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做好小学批注式阅读
【关键词】 ;
【正文】 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过:“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进行种种的阅读训练,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在众多的阅读方法之中,批注式阅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可随时在书页的空白处,用符号或文字记下自己的思考、感想、质疑、评价、补充,形成简洁明了并和原文呼应的批语和注解。“以我手写我心”,直接抒发阅读者的自身感受,体现了阅读者独具个性的眼光和情怀。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呢?有以下几种基本策略。
一、示范激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提高学生对批注式阅读法的认识,激发学生在阅读时写批注的兴趣。让学生从批注的典范中汲取养分,提高对批注式阅读法的认识。自身做好引领示范的榜样,把自己对美文的阅读心得如老舍的《草原》记录下来,和学生一起分享,让他们切身感受批注式阅读法的实效,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我也来试试”的愿望,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二、立足指导
学生虽然明确了批注的重要性,也有了写批注的兴趣,但是对批注的方法却掌握不透。在学生尝试写批注后,发现班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批注时不知从何处下笔,乱批一通,文字也常常词不达意。这就需要教师系统地教授写批注的方法和要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实践,使学生头脑里形成规范的批注知识。
要规范批注符号,循序渐进。学写批注,应该遵循小学高年段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在阅读的初读环节,就要让学生初步养成能在书中圈点勾画的习惯。教师让学生独立画出生字、词语,标出自然段,想想哪些词语或句子不理解,并能用不同的批注符号做标记。教师要教给学生批注一般使用的符号,并且明确和固定每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前后保持一致,不随意更换。批注的方法有“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两种。“符号批注”一般用到的符号有“﹏”“_”“▲▲▲”、“!”、“?”、“∥”等;“文字批注”的位置包括眉批、旁批、夹批、和脚批等,并在文本的相应处进行示范讲解。反复实践,初步形成写批注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写批注并非难事。一段时间后,再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读的时候学会针对文本内容提问质疑。这样,边读边想,写出自己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阅读。
要教学生抓住文章的批注点,也就是文章值得批注的地方去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教师要指导到位,必须在让学生对一篇课文进行批注之前,自己认真研读课文,做好抛开教参的饱含情感的个性化的批注。教师惟有立足课文,对课文解读得越深入,才能引领学生走得越远。
教师要积极参和,提优辅后。学生在写批注时,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学困生,督促他们自觉阅读,勤于思考,大胆评点,提示他们批注常用的一些方法,对其迸发的思想火花及时地予以鼓励表扬,增强其信心。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其从结构、立意、谋篇布局等更高层次深入解读文本,体味文本之美。
“学习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会学生好的阅读方法,才能能让学生在阅读的天地中畅游,品味文本之美,体会阅读之乐,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产生学习驱力。
三、迁移课外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在教会学生基本掌握了批注阅读方法之后,应当切实引导他们自觉迁移运用到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不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这也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阅读经典,可以使只有较少人生体验或经历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渐进为一个有思想、有见识的人。”在课堂教学进行实践训练的同时,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经典,运用课内学习的多种批注手法,进行多个角度的综合式批注,使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和文本对话,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学生一旦养成了批注阅读的习惯,那么他们在长期的广泛阅读中,在日积月累的独立思考中,在年复一年的深入探究中,就会不断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在不知不觉爱上了阅读,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驱力。
四、互评提高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孩子们受益终身。但是如果孩子们只是自己写批注不注重交流,他们的思路将会变得狭窄,视野也将不够开阔,感悟也将得不到提升,久而久之,写批注的动力也会不足。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为了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的批注更有深度和广度,也为了让学生在批注中获得成就感,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交流读书批注,博采众长。
开设批注展示课,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中新颖、有见地的批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倾听他人的见解并适当地修改补充给自己的批注,以使批注的内容更加完善;开展“读书漂流”的活动,将自己批注过的书籍或文章和班内同学进行交换阅读,在此过程中,学习借鉴他人好的方法,分享读书心得。这样交换的不仅仅是书籍,交换的是思想,交流的是心得,提高的是能力。
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驱力。另外,写读书笔记也是批注式阅读常用的一种交流方法。这种读书笔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教师在批改时可表扬其精彩独到之处,也可纠正其错误的地方,还可释疑解惑。只要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鉴赏、品评作家和作品,就能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实现思想的升华,能力的提升。
总之,批注式阅读法是激发学生学习驱力的教学法宝。将这一法宝恰当地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能力,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又真正体现了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彰显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继续探索批注式阅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让批注式阅读法引领学生幸福地徜徉语文学习的乐土,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驱力。
一、示范激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提高学生对批注式阅读法的认识,激发学生在阅读时写批注的兴趣。让学生从批注的典范中汲取养分,提高对批注式阅读法的认识。自身做好引领示范的榜样,把自己对美文的阅读心得如老舍的《草原》记录下来,和学生一起分享,让他们切身感受批注式阅读法的实效,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我也来试试”的愿望,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二、立足指导
学生虽然明确了批注的重要性,也有了写批注的兴趣,但是对批注的方法却掌握不透。在学生尝试写批注后,发现班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批注时不知从何处下笔,乱批一通,文字也常常词不达意。这就需要教师系统地教授写批注的方法和要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实践,使学生头脑里形成规范的批注知识。
要规范批注符号,循序渐进。学写批注,应该遵循小学高年段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在阅读的初读环节,就要让学生初步养成能在书中圈点勾画的习惯。教师让学生独立画出生字、词语,标出自然段,想想哪些词语或句子不理解,并能用不同的批注符号做标记。教师要教给学生批注一般使用的符号,并且明确和固定每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前后保持一致,不随意更换。批注的方法有“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两种。“符号批注”一般用到的符号有“﹏”“_”“▲▲▲”、“!”、“?”、“∥”等;“文字批注”的位置包括眉批、旁批、夹批、和脚批等,并在文本的相应处进行示范讲解。反复实践,初步形成写批注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写批注并非难事。一段时间后,再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读的时候学会针对文本内容提问质疑。这样,边读边想,写出自己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阅读。
要教学生抓住文章的批注点,也就是文章值得批注的地方去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教师要指导到位,必须在让学生对一篇课文进行批注之前,自己认真研读课文,做好抛开教参的饱含情感的个性化的批注。教师惟有立足课文,对课文解读得越深入,才能引领学生走得越远。
教师要积极参和,提优辅后。学生在写批注时,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学困生,督促他们自觉阅读,勤于思考,大胆评点,提示他们批注常用的一些方法,对其迸发的思想火花及时地予以鼓励表扬,增强其信心。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其从结构、立意、谋篇布局等更高层次深入解读文本,体味文本之美。
“学习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会学生好的阅读方法,才能能让学生在阅读的天地中畅游,品味文本之美,体会阅读之乐,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产生学习驱力。
三、迁移课外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在教会学生基本掌握了批注阅读方法之后,应当切实引导他们自觉迁移运用到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不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这也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阅读经典,可以使只有较少人生体验或经历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渐进为一个有思想、有见识的人。”在课堂教学进行实践训练的同时,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经典,运用课内学习的多种批注手法,进行多个角度的综合式批注,使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和文本对话,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学生一旦养成了批注阅读的习惯,那么他们在长期的广泛阅读中,在日积月累的独立思考中,在年复一年的深入探究中,就会不断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在不知不觉爱上了阅读,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驱力。
四、互评提高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孩子们受益终身。但是如果孩子们只是自己写批注不注重交流,他们的思路将会变得狭窄,视野也将不够开阔,感悟也将得不到提升,久而久之,写批注的动力也会不足。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为了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的批注更有深度和广度,也为了让学生在批注中获得成就感,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交流读书批注,博采众长。
开设批注展示课,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中新颖、有见地的批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倾听他人的见解并适当地修改补充给自己的批注,以使批注的内容更加完善;开展“读书漂流”的活动,将自己批注过的书籍或文章和班内同学进行交换阅读,在此过程中,学习借鉴他人好的方法,分享读书心得。这样交换的不仅仅是书籍,交换的是思想,交流的是心得,提高的是能力。
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驱力。另外,写读书笔记也是批注式阅读常用的一种交流方法。这种读书笔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教师在批改时可表扬其精彩独到之处,也可纠正其错误的地方,还可释疑解惑。只要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鉴赏、品评作家和作品,就能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实现思想的升华,能力的提升。
总之,批注式阅读法是激发学生学习驱力的教学法宝。将这一法宝恰当地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能力,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又真正体现了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彰显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继续探索批注式阅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让批注式阅读法引领学生幸福地徜徉语文学习的乐土,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驱力。
- 【发布时间】2019/12/15 14:26:09
- 【点击频次】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