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作者】 叶 娇

【机构】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十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加强自身的修养。在实践中只有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 
  【关键词】 小学教育;班主任工作;教育策略 

  参加工作以来,本人一直在第一线做班主任工作,与学生朝夕相处。有位权威人士曾经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部书,只有潜心钻研,全力付之以爱心,才能真正破译理解,最终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我觉得挺有道理,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力行实践,不辍于此。通过对班主作工作的亲身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做班主任是非常光荣也是十分艰巨的,是给党和人民培育接班人的重任,这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一句话就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問题。 
  一、不断提高业务修养,树立自身威信
  首先要有忠诚于党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热爱学生,诚恳待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言必行、行必果。对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这是班主任取得威信的基本条件。其次,班主任的仪表应整洁大方、端庄美观,也能体现时代的精神面貌,给学生一种有知识修养的亲切感,使学生愿意接近,认为班主任是一个可以依赖、值得尊重的师长,这样威信就会在学生心目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这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令他们终生难忘。班主任的威信与班主任本身的教学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班主任更应对所教的学科潜心研究,以较高的教学水平吸引学生。 
  二、主动了解研究学生,深入家庭生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这样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首先从入学起,我便对学生的一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家庭情况、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身体情况、个人兴趣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对学生群体的了解要建立在了解学生个人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包括:全班总人数、男女生比例、学生生源、年龄结构、全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总的发展情况和特点、班集体当前的状况、主要倾向和突出问题等。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石。要让学生成材,把他们引领到理想的境地,就必须关爱他们,做他们的贴心人,我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来,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能心平气和,对症下药。班上农村进城务工、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有好多,在我细致、耐心地工作下,他们都能自强、愉快地在这个和谐的班级大家庭中生活、学习和不断成长。 
  三、积极争取家长配合,提高家访艺术
  家庭是学生最初接触社会的生活环境。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式的形成,都和家庭环境、父母的影响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因此我十分重视同家长的密切配合,经常和家长联系,家庭无形中既成了我深入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又成了我向家长征求对学校、对老师的意见和要求的平台。家访,作为改进工作的一种参与方式,还可以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教育法规、中小学培养目标以及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家长随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家访是我与家长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情况的一种教育途径。目的在于沟通思想,互通情况,达到教育学生的一致性。我在家访中始终铭记一条:就是不到学生家里告状,不能借家长的手打学生,这种“借刀杀人”看似聪明实则愚蠢之极,只能失去学生对我的信任,甚至让我和学生对立。家访中我发现有不少家长很不会教育子女或者方法不当,例如有的对学生采取打骂或放纵不去管。我便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向家长提出不同要求,求得教育上的一致,使学生能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并且在健康的轨道上不断进步。接班前进行的家访,可以初步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家长的教育方法;学生有进步或发生问题时进行的家访,可以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使学生能进一步提高并及时妥善地解决问题。在家访时,与家长谈话时要选择恰当的语言,既要赞扬学生的长处,也要直言不讳地指出学生的不足,态度要真诚,但要避免告状。谈话要注意场合和把握时间。 
  1、谈话目的要明确,用什么方法,教师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分寸适合。
  2、谈话的态度要真诚和蔼,语气要平和友善,创设一种和谐、彼此都愿意吐露心声的气氛,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友好感,愿意述说心里话。
  3、谈话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情感起伏,随时调节谈话的内容,把握主动权和进退权。  
  四、关注学生思想,加强心理教育 
  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班主任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转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思想教育网络体系的建设,强化心理咨询辅导建设,深入了解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把握其思想变化,针对目前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加强自我认知、提出问题,掌握自我诊断和反思的能力,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可行办法,选择合理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增强学生抵御网络不良环境影响的能力,为提高思想教育水平奠定基础。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学生内部,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班集体中的学生不良情绪,注重讲明道理采用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方针,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萌芽的肥沃的土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唤醒”有时候也是一种相信,一种期待。相信并期待着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进步,都能够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唐小棉.班主任工作的“四部曲”(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32. 
  [2]赵彦梅.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J).学周刊,2012(1). 
  [3]曹英粉.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学周刊,2013(3).  
  • 【发布时间】2019/11/7 15:30:51
  • 【点击频次】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