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 蒋小玲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须做到师生互动,营造创新思维环境;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接受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思维批判能力和运用数学意识的能力。抓好创新思维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给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学具有很强的严谨性、逻辑性和思想性。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离不开数学思维的应用。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与根本,它对学生能否树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应集中在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师生互动,营造创新思维环境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学生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取长补短。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一个想象空间,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情感和态度上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面向全体,调动学生创新思维,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表现自己。但又并非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呢?这里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结合平常的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因势利导,设置多个平台,分步到位,化难为易,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二、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接受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接受新课改标准下的数学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小学数学方面,它要求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全新的、与时俱进的数学教学环境及氛围。可以说,新课程改革标准是对教育的一次洗礼,更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一次洗礼。在这次“洗礼”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制定今后教学的一个新思路及新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变得活跃。如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若学生回答不上来,要鼓励、启发学生,对他说“没事,慢慢来,自己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开动自己的脑筋,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这首先体现了一个教师的风范,同时也是一种课堂气氛的创新,而不是传统的那种教学氛围。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适时,经常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有利于将教学过程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研究,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和发展其创新性思维能力。而这些创新思维的产生,都不同程度来源于教师设计的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果设计的问题不具有挑战性,就不能使学生产生创新性的欲望。例如教学“通分”时,为了让学生比较3/4与5/6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教师预先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3/4与5/6的分母一样吗?能否直接比较大小呢?能将3/4与5/6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吗?应以什么数作为公分母?这样提前引导、指令,使学生亦步亦趋,毫无自主探索的权利可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教师事先不作暗示,放手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那么学生的思考策略就趋于多样化而富有个性:化成小数比较;用折纸比较;化成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化成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借助1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交流、比较、小结,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形成的个性经验就能在交流中上升为智慧经验,进而学会创新,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这样,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上,有了一次探索的成功。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
  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因此,批判性思维也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思维品质。我们应设计些陷阱式的思维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问题正面学习完以后,仅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基本掌握,有的学生因用错了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而把题做错。因此,应加强从反面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当讲完某一数学知识点后,我们应故意设陷阱给学生,创设下列情境:一是使学生欲言而不能,心欲求而不得;二是诱使学生“上当”、“中计”。经过分析批判后,他们才恍然大悟。这种对事物的认识正确程度是正面培养所不能达到的。还要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应在课堂上引入开拓性的思路,通过类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活动,主动地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发现归纳,以明确概念的不同属性,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概括形成概念。还需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概念的理解。
  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意识的能力
  对学生应用数学思维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作为新时期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应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教育应尽可能地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供丰富多彩的实际背景材料,让学生亲自体验,尝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注意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新课题。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从形式上看,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它的内容却是客观的,具体的,从学生所熟悉的生产、生活活动和其它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去提出问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各种教育因素,创造性的进行教学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寻求利用学生易于接受、贴近生活认知的方式,以兴趣实践做做引线,思维习惯为基础,让学生乐于思考,敢于思考,敢于创新,从而建立自己的创新思维空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 【发布时间】2020/1/1 18:26:38
  • 【点击频次】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