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
【正文】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是许多教师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善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思考教学,并运用巧妙的教学艺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融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个性得到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下面几点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实行开放式教学,增强学生创新自信心
新课程改革像春风,吹来了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发展的新理念。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巨大的创新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创新成功的。尤其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或某些方面发展有障碍,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更应该关注、帮助、信任他们。因此,在实施美术教育教学中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老师首先要启发学生敢于创新、善于成功。其次,应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一个包括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和谐统一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之中,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需要,尽量给他们留出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可能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探索适合于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方式。
二、在体验中创新和提高实践能力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体验要经历感觉、想象、情感、理解、创造等几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一个人,不主动体验什么,他就一无所获,甚至不堪造就……人必须要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和出发点,尊重他们的自主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学习状态。这样一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恰恰是新课标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树立求异创新的意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鼓励学生树立独特的个性和审美,培养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肆无忌惮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切忌使学生在同一学习内容中千人一面、异口同声。
在小学阶段,想象画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能否通过想象画教学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驾驭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王国”里自由翱翔,是想象画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体现。在十多年来反复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让学生先“说话”后“画画”,能很好地达到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在你专心听学生“说画”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听到很多匪夷所思的构想,此时,千万不可用“这怎么可能”、“没那回事”等否定的词语去评价学生的奇思妙想,因为那样就等于抹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以创新求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我们的教育应该追求让每个学生随时随处都感受到现实学习生活的快乐,使他们愿意上学,乐意上学,想着上学;应该让每个孩子时刻憧憬着幸福的明天,使他们要学、会学、乐学,学生今天的幸福和明天的发展是统一的,我们应该坚持“以参与求体验”和“以创新求发展”的做法。
“以参与求体验”指的是教师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要为学生的参与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宽松的环境。孩子只能成长一次,而这种“成长”是谁也替代不了的。“体验”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必需的,孩子只有在参与中自己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建康发展。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所谓“以创新求发展”指的是教育要面向明天,今天的学生需要从小学会创造,要具备创新意识,从小养成创新习惯,将来才会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走进新课程,课改为学生搭设了一个体验成功和增强自信的舞台,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参与是每个孩子的权力,坚持一切活动都要面向每一个儿童,不要有“被冷落的学生”。作为教师要鼓励孩子在参与中真有体验,真有发展,真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可见,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了活泼多样的游戏。如采摘果实、帮小动物找家、找朋友等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满足了低年级爱玩、好动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在欢乐活跃的气氛中打开了创新之门。
五、建立良好的儿童作品评价机制
小学美术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量,是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并能由此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采用忽略主题创造和审美情意表现的、强调美术学科智能的外在的规范性评量规则,也不能只注重片面合混的、强调自我表现的内在的感觉式评量规则,而应建立一套以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兼顾形式、内容、思想、艺术与主体因素的,从自觉性、审美能力与造型能力三方面进行评量的标准与实施机制,以促进美术之审美教育的健康发展。
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有别于其他学科,但美术作业无论是何种(除理论知识外)类型都应是造型性、具象性。因此不适合于数学学科的判断式批阅法,但适合于直观性评价法。如绘画技法课,学生在具体的造型过程中,可能用各自不同的方法表现,都可以造出一定的型来,不可能因为造型方法的不一样而产生出不同的型来。
传统的儿童作品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很多局限性。过去我们一般采用打分制的方法去评价儿童作品,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对贺卡制作的成败就不能用分数来衡量赏评,学生才会有可能真正搞清楚问题的来源。另外在师生情感上也有所顾虑,打百分制相同的作业,有得85分的,有得88分的,也有得90分的。学生之间总会相互询问别人得多少分,当他们各自都知道别人的得分时,分数低的学生就会想:老师给我打了85分,他们的分数比我的高,老师大概不喜欢我了。学生从情感上不太愿意接收,这样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便会对美术失去兴趣,严重的甚至会打击到学生自尊心,当然就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了。
以上只是我对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进行美术教学的个人之见,但是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只有我们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同志一起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只有这样才能把美术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一、实行开放式教学,增强学生创新自信心
新课程改革像春风,吹来了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发展的新理念。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巨大的创新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创新成功的。尤其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或某些方面发展有障碍,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更应该关注、帮助、信任他们。因此,在实施美术教育教学中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老师首先要启发学生敢于创新、善于成功。其次,应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一个包括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和谐统一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之中,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需要,尽量给他们留出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可能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探索适合于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方式。
二、在体验中创新和提高实践能力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体验要经历感觉、想象、情感、理解、创造等几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一个人,不主动体验什么,他就一无所获,甚至不堪造就……人必须要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和出发点,尊重他们的自主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学习状态。这样一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恰恰是新课标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树立求异创新的意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鼓励学生树立独特的个性和审美,培养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肆无忌惮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切忌使学生在同一学习内容中千人一面、异口同声。
在小学阶段,想象画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能否通过想象画教学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驾驭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王国”里自由翱翔,是想象画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体现。在十多年来反复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让学生先“说话”后“画画”,能很好地达到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在你专心听学生“说画”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听到很多匪夷所思的构想,此时,千万不可用“这怎么可能”、“没那回事”等否定的词语去评价学生的奇思妙想,因为那样就等于抹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以创新求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我们的教育应该追求让每个学生随时随处都感受到现实学习生活的快乐,使他们愿意上学,乐意上学,想着上学;应该让每个孩子时刻憧憬着幸福的明天,使他们要学、会学、乐学,学生今天的幸福和明天的发展是统一的,我们应该坚持“以参与求体验”和“以创新求发展”的做法。
“以参与求体验”指的是教师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要为学生的参与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宽松的环境。孩子只能成长一次,而这种“成长”是谁也替代不了的。“体验”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必需的,孩子只有在参与中自己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建康发展。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所谓“以创新求发展”指的是教育要面向明天,今天的学生需要从小学会创造,要具备创新意识,从小养成创新习惯,将来才会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走进新课程,课改为学生搭设了一个体验成功和增强自信的舞台,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参与是每个孩子的权力,坚持一切活动都要面向每一个儿童,不要有“被冷落的学生”。作为教师要鼓励孩子在参与中真有体验,真有发展,真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可见,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了活泼多样的游戏。如采摘果实、帮小动物找家、找朋友等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满足了低年级爱玩、好动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在欢乐活跃的气氛中打开了创新之门。
五、建立良好的儿童作品评价机制
小学美术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量,是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并能由此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采用忽略主题创造和审美情意表现的、强调美术学科智能的外在的规范性评量规则,也不能只注重片面合混的、强调自我表现的内在的感觉式评量规则,而应建立一套以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兼顾形式、内容、思想、艺术与主体因素的,从自觉性、审美能力与造型能力三方面进行评量的标准与实施机制,以促进美术之审美教育的健康发展。
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有别于其他学科,但美术作业无论是何种(除理论知识外)类型都应是造型性、具象性。因此不适合于数学学科的判断式批阅法,但适合于直观性评价法。如绘画技法课,学生在具体的造型过程中,可能用各自不同的方法表现,都可以造出一定的型来,不可能因为造型方法的不一样而产生出不同的型来。
传统的儿童作品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很多局限性。过去我们一般采用打分制的方法去评价儿童作品,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对贺卡制作的成败就不能用分数来衡量赏评,学生才会有可能真正搞清楚问题的来源。另外在师生情感上也有所顾虑,打百分制相同的作业,有得85分的,有得88分的,也有得90分的。学生之间总会相互询问别人得多少分,当他们各自都知道别人的得分时,分数低的学生就会想:老师给我打了85分,他们的分数比我的高,老师大概不喜欢我了。学生从情感上不太愿意接收,这样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便会对美术失去兴趣,严重的甚至会打击到学生自尊心,当然就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了。
以上只是我对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进行美术教学的个人之见,但是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只有我们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同志一起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只有这样才能把美术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 【发布时间】2019/11/7 15:52:29
- 【点击频次】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