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培养幼儿阅读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在80年代,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就已把儿童智能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来了。美国总统布什在“教育改革蓝图”中针对太多的孩子不会阅读,提出推行《卓越阅读方案》(reading Excellence Program);英国提出:打造读书人的国度——开展“阅读年”的全民运动;日本提出了晨间阅读活动;新西兰提出“分享阅读”(Shard book reading );我国也提出促进幼儿早期阅读的行动纲领。目的是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会在幼儿早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的技能”。下面就实验研究中的体会具体概括如下:
一、研究幼儿阅读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幼儿时期的阅读材料
幼儿天真纯洁,不论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在迅速地发展,并且各方面每天都有巨大的变化。幼儿就像一张白纸,可以任意书写图画。他们很容易听从成人的教育和指导,什么事情该怎么做几乎完全听从成人的要求,并且会不自觉地接受和记住。虽然这一时期的幼儿习惯于成人世界制订的许多规则和要求,但是随着他们接触事物的逐渐频繁,他们的心理已经开始发育,并开始逐渐产生独立意识。例如,穿衣服时他们会挑选自己喜爱的衣服,吃饭时不再让家长喂等。尽管这时期他们独立的心理意识发育的时间还不长,心理还没有完全发展到成熟水平,但是此时教师在为幼儿挑选阅读读物时依然要考虑到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并选择适合他们的儿童类读物,如连环画、漫画、儿童百科、儿童诗歌以及散文等。在选择这些读物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读物中字体要大而且数量要少,插图要鲜明生动,并尽可能地配合幼儿生活经历。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幼儿选择一些幼儿侦探类读物。另外,教师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从各方面观察幼儿的阅读兴趣,了解他们对哪些书籍感兴趣,并据此有选择地为幼儿提供他们感兴趣的读物。另外,还可以根据这时期幼儿的心理特点,为他们多提供一些能够激发他们阅读和想象的书籍,除了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外,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想象的空间。
二、教学活动设计要有层次性
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老师在学生阅读素养培养中,应让更多的幼儿走进阅读的世界,得到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中成长。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老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要注意层次性。在设计问题和阅读指导时应要有层次性。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设计问题分为三种类型:陈述性的问题、分析性的问题和综合评价性的问题。阅读水平较差的幼儿回答故事中有什么,是什么。阅读水平中等的幼儿简要分析故事中一些情节,而让阅读水平较高的幼儿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分析故事。这样,大多数幼儿能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和快乐。
三、家校共同培养孩子阅读素养
在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类型多样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应既涉及文学类和说明议论类的连续文本,也应该涉及那些包含图表、说明书之类的非连续文本。幼儿的阅读素养如何,不仅仅是孩子个人努力的结果,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国外的测评项目除了监测孩子阅读素养的表现之外,还了解各种因素是否会对孩子的阅读产生影响。他们制定一系列的相关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和学校问卷,要求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和校长填写,以此来查看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对学生阅读情况的影响。通过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和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这几年监测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监测结果都比较一致,这对于我们培养幼儿的阅读素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些监测结果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就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为了兴趣在阅读上花的时间越多、阅读材料类型越丰富、阅读态度越积极,他们就越容易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在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去阅读,爱阅读,增加学生在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类型多样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应该既涉及文学类和说明议论类的连续文本,也应该涉及那些包含图表、说明书之类的非连续文本。另外,学生对自身阅读情况和阅读水平的感知比较准确,和监测结果一致。
就家庭环境来说,家长的阅读习惯和对待阅读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阅读表现。在家中,父母每周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越长(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认为一般每周应该在6个小时以上),家长对孩子进行阅读的行为越支持,孩子的阅读表现会越好。而家庭对孩子阅读除了提供精神上的鼓励之外,还应该在物质上为孩子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拥有的儿童书籍越多,孩子的阅读表现就越好。另外,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与自己讨论交流有关文化和社会的问题,这样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其自身的阅读素养。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流状况也与孩子的阅读表现有密切的关系。父母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其孩子的阅读表现相对会比较好。
就学校环境和教学情况来看,学校提供的阅读资源丰富程度、学校的安全状况与学生的阅读水平有较大的关系。那些阅读资源比较丰富、校园内外安全状况较好的学校,学生阅读表现会比较好。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发现是,高阅读水平的学生在阅读课上更愿意选择默读而不是大声朗读。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参与监测的国家中,56%的老师每天会要求大部分四年级学生对着所有学生进行大声朗读。相比之下,学生很少会对着自己大声朗读。有趣的是,那些经常独自默读的学生阅读表现水平更好。
就国家的这个大背景来说,国家的经济情况和教育情况也会对孩子的阅读素养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人均GDP高的国家,学生阅读平均水平会相对较高。国家在学生教育上的投入状况也会影响学生的平均阅读水平。提高孩子的阅读素养,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如果学校和学生家长这两方力量能够为孩子的阅读提供肥沃的泥土、充足的阳光和水源,不需要更多的担心和催促,孩子必然会像那美丽的花朵,从含苞欲放的花蕾顺利成长为姹紫嫣红的鲜花。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幼儿阅读素养的过程中,要抓住幼儿心理特点,注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开展适合幼儿的阅读活动,幼儿的阅读能力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使幼儿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研究幼儿阅读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幼儿时期的阅读材料
幼儿天真纯洁,不论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在迅速地发展,并且各方面每天都有巨大的变化。幼儿就像一张白纸,可以任意书写图画。他们很容易听从成人的教育和指导,什么事情该怎么做几乎完全听从成人的要求,并且会不自觉地接受和记住。虽然这一时期的幼儿习惯于成人世界制订的许多规则和要求,但是随着他们接触事物的逐渐频繁,他们的心理已经开始发育,并开始逐渐产生独立意识。例如,穿衣服时他们会挑选自己喜爱的衣服,吃饭时不再让家长喂等。尽管这时期他们独立的心理意识发育的时间还不长,心理还没有完全发展到成熟水平,但是此时教师在为幼儿挑选阅读读物时依然要考虑到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并选择适合他们的儿童类读物,如连环画、漫画、儿童百科、儿童诗歌以及散文等。在选择这些读物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读物中字体要大而且数量要少,插图要鲜明生动,并尽可能地配合幼儿生活经历。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幼儿选择一些幼儿侦探类读物。另外,教师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从各方面观察幼儿的阅读兴趣,了解他们对哪些书籍感兴趣,并据此有选择地为幼儿提供他们感兴趣的读物。另外,还可以根据这时期幼儿的心理特点,为他们多提供一些能够激发他们阅读和想象的书籍,除了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外,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想象的空间。
二、教学活动设计要有层次性
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老师在学生阅读素养培养中,应让更多的幼儿走进阅读的世界,得到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中成长。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老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要注意层次性。在设计问题和阅读指导时应要有层次性。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设计问题分为三种类型:陈述性的问题、分析性的问题和综合评价性的问题。阅读水平较差的幼儿回答故事中有什么,是什么。阅读水平中等的幼儿简要分析故事中一些情节,而让阅读水平较高的幼儿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分析故事。这样,大多数幼儿能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和快乐。
三、家校共同培养孩子阅读素养
在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类型多样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应既涉及文学类和说明议论类的连续文本,也应该涉及那些包含图表、说明书之类的非连续文本。幼儿的阅读素养如何,不仅仅是孩子个人努力的结果,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国外的测评项目除了监测孩子阅读素养的表现之外,还了解各种因素是否会对孩子的阅读产生影响。他们制定一系列的相关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和学校问卷,要求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和校长填写,以此来查看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对学生阅读情况的影响。通过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和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这几年监测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监测结果都比较一致,这对于我们培养幼儿的阅读素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些监测结果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就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为了兴趣在阅读上花的时间越多、阅读材料类型越丰富、阅读态度越积极,他们就越容易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在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去阅读,爱阅读,增加学生在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类型多样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应该既涉及文学类和说明议论类的连续文本,也应该涉及那些包含图表、说明书之类的非连续文本。另外,学生对自身阅读情况和阅读水平的感知比较准确,和监测结果一致。
就家庭环境来说,家长的阅读习惯和对待阅读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阅读表现。在家中,父母每周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越长(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认为一般每周应该在6个小时以上),家长对孩子进行阅读的行为越支持,孩子的阅读表现会越好。而家庭对孩子阅读除了提供精神上的鼓励之外,还应该在物质上为孩子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拥有的儿童书籍越多,孩子的阅读表现就越好。另外,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与自己讨论交流有关文化和社会的问题,这样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其自身的阅读素养。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流状况也与孩子的阅读表现有密切的关系。父母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其孩子的阅读表现相对会比较好。
就学校环境和教学情况来看,学校提供的阅读资源丰富程度、学校的安全状况与学生的阅读水平有较大的关系。那些阅读资源比较丰富、校园内外安全状况较好的学校,学生阅读表现会比较好。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发现是,高阅读水平的学生在阅读课上更愿意选择默读而不是大声朗读。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参与监测的国家中,56%的老师每天会要求大部分四年级学生对着所有学生进行大声朗读。相比之下,学生很少会对着自己大声朗读。有趣的是,那些经常独自默读的学生阅读表现水平更好。
就国家的这个大背景来说,国家的经济情况和教育情况也会对孩子的阅读素养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人均GDP高的国家,学生阅读平均水平会相对较高。国家在学生教育上的投入状况也会影响学生的平均阅读水平。提高孩子的阅读素养,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如果学校和学生家长这两方力量能够为孩子的阅读提供肥沃的泥土、充足的阳光和水源,不需要更多的担心和催促,孩子必然会像那美丽的花朵,从含苞欲放的花蕾顺利成长为姹紫嫣红的鲜花。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幼儿阅读素养的过程中,要抓住幼儿心理特点,注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开展适合幼儿的阅读活动,幼儿的阅读能力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使幼儿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 【发布时间】2019/11/7 15:40:23
- 【点击频次】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