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问题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有效运用的探究

 

【作者】 李 敏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奎管处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探究来源于有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让学生亲历探究小学科学学习的活动过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逐步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策略,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活动、组织研讨交流和关注课后研究这几种策略,引导小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提出有效的科学问题,收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科学;问题教学;创设情境;课后研究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端。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常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探究活动前竭力启发着学生,并提心吊胆地期待预设中的问题能从学生的口中提出来。可是,学生们要么启而不发而出现难堪的冷场;要么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发而不可收拾,被“逼”提出一些没有思考价值或不符合小学生实践的泛问题,有的甚至跨越了不同的学科,在课堂内根本无法解决。迫使教师一方面要找个“合适”的理由把这些问题放置一边,一方面仍旧抛出早已在课前就准备好的问题来调控探究的进程,场面非常尴尬。长此以往,不仅会泯灭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极其不利。要避免上述尴尬场面的出现,就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提出能够操作的、有特定指向的科学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能够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在学生的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当然,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创设。
  1、利用熟悉的现象引出问题
  问题是智慧源泉,是产生学习欲望的根本原因。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可以唤起学生对有关感性现象的回忆,符合学生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产生科学问题。现行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大多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以便于学生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可以用图片、录像、演示实验、谈话等方法再现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从而引发科学问题。
  2、利用有趣的现象引出问题
  在科学教学中,如果能够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甚至能使学生感到意外的情境,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并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从而激活探究的思维。
  二、开展活动发现问题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抽象性,而学生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其思维能力往往停留在具体表象的水平上,学生动手操作有助于他们建立起理论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多安排学生动手画画、做做、量量、摸摸、数数、看看,让他们通过摆弄和操作这些材料来获取更多的直接经验,从而产生科学问题。
  三、研讨交流拓展问题
  当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充分探究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对所探究的问题也就会有自己的思考了。这时,他们最渴望的是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抓住机会,指导学生进行研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大胆讲出探究过程中的发现,虽然,学生可能会把许多不相关的事物当成因果关系,学生片面认识甚至错误的想法,教师要把这当作科学探究中的珍贵资源,充分利用这些矛盾挑起学生争论,让一些核心的问题在学生的争辩中显露出来。教师还要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通过互相补充与启发,从繁杂的感性认识中,抽取本质的东西,上升为理性认识,以便于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思考。
  四、课后研究创新问题
  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探究热情往往非常高,常常是不知不觉中已到下课时间,但所要探究的问题还没能马上解决。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碰到这种情况往往会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我们课后继续研究吧!”如今,这种调控策略已经被很多教师当“盾牌”在熟练地操作着,成为教师用来应对课堂中一些突发问题的法宝。实际上,下课以后这些问题很快就被师生遗忘了。如果学生日后不再提及,教师也就懒得再去过问,时间一长,学生也就习以为常了,这样就渐渐养成了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
  新课程理念大力提倡教师在学习内容上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开拓他们的视野。下课铃声响起并不意味着探究的结束,要使小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得以保持和进一步提高,作为教师不能把拓展、延伸仅仅当作一道“风景”来装饰和点缀我们的课堂,而要注意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与提问,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展开后续研究,将科学课中的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在课上的探究激情保持到课外去。
  总之,探究来源于有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让学生亲历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逐步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策略,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的探究活动要贴近学生、层层深入,让师生从中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每位教师应该在深入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实际教学中勤于观察思考,乐于分析反思,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19/11/7 15:43:55
  • 【点击频次】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