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
【关键词】 ;
【正文】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里,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呢?
一、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人,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要为学生自学探究提供不少于7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
如教学《简单归一应用题》时,可以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要求很快测算出全班60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大约一共能口算多少道题,怎么来测算呢?学生讨论后争相回答。
生1:可以先统计全班每位同学一分钟口算的题数,再把它们加起来。
生2:这样太麻烦了,只要先测出一位同学一分钟口算的题数,再乘以60就可以了。
生3:这个办法不可取,如果选出的这位同学算得快,算出的得数就太大了;如果选出的这位同学算得慢,算出的得数就太小了。学生都认为第三位同学说得有道理,怎么办呢?这时,一位同学兴奋地说:“可以先测出几位同学算的题数,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后在乘以60。”大家认为这个办法好。
接着师生一起选出有代表性的6位同学进行口算题测试,经统计一分钟内6位同学共口算84道题。于是师生共同得出了下面这道例题:在一分钟内6位同学共口算84道题。照这样计算,全班60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共口算多少道题?
由于这道题是师生共同探讨建构的,所以学生对例题的结构、数量关系了如指掌,很快掌握了这类题的解题思路。
二、解疑导拨独立探究
所谓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做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在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后,可不急于规范学生的解题行为,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的方法。学生得出了很多方法:①用“份数”的思路考虑,②用“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思路考虑,③用“正比例解应用题”的思路考虑:设男同学分到实心球X个,④用“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思路考虑。
三、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哪一种更好。这三种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让每位学生课前准备好2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上课时要求小组内成员每人用这24张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每人拼的都不相同)。拼好后逐一按长、宽、面积等数据填在一张表格上,再研究:1、这些图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2、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每个图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共同发现了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和宽的乘积,于是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计算公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人理想的境界。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呢?
一、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人,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要为学生自学探究提供不少于7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
如教学《简单归一应用题》时,可以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要求很快测算出全班60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大约一共能口算多少道题,怎么来测算呢?学生讨论后争相回答。
生1:可以先统计全班每位同学一分钟口算的题数,再把它们加起来。
生2:这样太麻烦了,只要先测出一位同学一分钟口算的题数,再乘以60就可以了。
生3:这个办法不可取,如果选出的这位同学算得快,算出的得数就太大了;如果选出的这位同学算得慢,算出的得数就太小了。学生都认为第三位同学说得有道理,怎么办呢?这时,一位同学兴奋地说:“可以先测出几位同学算的题数,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后在乘以60。”大家认为这个办法好。
接着师生一起选出有代表性的6位同学进行口算题测试,经统计一分钟内6位同学共口算84道题。于是师生共同得出了下面这道例题:在一分钟内6位同学共口算84道题。照这样计算,全班60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共口算多少道题?
由于这道题是师生共同探讨建构的,所以学生对例题的结构、数量关系了如指掌,很快掌握了这类题的解题思路。
二、解疑导拨独立探究
所谓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做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在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后,可不急于规范学生的解题行为,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的方法。学生得出了很多方法:①用“份数”的思路考虑,②用“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思路考虑,③用“正比例解应用题”的思路考虑:设男同学分到实心球X个,④用“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思路考虑。
三、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哪一种更好。这三种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让每位学生课前准备好2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上课时要求小组内成员每人用这24张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每人拼的都不相同)。拼好后逐一按长、宽、面积等数据填在一张表格上,再研究:1、这些图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2、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每个图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共同发现了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和宽的乘积,于是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计算公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人理想的境界。
- 【发布时间】2019/12/15 14:30:53
- 【点击频次】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