛等方式促进实验全员化。④展示实验,生生互评:实验结束要现场给学生以展示实验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快乐,然后合理利用生生互评实现实验升华。例如,在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首先分组合作优化实验设计,再让小组优秀的学生示范完成,让差生观察,然后自己去设计完成,如果不能完成的组长要及时给予引导帮助。事实证明:搞好生生互动实验也是“转差”教学工作有效捷径。如我班学生张某十分厌学,可是对实验却是非常感兴趣,我就因此诱导使之走入学习的正道上来,目前该生已成为一名正在上升的中等生。在实验合作中,实现生生互动,生生互助,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就地取器材,弥补器材不足
实验器材一直是困扰农村实验实效的主要原因,适当的就地取材可以丰富实验资源,完善实验教学。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其实,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物理资源。物理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想想做做”,有的教师认为“想想做做”无器材,不好做,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好素材,所以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
例如:塑料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再简单不过的物品,如果我们善加指导和启发就可以做很多的物理实验,其演示效果明显不逊色于正规的实验室器材。例如可以替代烧杯、量筒、溢水杯,研究液体压强,制作潜水艇模型、土电话等。生活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器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四、多渠道延伸,拓展实验空间
由于实验器材和时间的限制,一些实验探究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因此教师可以灵活把握教材实验,开放一些实验到课后,丰富的课外实验资源和时间,更有利于实验的实效开展。物理新课程标准也中明确列出了学生的课后探究实验,课外实验活动是学科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当然课后延伸拓展实验的实效开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作创新。成立课外实验小组,鼓励学生小组课外利用常见的物品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和小实验探究活动。例如制作潜望镜、万花筒、火箭、飞机模型,小型电动机模型等等。教师要定期对小组成果进行评比激励,这样的小组制作不仅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极大的兴趣,而且丰富了知识,培养了技能。
(2)学以致用。开展理论联系实际实验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以致用,加强知识运用实践实验训练,进行一些生活实际实验测量。如利用光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大树的高度等,这样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并探索,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空间。
(3)课题研究。让学生开展课外小课题实验研究,结合学科内容进行课题研究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如在讲解声现象一章时,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噪声的危害调查实践专题活动。如在城市环境中,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方面?噪声对生物和人类是否有污染?如何减弱这些噪音污染?等等。本案例课外探究活动的综合性很强,学生通过调查资料,合作交流,上交报告等可谓收益颇丰。
- 【发布时间】2019/11/6 16:50:05
- 【点击频次】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