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初中物理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成为当今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主要的理念是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作用,找出在物理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切入点,旨在研究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学,得出在物理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发挥,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物理;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此,物理教师可结合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在研究中发现,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高涨,能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一、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思维。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像、动画等功能,创设物理情景,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此外,在网页制作的页面的空白处除了点缀一些图片外,还可以穿插一些如“你真棒”、“你行,你一定行”等激发学生情感的话语,用大号艺术体,加上醒目的颜色,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激情。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由于多媒体所具有的声、形、动态的画面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一定的教育情景的创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在教师的适当的点拨与引导下,学生的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更好地凸现。
3.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学生自己去探究,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使他们学得有趣与轻松;同时,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检索、筛选、分析、应用能力得到加强,超越时空,进行了交流与合作。
4.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利用很多时间来板书,而在课堂上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是太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可将内容展示出来,并可适时拓展生活中物理知识,可留充分时间给学生思考,拓宽学生的视野,给予学生训练创新能力的空间。
二、利用在物理课堂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
1.挖掘教学内容与创新的内在联系,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出创新的教学活动。
⑴新授课中,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质疑和自主探究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教会学生质疑问难。为此教师必须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倾向。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营造特定的质疑环境,可以是社会、文化、自然情境,还可以是虚拟实验情境,但这个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⑵复习课中,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典型的例题、教学内容分成简—易—难的层次,输入计算机,这样就解决了复习课中分层教学的问题,让好学生及后进学生均能理解从而受益。例如,在复习串并联电路这一章时,按简—易—难设计内容结合例题,先由计算机出示实物图,再由学生按照实物图连接电路图,教师在屏幕上分析电路,让学生画出电路图,进一步解释,加深印象;然后让学生积极讨论,并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做题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的知识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这样一来既能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和网络功能,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1)通过强大的网络功能,把演示实验为学生的探究实验,培养创新思维的学习主动性。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及原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不同的实验小组会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索方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处于主动思维的状态。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猜想,不轻易否定,就算是错误的猜想也不要简单地给予批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探究兴趣,强烈的创新动机和自信心。
(2)利用计算机创设情景,模拟仿真,改“测量、验证”实验为设计型实验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学习探索性和创造性。
实验教学的创新,要突出实验的过程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情景过程,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启发、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例如笔者事先设计和制作了一个简单的专题学习网站,将上网搜集的资料和辅助软件资料整合,把奥托格里克当年在马德堡市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壮观场面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当年的气氛和科学的无穷力量,这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了德育教育。然后让学生点击塑料吸盘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生活片段,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景中,笔者再布置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如吸盘、针筒、吸管、水、玻璃杯等,运用模拟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探究马德堡半球实验蕴涵的物理知识。
3.运用信息技术扩展课程资源,使学生更多选择感兴趣的专题内容进行探究,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笔者布置了“探究自行车中的摩擦力”的探究专题。在探究过程中,不同的学生碰到的问题不尽相同,单靠老师解释、教材查看是无法解决的,所以学生除了到图书馆查资料,主要是通过网络去搜集所需要的资料信息。通过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在专题探究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多种设想,也试验过不少方法,这样才能使创新不断变为行动,并且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通过实验、交流、合作,增强了群体合作的意识,发展了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在物理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注意的事项
1.教师应该树立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理念,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的素养
⑴信息化教育使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从“主体”变为“主导”,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和网络获取信息资源,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交流,发挥师生的互动思维活动,鼓动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因素、多角度的思考分析。这样就能在日常课堂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再探究、再创作、再展现,让学生掌握各种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⑵教师必须掌握相当的多媒体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如:几何画板、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 等,只有这样,才能合适地选择教学软件制作相应的课件,才能真实地反映一些具体的物理过程。其次,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众所周知,在网络课中,所出现的知识将非常地多,非常地广,要解决在教学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懂得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懂得相关的、尤其是跨学科的知识;再次,对教材的把握程度也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最后,在课件的制作中,对教师的排版、审美、色调的搭配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等。
2.学生的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应熟悉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诸如:操作系统,在网上搜集、采集信息,要懂得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分类等等。网络教学明显地没有传统教学那么紧凑,它具有松散性,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况且在目前的因特网上,还有很多内容并不适合中学生,这些状况的存在,一方面要求教师认真地进行监控,更多的是要靠学生自觉的控制。
3.要注意趣味性
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之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兴趣也起来了,但要取得更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做课件是就必须要进一步注意到现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的特点,把课件做成动画、游戏的形式,这方面我做过一些尝试,从学生课堂上各方面的反映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结合现代的教育技术,使物理教学更具有时代的特点。这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需要。创新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真正地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只要我们坚定方向,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 信息技术;物理;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此,物理教师可结合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在研究中发现,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高涨,能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一、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思维。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像、动画等功能,创设物理情景,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此外,在网页制作的页面的空白处除了点缀一些图片外,还可以穿插一些如“你真棒”、“你行,你一定行”等激发学生情感的话语,用大号艺术体,加上醒目的颜色,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激情。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由于多媒体所具有的声、形、动态的画面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一定的教育情景的创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在教师的适当的点拨与引导下,学生的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更好地凸现。
3.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学生自己去探究,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使他们学得有趣与轻松;同时,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检索、筛选、分析、应用能力得到加强,超越时空,进行了交流与合作。
4.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利用很多时间来板书,而在课堂上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是太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可将内容展示出来,并可适时拓展生活中物理知识,可留充分时间给学生思考,拓宽学生的视野,给予学生训练创新能力的空间。
二、利用在物理课堂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
1.挖掘教学内容与创新的内在联系,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出创新的教学活动。
⑴新授课中,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质疑和自主探究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教会学生质疑问难。为此教师必须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倾向。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营造特定的质疑环境,可以是社会、文化、自然情境,还可以是虚拟实验情境,但这个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⑵复习课中,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典型的例题、教学内容分成简—易—难的层次,输入计算机,这样就解决了复习课中分层教学的问题,让好学生及后进学生均能理解从而受益。例如,在复习串并联电路这一章时,按简—易—难设计内容结合例题,先由计算机出示实物图,再由学生按照实物图连接电路图,教师在屏幕上分析电路,让学生画出电路图,进一步解释,加深印象;然后让学生积极讨论,并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做题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的知识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这样一来既能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和网络功能,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1)通过强大的网络功能,把演示实验为学生的探究实验,培养创新思维的学习主动性。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及原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不同的实验小组会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索方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处于主动思维的状态。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猜想,不轻易否定,就算是错误的猜想也不要简单地给予批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探究兴趣,强烈的创新动机和自信心。
(2)利用计算机创设情景,模拟仿真,改“测量、验证”实验为设计型实验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学习探索性和创造性。
实验教学的创新,要突出实验的过程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情景过程,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启发、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例如笔者事先设计和制作了一个简单的专题学习网站,将上网搜集的资料和辅助软件资料整合,把奥托格里克当年在马德堡市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壮观场面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当年的气氛和科学的无穷力量,这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了德育教育。然后让学生点击塑料吸盘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生活片段,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景中,笔者再布置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如吸盘、针筒、吸管、水、玻璃杯等,运用模拟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探究马德堡半球实验蕴涵的物理知识。
3.运用信息技术扩展课程资源,使学生更多选择感兴趣的专题内容进行探究,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笔者布置了“探究自行车中的摩擦力”的探究专题。在探究过程中,不同的学生碰到的问题不尽相同,单靠老师解释、教材查看是无法解决的,所以学生除了到图书馆查资料,主要是通过网络去搜集所需要的资料信息。通过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在专题探究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多种设想,也试验过不少方法,这样才能使创新不断变为行动,并且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通过实验、交流、合作,增强了群体合作的意识,发展了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在物理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注意的事项
1.教师应该树立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理念,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的素养
⑴信息化教育使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从“主体”变为“主导”,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和网络获取信息资源,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交流,发挥师生的互动思维活动,鼓动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因素、多角度的思考分析。这样就能在日常课堂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再探究、再创作、再展现,让学生掌握各种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⑵教师必须掌握相当的多媒体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如:几何画板、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 等,只有这样,才能合适地选择教学软件制作相应的课件,才能真实地反映一些具体的物理过程。其次,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众所周知,在网络课中,所出现的知识将非常地多,非常地广,要解决在教学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懂得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懂得相关的、尤其是跨学科的知识;再次,对教材的把握程度也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最后,在课件的制作中,对教师的排版、审美、色调的搭配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等。
2.学生的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应熟悉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诸如:操作系统,在网上搜集、采集信息,要懂得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分类等等。网络教学明显地没有传统教学那么紧凑,它具有松散性,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况且在目前的因特网上,还有很多内容并不适合中学生,这些状况的存在,一方面要求教师认真地进行监控,更多的是要靠学生自觉的控制。
3.要注意趣味性
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之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兴趣也起来了,但要取得更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做课件是就必须要进一步注意到现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的特点,把课件做成动画、游戏的形式,这方面我做过一些尝试,从学生课堂上各方面的反映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结合现代的教育技术,使物理教学更具有时代的特点。这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需要。创新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真正地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只要我们坚定方向,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栋梁之材。
- 【发布时间】2019/11/7 15:59:42
- 【点击频次】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