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幼儿音乐节奏教学

 

【作者】 张爱英

【机构】 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双语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节奏乐是利用各种打击乐器敲打出乐曲的节奏或节奏变化。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节奏乐教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支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之所在。幼儿在自己演奏、亲身体验节奏的过程中,能体验音乐带来的身心愉悦,而这正也是其为幼儿所喜爱的原因。在节奏教学中,幼儿在演奏的过程中注意倾听自己演奏的同时,更要关注同伴、集体的演奏,这样就对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幼儿;音乐节奏;渠道;方法

  在节奏乐演奏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指挥,要求幼儿跟着指挥进行演奏,间接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节奏乐的演奏需要有眼、耳、手、脑、口,甚至脚的高度协调配合,因此,可以促进幼儿多种思维的协调发展。我园在对幼儿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中,重视节奏教学与幼儿日常生活的整合,重视了多种教育手段与教育资源的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引导幼儿多渠道寻找、感受节奏,培养节奏感
  节奏是一连串按一定规律组合的长短、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幼儿去感知。
  1.从生活中寻找节奏。生活中的走步是四分节奏,跑步是八分节奏,打哈欠是全音符……让幼儿在具体的动作中感受每种音符的时值,掌握由此构成的多种节奏。
  2.从自然音响中去发现节奏。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在。如钟表的滴答声,动物的鸣叫声,自然界的雷声、风声、雨声……我们收集了多种自然音响,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并学习模仿节奏表达。
  3.从日常活动中找出节奏。如老爷爷走路慢吞吞×—|×—|,爸爸走路稳又重××|××|,小朋友走路蹦蹦跳××××|××××|。再如,小朋友自我介绍:我叫×××,引导幼儿找出日常活动中的节奏。
  4.从音乐活动中感受节奏。进行曲的行进节奏,摇篮曲的舒缓节奏,舞曲的欢快节奏……我们通过多种类型的音乐活动,引导幼儿感知并模仿不同的音乐节奏,用拍手、跺脚、拍腿、手腕花等身体动作进行表现,并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各种节奏的不同感受。
  二、灵活多样的培养方法
  节奏乐的基础是节奏型的练习,幼儿在节奏型练习时会感到枯燥乏味,降低了他们学习节奏乐的热情。因此,教师要思考如何使幼儿有兴趣地学习节奏乐。在工作中我总结了一系列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节奏乐教学方法。
  1.游戏法。通过游戏把原来枯燥的节奏练习转变为幼儿喜欢的节奏游戏,使幼儿对节奏训练感兴趣。如游戏“动物园的歌”,幼儿带上头饰扮演小动物,随机抽取节奏图片,根据节奏图片的节奏用该动物的叫声唱出“小动物的歌”,既巩固了幼儿对不同节奏的认识,又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在我们班级像“许多小鱼游来了”“五只小鸭”“小花猫抓老鼠”等节奏游戏都是幼儿非常喜欢玩的。
  2.图示法。教师将所教学的内容通过图片进行展示,让幼儿先有直观的印象,然后识别不同节奏类型。如节奏乐曲“五只小鸭”,运用图谱方式,将乐曲分解成五线谱、节奏、动作、配器,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直观的图片帮助幼儿发现节奏的变化,明确自己所承担的演奏任务。
  3.舞蹈法。身体是幼儿最好的节奏乐器,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可以开展不同的舞蹈律动,结合幼儿好动好模仿好表演的特点,我通过让幼儿跳起来、动起来、拍起来,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在节奏乐的表现中,对理解节奏、感受节奏、表现节奏有很大的帮助。
  4.朗诵法。从幼儿熟悉喜爱的儿歌、童谣开始,运用节奏朗诵进行教学。我们先让幼儿按二拍子节奏熟练朗诵儿歌,或利用日常语言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比如,我们在节奏乐教学中从字词、姓名开始进行节奏朗诵教学。如让幼儿有节奏地
  自我介绍:×—×××—×××
  我叫丁丁我叫张涵岳……
  用幼儿自己的姓名进行节奏朗诵,使他们惊喜,充满兴趣。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选择自己熟悉的动物名、交通工具名来进行二拍子的节奏朗诵,而且说得与别人不一样。造词时,有的幼儿在交通工具名称前加牌子名,如“奥迪汽车”,或加形容词,如“红色轿车”等。幼儿在这样的节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培养了即兴创编能力和反应能力。
  在幼儿学会几种固定的节奏类型后,在节拍掌握比较稳的情况下,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合奏练习。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从每个小组表现固定的节奏型到相互配合表现不同的节奏,引导幼儿逐渐表现多种节奏的和谐统一。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节奏型以后,教师还可以组织他们进行多种节奏的手脚配合练习,在行进的队形变换中表现节奏乐。
  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在不同区域内进行节奏活动,满足幼儿自发性节奏活动的需要。如语言区提供有关乐器、乐队的图书;美工区提供与乐队主题作品相关的创作材料和工具;音乐区提供各种歌曲和乐曲录音带、各种打击乐器、节奏谱等等。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一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所以,幼儿在学习和感受节奏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一旦幼儿在生活中真正体会到节奏的美感与快乐,由此产生的作用将是持久的,也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1]尹爱青、曹理、缪力,《外国儿童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2]沈建洲主编,《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志华主编,《幼儿园音乐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懿颖主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 【发布时间】2020/1/1 18:08:40
  • 【点击频次】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