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的途径

 

【作者】 林 健

【机构】 广西南宁市武鸣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到今天,语文界的同仁们基本上形成了共识:语文教学不单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技巧,还要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展人文教育呢?笔者认为,传统的一些优秀做法,如情感教学、民主教学、实践教学等是不能丢掉的。只是我们在坚持这些做法之中,要更新观念,放开手脚去操作,让这些做法体现出它的真正内涵和发挥出它的应有作用。
  一、充分品味课文,寻求情景感染和情理融合的意境
  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情感的课堂是索然无味的,许多优秀的语文老师都非常注重情感教学的运用。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情感教学是基本的途径。古人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现……”选作课文的文章都是文情兼备的作品,丰富的人文资源就寄含在它的优美语言和深情厚意之中:有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思想;有反剥削反独栽反欺诈,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共产主义精神;有坚持真理、不惧邪恶的伟大情操;有友善互助、奋发向上的人类美好品格;有些说明文、议论文阐述的是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科学观点和方法。这些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健康的情感意识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像做报告那样把这些东西倾盆倒给学生,这样的课显然已不再是富于艺术美感的语文课了,对学生的人文感化也微乎其微。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品味文章精美的辞章与感人的形象,反复体会文章生动的描绘和精僻的阐述,把学生引入文章创设的环境及作者的感情世界里去,使他们心灵的潭水荡漾起波澜。学生心弦被拨动的同时,人文素质的养分也就开始滋润他们的胸怀了。
  二、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
  语文教学要真正地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必须树立民主教学的思想。首先,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不能再充当课堂的主宰者和权威人,只能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和管理者,做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和领路人,要坚决抛弃满堂灌或注入式的陋习,建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秩序,给学生留下参与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个时间和空间中,学生处在主动的位置上思考分析,发挥想象力、联想力和创新精神,日积月累地汲取民族文化的丰富营养,接纳人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目前流行的“发现学习法”“研究学习法”“探索学习法”等都要求课堂有充分的民主性。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靠填塞而得的,要求老师有“润物细无声”的耐心。
  三、广泛采用讨论的教学方式
  讨论,是体现教学民主化的一项重要做法。
  人的思维和交际无不自然流露出思想和精神,而语文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所以语文科渗透着深厚的人文因素。一篇篇文章,无不包容科学的、文化的、艺术的、军事的、医学的、宗教的、哲学的等等人类把握世界的方法方式,无不蕴含着经验的、审美的、信仰的、逻辑的、理想的等等人类认识世界产生的意识。学生对这些的感受是有差异的,吸收的正误因为缺少比较而不明晰,同时一个人的感悟不可能是全面的,这就需要有一个联系、对照、交流的机会。提供这个“机会”最好的就是“讨论”。讨论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质疑答疑,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刺激思维的活跃,往往会茅塞顿开,收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四、大胆给学生的阅读“松绑”
  当前,建立大语文观扩大阅读量的教学主张,已经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可是,在具体指导学生阅读之中,还存在着不正确的思想和不恰当的做法,如同绳索一样捆住了学生的心智,不能自由地汲取语文知识人文养分。
  1.不得片面追求阅读目标。例如读就是为了写,又如对人文内涵相当丰富的文章,规定下阅读的目标:理解夹叙夹议和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或体会论证方法、说明方法。这是把血肉丰满的文章躯体肢解了。其阅读的心得是独特的,阅读的目标是多样的:求知、练能、开智、立德、审美、处事、健身……只要有一样收获就不算白读了。
  2.不得把阅读程式模式化。人们总结出来的方法很多,精读、略读、跳读、重读,阅读中画标记、阅读后写感受,比较阅读、场景阅读等等,这些都有用,只是不能一律化。阅读是读者的情智和行为的运行过程,在阅读中,人的心智有时候是不由自主地受到读物的吸引或排斥,怎能事先定好程式呢。在这方面,我是有教训的。两个星期检查一次读书笔记、一个学期要做五万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不久就有同学向我提出意见:老师,我看书的时候不习惯停下来记东西的,特别是看得有味道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还要摘录。当时我不太在意,后来越想越觉得我的“规定”真的不好。如果一个同学看书看得达到“忘记”了还要做什么的境界,我们还要教他怎样读书吗!
  3.不得过多圈定学生阅读范围。不少老师给学生的阅读列了不少“禁书”,圈了“禁区”。老师防止学生接受不良书刊特别是反动书籍的影响,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有些老师连言情的、武打的、卡通的、小人书甚至连有关股市的书,都统统不让学生接触,这就大可不必了。这些书里同样有丰厚的人文养分。其实,引导学生在广泛涉猎的同时,适当地接触一些丑陋的东西,倒能提高他们的分辨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帮助他们建全健康的人格。
  4.不得死定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那种“课外活动才得看”“放假再看大部头”之类的规定都违背了阅读的规律。
  5.不得歧视学生的阅读个性。学生的天资条件、生活背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文化素养等都会造成不同的阅读心得、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教师不能强力干涉,只可引导。 
  五、把语文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人们根据生活的需要,设置了语文这门学科,并借助它来参与生活、反映生活、创造生活,这正是语文人文内涵之所在。如果中学语文教学脱离了社会生活,学生的人文精神便会日趋萎缩,语文能力也会失去培养的土壤。
  1.立足课堂。把课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深理解,培养技能。《鸿门宴》中的“樊哙闯帐”一节写得有声有色,应该让学生上讲台来表演表演,体会人物的爱憎情感。《拿来主义》一文中,动词运用传神,如“捧”“挂”等,同样可以让学生模拟一下,使他们在一片笑声中体会鲁迅先生讽刺的力度。另外,还可以这样问同学: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大声地说道“拿来”,今天我们要对生活中什么方面也说道“拿来”呢?引导同学们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去思考、分辨、认识,然后回答。
  2.延伸课外。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在实践应用中巩固知识,陶冶情操。如手抄报、黑板报、演讲、趣味语文游戏、朗诵会、故事会等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查,体验生活。
  • 【发布时间】2019/12/15 12:54:26
  • 【点击频次】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