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目前,我国已经踏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该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频率与日俱增。信息技术的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潜移默化的转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等。该技术帮助人们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约束限制,并给人们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新的空间,将信息技术和其它课程技术完整的结合在一起,整合其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来吸引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集中学生精力,改变原本的数学教学课堂氛围。文章主要以关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抓住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提升学生们的数学能力,优化整体数学教学流程。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小学生们受到身心发展的限制,其自身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数学应用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在该类型习题的教学中,学生们不能依据题意分析出有用的数学解题条件,其解题的时间也比较长,使得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水平的发展停滞不前,对此,小学数学老师们应当科学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将多种教学要素完整的结合在一起,合理的安排其学习的课程内容,活跃整体数学教学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等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资料,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自发的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强化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1.理清应用题意
解决数学习题的关键点就在于如何理解其习题的内容,比如说,在进行数字大小比较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可能无法分清数字谁大谁小,或者比谁多这类关键性的字眼含义。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好这些关键性的橘子,使用一些实物或者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以此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加快学生们对数学习题的理解速度。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粉球有6个,白球比粉球多4个,那么白球有多少个?”时,老师要让学生们理解关键句“白球比粉球多4个”,利用其习题所给出的已知条件,按照其所要求的答案,播放课件,分别在课件上画出版图,首先要画出6个粉球,然后在画出和粉球同样多的6个白球,最后在画出白球比粉球多4个,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看出白球的个数,懂得如何计算白球的数量,即6+4=10(个),这会给解答数学应用习题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学生们学习起来也比较方便,很容易突破其自身认知的限制。
2.分析数量关系
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怎样能正确的分析其习题当中的数量关系尤为重要。学生们的认识脱离不开其自身的感知能力。通常,小学生们的生活面比较小,所以其能接触到的事物种类也比较少,这就使得学生们的感性知识量低下,抽象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脆弱性,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利用该演示内容来为学生们搭建一个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学生们分析其题中的数量关系。比如说,在进行数字数量相差的教学时,“小明家养了10只白色的小狗,4只黑色的小狗,那么白狗和黑狗相差几条?”,可以先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在课件当中出示10只白狗,然后在白狗的下面同样出示4只黑狗,之后在提问学生该问题,利用其图像可以得出白狗比黑狗多6只。之后老师在次询问学生,为什么白狗会比黑狗多6只呢?引导性的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们明白其习题的算法,让学生们一边观察图像一边思考老师所设立的问题,并列出数学计算式:10-4=6(只),求出白狗和黑狗之间的数量差。在该类课件演示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不同数字差异的计算方式,从数字中挑选出最大的一个数,在减掉较小的数,就能求出多余的部分,该部分就是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差。采用多媒体设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探究,让学生们都能更为直观的了解其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帮助学生们正确的理解数量关系的计算,进而拓展学生们的思路,提升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解题规律的探究
数学应用习题的解题条件便是让学生们理解该习题的内容,分析数学习题中数量关系,进而找到其同类型习题的解题规律。“比……多”,“比……少”应用题是低年段学生容易混淆的两类应用题,它贯穿小学阶段的始终。如果有效地利用课件演示,可以突破这一难点。如“白兔有7只,黑兔比白兔多5只,黑兔有多少只?”先让课件出示兔图,让学生看图说出:白兔是“小数”,黑兔是“大数”,“5”是相差数。然后再分析两个关键句。又如“苹果比梨多10颗”,“鸡比鸭少5只”,让学生找出“大数”、“小数”、“相差数”或、“小数”、“大数”、“相差数”。最后学生找出谁是“大数”,谁是“小数”及“相差数”。并总结以下规律:有“比”字,先看谁和谁比,比谁多,“比”字前面是“大数”,比谁少,“比”字前面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4.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
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解决问题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身感受问题、寻找解题策略,实现再创造以及体验数学价值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虚拟化场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
将数学教学课程和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是推行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会丰富其数学教学内容,同时还会给予该数学教学课堂更强的生命力,从根源上,强化学生们的数学能力,调动起学生们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兴趣以及热情,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集中的反馈其教学信息,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更为直观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升该教学活动的时代性以及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J].杨木萍.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2)
[2]巧用信息技术促进“深度学习”[J].陆晓星.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
[3]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整合探索[J].杨张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小学生们受到身心发展的限制,其自身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数学应用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在该类型习题的教学中,学生们不能依据题意分析出有用的数学解题条件,其解题的时间也比较长,使得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水平的发展停滞不前,对此,小学数学老师们应当科学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将多种教学要素完整的结合在一起,合理的安排其学习的课程内容,活跃整体数学教学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等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资料,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自发的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强化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1.理清应用题意
解决数学习题的关键点就在于如何理解其习题的内容,比如说,在进行数字大小比较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可能无法分清数字谁大谁小,或者比谁多这类关键性的字眼含义。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好这些关键性的橘子,使用一些实物或者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以此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加快学生们对数学习题的理解速度。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粉球有6个,白球比粉球多4个,那么白球有多少个?”时,老师要让学生们理解关键句“白球比粉球多4个”,利用其习题所给出的已知条件,按照其所要求的答案,播放课件,分别在课件上画出版图,首先要画出6个粉球,然后在画出和粉球同样多的6个白球,最后在画出白球比粉球多4个,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看出白球的个数,懂得如何计算白球的数量,即6+4=10(个),这会给解答数学应用习题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学生们学习起来也比较方便,很容易突破其自身认知的限制。
2.分析数量关系
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怎样能正确的分析其习题当中的数量关系尤为重要。学生们的认识脱离不开其自身的感知能力。通常,小学生们的生活面比较小,所以其能接触到的事物种类也比较少,这就使得学生们的感性知识量低下,抽象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脆弱性,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利用该演示内容来为学生们搭建一个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学生们分析其题中的数量关系。比如说,在进行数字数量相差的教学时,“小明家养了10只白色的小狗,4只黑色的小狗,那么白狗和黑狗相差几条?”,可以先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在课件当中出示10只白狗,然后在白狗的下面同样出示4只黑狗,之后在提问学生该问题,利用其图像可以得出白狗比黑狗多6只。之后老师在次询问学生,为什么白狗会比黑狗多6只呢?引导性的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们明白其习题的算法,让学生们一边观察图像一边思考老师所设立的问题,并列出数学计算式:10-4=6(只),求出白狗和黑狗之间的数量差。在该类课件演示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不同数字差异的计算方式,从数字中挑选出最大的一个数,在减掉较小的数,就能求出多余的部分,该部分就是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差。采用多媒体设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探究,让学生们都能更为直观的了解其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帮助学生们正确的理解数量关系的计算,进而拓展学生们的思路,提升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解题规律的探究
数学应用习题的解题条件便是让学生们理解该习题的内容,分析数学习题中数量关系,进而找到其同类型习题的解题规律。“比……多”,“比……少”应用题是低年段学生容易混淆的两类应用题,它贯穿小学阶段的始终。如果有效地利用课件演示,可以突破这一难点。如“白兔有7只,黑兔比白兔多5只,黑兔有多少只?”先让课件出示兔图,让学生看图说出:白兔是“小数”,黑兔是“大数”,“5”是相差数。然后再分析两个关键句。又如“苹果比梨多10颗”,“鸡比鸭少5只”,让学生找出“大数”、“小数”、“相差数”或、“小数”、“大数”、“相差数”。最后学生找出谁是“大数”,谁是“小数”及“相差数”。并总结以下规律:有“比”字,先看谁和谁比,比谁多,“比”字前面是“大数”,比谁少,“比”字前面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4.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
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解决问题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身感受问题、寻找解题策略,实现再创造以及体验数学价值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虚拟化场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
将数学教学课程和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是推行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会丰富其数学教学内容,同时还会给予该数学教学课堂更强的生命力,从根源上,强化学生们的数学能力,调动起学生们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兴趣以及热情,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集中的反馈其教学信息,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更为直观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升该教学活动的时代性以及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J].杨木萍.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2)
[2]巧用信息技术促进“深度学习”[J].陆晓星.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
[3]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整合探索[J].杨张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
- 【发布时间】2019/12/15 12:51:10
- 【点击频次】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