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体育课中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摘 要】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法保证整体教学质量,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法得到提升。因此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上要从较多的方面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小学生;身体素质
在目前的学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关注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其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力,导致当前的学生在身体素质上较差,有肥胖型和豆芽型的存在,对于传统的较为基础的400米无限制跑都会坚持不下来,这样的身体素质简单来说就是亚健康状态,但是如果发展严重,就是非健康状态,所以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让其能够达到实际的发展要求,提升有关的体育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兴趣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一定要从体育锻炼开始,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电脑和手机的诱惑,高脂肪的食品充斥着整个生活空间,简单来说学生的身体素质想要提高,困难较多,但是学生的身体想要处于亚监看状态,简直特别容易,所以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就要使用相关的体育运动来完成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学生都不愿意接受体育运动,他们更加容易接受安静待着的生活,不愿意完成相关的体育运动,所以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和使用兴趣教学方式,首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趣味教学方式,最为简单的就是趣味运动会,其实体育运动就是一个形式,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可以在身体上得到锻炼,所以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上,教师就要使用趣味运动会的方式,第一可以设计游戏来完成体育锻炼,游戏要趣味性,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兴趣来接触体育运动,并且要设计竞赛的方式来完成相关的体育运动,最后就是开始相关的体育运动,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就可以来完成涂鸦活动,使用水洗材料,然后在相关设备上可以进行大面积的绘画,这个绘画要是大工程,需要较多学生来相互配合,同时在完成设计之后,不要保留,学生要将其处理和清理了,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有了全面的锻炼,完成整体的提升和实施。
2、体验运动乐趣
体验运动乐趣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学生要想完成相关的体育能力提升,首先要掌握体育运动的方法,所以教师就要教导学生能够掌握相关体育运动的方法,其次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要让学生存在体验感的提升,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相关的知识带来的体验,所以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就要让学生能够有整体的感受,因此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感受教学方式,这个方式可以从基础的条件点出发,例如在铁人三项的教学中,学生都会有着一定的忽视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使用感受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多个体育项目,同时要让学生体验完成感,何为完成感,就是学生可以在相关的时间或者要求下完成体育项目,而目前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求更为单一,学生无法完成相关的体育项目锻炼,所以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就要对学生改变要求,而且逐渐的进行有关的体验,简单来说就是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完成要求,让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完成效果,如果学生的效果能力得到提升,就逐渐的帮助学生进行目标要求的改变,如此一来就能够让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并且要改变使用的相关评价,通过提升学生评价的方式改变学生的整体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并且适应相关体育教学的提升,为学生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3、提高身体素质
学生各项素质的提升需要从几个角度出发,首先就是学生的力量提升,力量是学生提高的关键所在,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来说较多的模式无法接受,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制定专项能力的提升,首先小学生不能进行大负荷训练,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上可以从基础出发,利用简单的器械完成相关的能力提升,如在实际的培养上,可以使用轮胎等工具完成教学,目的是在锻炼学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相关习惯。力量训练要循序渐进的提升,不能操之过急。其次是耐力的提高,耐力的提升最为主要的方式就是跑步,大量的跑步可以增加学生的心肺能力,提升其整体的耐力,耐力训练与力量训练不同,教师要制定一个符合每个学生实际情况的计划,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逐渐的适应相关的训练,做到慢慢的进行能力提高。柔韧性对学生来说也相当重要,由于小学生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上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有效的提升,借助其长身体的时候,帮助学生增加柔韧性,注意柔韧性和肌肉力量的相互关系。
4、养成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
激发学生主动的进步锻炼,让学生锻炼中逐步的形成,并运用已有知识,技术和方法,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要让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主动进行锻炼,通过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分析讨论,获得锻炼的进取动机,以及要求学生自我管理。
5、总结
总之,体育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小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这不仅是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使他们将来面对社会激烈竞争和压力的需要,也是成为建设社会的栋梁之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立足视听,提升低年级学生体育课的注意力[J]. 蓝孝华.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9年04期
[2]静、齐、快——一年级体育课始整队教学的研究[J]. 吴丹丹. 新课程(小学) 2019年04期
[3]家校互动 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J]. 寇秀. 教育革新 2013年06期
[4]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对策[J]. 马英. 教育革新 2009年10期
[5]溺爱、缺乏锻练成为青少年身体素质全面下降的主要原因[J]. 小学生 2004年01期
- 【发布时间】2020/1/1 18:43:11
- 【点击频次】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