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谈初中语文课程教材解读

 

【作者】 张赛亚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英才初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课堂的呈现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碰撞后智慧与情感的外显。教师只有把文本解读“深”,师生对话才“深”,学生才能向深度发展。教师只有深入挖掘文本,才会有课堂的广度和学生视野的宽度,才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学生的情感、品格才会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滋养,得到成长。
  【关键词】 解读教材;课堂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提到:教师要能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课堂的呈现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碰撞后智慧与情感的外显。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吃透文里文外的精彩,才能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情味或情感。教师只有把文本解读“深”,师生对话才“深”,学生才能向深度发展。教师只有深入挖掘文本,才会有课堂的广度和学生视野的宽度,才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学生的情感、品格才会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滋养,得到成长。下面我就初中语文课程教材解读谈点个人理解,与同行共勉。
  一、感知文本,“教”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能把一篇文章的作者思路脉络讲得清楚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拿到教材文本进行解读时,首先会问自己: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答案在哪里?答案一定在文本本身。是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先读通了教材、读懂了教材,进行了教和学知识体系的梳理,把握了作者行文思路,才能去领会教材、分析教材,才能去“教”教材。比如教《安塞腰鼓》,这是一篇勃发着生命激情与力量的文章,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更是一曲对旺盛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热情颂歌。然而我们能用这些抽象的描述让学生去体验吗?不能,因为现成的文本解读不会自动生成阅读的教学内容。在准确感知把握文本语言、内容、情感的特点后,发现三者是和谐统一的,都很有气势。文本表达形式上的“气势”,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短句的朗读具有急促干练的特点,显得铿锵激昂。同时文本中还大量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交错出现,一个接一个,这样的表达使内容更加热烈、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人物活动表现上的“气势”,文本中作者通过一群朴实得像红高梁一样的茂腾腾的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层现了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这些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文章主题内涵上,作者抒发了中华民族挣脱了束缚与羁绊、闭塞与保守后的欢乐和痛快、思索和追求。在此,教学思路也就异常清晰:①听读课文,说说你听后的感受。②朗读课文,圈划感受深刻的句子。教师以朗读的节奏、停顿、语气、语调和情感的指导来实现文本解读对教学内容的转化。③思考作者借此要表现怎样的中心。④总结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二、找准切入点,提高教学的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要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不同的文本,教学的切入点是不一样的,我们既要考虑文本自身的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基础与兴趣。切入点不准,往往致使教学中的文本对话或失之过浅,或失之过深,或失之过偏,甚至出现远离文本的虚假对话、胡乱对话以及无效对话的现象。只有选择合适的文本切入点,才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1、从题眼切入,直达文本核心。优秀的作者总是在题目的设计上独具匠心。通过精心设计题目,来揭示文章中心,交待写作对象,提出所论述的问题,提示行文线索以至结构思路等。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读者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积累,体味。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从文眼入手,抓住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全篇。
  2、从体裁切入,掌握文本核心。文章的体裁反映着某一类文章的共性,由特定的要素构成。从文章的体裁切入,能够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如教八年级(上)的《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时,因为这是说明文,所以组织学生跳读课文,并且这样设问切入: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再读后,设问)为了说明这些内容,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填图,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故宫博物院)?
  3、从悬念切入,激发阅读兴趣。所谓“悬念”,其实就是我们平素所说的“吊胃口”和“卖关子”。小说连载都是在有悬念的地方截断的,说评书的到了那里则一拍惊堂木——且听下回分解!悬念的形成是由作品中的冲突引起的。因为有冲突,所以,读者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担忧,于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猜疑、焦虑、不安、紧张和恐惧……读者所同情的一方力量越是纤弱,这种心理越强,于是便在同情、期待或追根问底的好奇心理趋使下,一口气地读下去。基于这样的特点,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悬念,从悬念切入。
  如教九年级(上)的《我的叔叔于勒》,作者环环相扣悬念设置,对于我们找准切入点,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悬念一:小说开头写我家生活状况,在读者熟悉家庭之后,笔锋一转,引出人物于勒,我们不禁要问:于勒是谁?
  悬念二:我回答了于勒是谁后,作者说“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悬念三:小说描述了于勒年轻时怎样浪荡败家,怎样到美洲发了财,我们不禁要问:于勒回来了吗?
  悬念四:小说笔锋一转写菲利普夫妇一家旅游,在船上见到很像于勒的卖牡蛎的老水手。我们不禁要问:这真是于勒吗?
  悬念五:但此时作者并没有立刻揭开谜底,而是让菲利普夫妇去打听,直到证实确实是于勒,高潮出现。我们不禁要问:菲利普夫妇一家怎么办?
  三、品词析句,回归课堂教学真实
  文本使用的材料是语言文字,解读文本更是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引领学生从字、词、句中去读懂文本,要依据文本的特点,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言文字,研读文本、揣摩语言,细细体味文本再现的生活情趣、琢磨文章意蕴、感悟人文内涵;在此基础上,引领着学生去品味、体悟那些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进一步加深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教材中所选课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文本解读,就是要用敏感的心去捕捉这些佳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特殊词语、特殊句子,斟酌品味,感受语言无穷的魅力,发掘文本潜藏的价值意义,激活它的神。 比如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的【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可事实上还有舟子相随,为什么说是“独往”呢?一个“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同时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一方面,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舟子之类的仆人佣人自然是算不得人的。古代文人如张岱者更是独来独往,孤傲清高,舟子是进不了作者的内心的,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作者眼中无人,视舟子而不见,并无轻视之意,不过是文人雅士的孤傲罢了。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当然会有人为他撑船,所以“舟中人两三粒”。 另一方面,“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就情感而言,是说除了我张岱之外,没有有心赏雪的人或者说没有一个理解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独”是指张岱内心很孤独,而不是独自一个人的意思。“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漂泊无根的孤独、茫然无奈的伤感和孤芳自赏的情怀,暗示了作者的“痴”。此字似画龙点睛般,一个字点出了一个人的个性节操,一个字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情怀。
  总之,我们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文本,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同时我们还要把握文本解读的度。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参考文献:
  [1]邱衍霖,“全方位把握深入钻研教材”《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09
  [2]葛维春,“选准与文本对话的切入口”《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06
  [3]朱光尧,例谈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切入口”《考试·教研版》,2010.03
  • 【发布时间】2019/12/15 14:20:57
  • 【点击频次】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