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者】 杜 洪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板庙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创新思维是一种思维的高级形态,既指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也指一种积极地自我激励的活动过程。思维活动达到高潮,才能产生创新。我们知道,教学被誉为锻炼思维的体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因此,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教学

  小学是陪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深入探讨小学教学领域的素质教育,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把创新教育融入数学之中,探索其实施途径与方法,对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而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主要还是注入式、填鸭式,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的发展。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通过教师的导,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自己去思维,去主动争当一名探求者。 
  一、积极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创新环境
  心理安全是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学生心理感到安全时才有效地激发起创造潜能,必展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在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讲给同学听,让其他同学进行讲评,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使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问题情景的创设到教学交流,教师的角色逐步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指导者与促进者。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和求异,大胆地联想和想象,大胆地假设和构思,肯定学生的创新。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例如教圆锥高的测量一课,可以让学生展示各自的智慧,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学生1:把圆锥放在桌子上,拿一本书水平搭在圆锥的顶点,用尺子量出桌面到书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圆锥的高。学生2、不用书,把圆锥例过来直接用尺子就能量出圆锥的高。学生1:如果是一堆粮食,也能倒过来吗?学生3:拿一根铁丝穿过底面圆心到达顶点,抽出铁丝,量出这段距离就是圆锥的高。学生4:如果这个标杆的长度为半径时,去量圆锥的影子,这个影子的长就是圆锥的高。学生5:先量出圆锥的底面半径,求出圆锥的底面积,把这个圆锥放入盛有水圆柱内,止升的水的体积就是圆锥的体积,用这个体积除以圆锥的底面积,就是圆锥的高。学生各抒已见,教师相信学生,学生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本例中教师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进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特别是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
  二、放手操作,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知识不能仅靠传授和模仿而得来。要想真正获得知识,必须把小学生当作一个小小的研究者,由教师提供相关材料,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探索知识,主动地感知、理解、抽象和概括知识,只有这样,知识才能真正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时,怎样记住1厘米的长度,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再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大约是1厘米?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厘米去量一量1米长的绳子,并问1米= ?厘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测量,知道了1米=100厘米,最后又让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尺,让他们用尺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学生可以自由商量,互相合作,下座位室内、室外进行测量。这样通过动手,学生化抽象为具体,比较容易掌握长度单位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重视思维诱导,培养思维的探索性
  思维的探索性即良好的思维习惯,主要体现在是否敢于思维和独立思维上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和时间,注重思维诱导,把知识作为过程,为学生的思维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教学比的应用时,在求出了玉米地的面积与大豆面积的比为3:2后,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3:2的概念,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引导学生回答出:玉米的种植面积是大豆的3:2;大豆的种植面积是玉米的2:3;玉米的种植面积是总面积的3:5大豆的种植面积是总面积的2:5。 
  四、挖掘隐含条件,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有些学生解决问题时,对问题中的某些隐含条件挖掘不出来,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应注重问题的本质分析,通过逐步分析,挖掘隐含条件,揭露问题实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如:求一条线的长度,第一天剪去这条线的一半还多20米,第二天剪去剩下的一半还要少15米,第三天剪去50米还剩30米,问这条线长多少米。这个题乍一看有点晕,但仔细看看,50米+30米就是第二天剩下的一半再加上15米,即(50+30—15)就是一半的一半,也就是说最后的解题步骤为〔(50+ 30-15)×2〕×2=300(米) 
  五、引导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广博的知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但知识并不等于创新能力,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需要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因而要充分重视学生直观思维,形象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训练,创造不同的条件,全面灵活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多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并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如: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5千米,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①先求两辆汽车各行了多少千米,再求两辆汽车行驶路程的和,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5×5+45×5=500(千米) 
  ②先求出两辆汽车每小时共行驶多少千米,再乘相遇时间,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5+45)×5=500(千米) 
  ③甲、乙两地的距离除以相遇时间,就等于两辆汽车的速度和。由此可列出方程,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x÷5=55+45 
  ④甲乙两地距离减去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就等于另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由此列方程: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x-55×5=45×5 
  前两种是算术解法,其中解法2是较好的解法。后两种是方程解法,其中解法3是较好的解法。比较以上四种解法,解法1和解法2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相互转换,解法1和解法4、解法2和解法3,它们的数量关系是分别相同的,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只是解题思路及方法不同。这种题目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沟通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接替的灵活性、多样性,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开拓学生思维空间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引导他们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沈徐建.数学 生活力 [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2]韩敬波.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二版.
  • 【发布时间】2019/12/15 12:49:56
  • 【点击频次】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