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的作用

 

【作者】 韦小刚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针对学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漠然态度,本文着重就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进行阐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揭示语文学科与生活的关系,拉近学生与语文学科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从“厌学语文”的现象中解脱出来,自觉养成“乐学语文”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健词】 语文教学;教师;学生;引导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情感主体对客体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普遍的反映形式。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结果。正确的学习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是激励积极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激励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的强大推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热情活泼,博学多才,巧妙引导,将会对学生和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影响,发挥重要作用。
  一、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氛围和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 
  教师要善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营造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的心理氛围。这种氛围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安全感、教师对学生内在情绪的敏感度、倾听并接受学生的意见、非评判性的师生交流、自尊心的保护以及权力的合理分配等。这种和谐的心理氛围不仅使得教师能够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而且使得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学习。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引导好学生理解教材呢?首先,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款”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是一种精神享受。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和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保障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动机,它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要激发学生去学习,则必须要有兴趣作为他们学习的内在“激素”。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研究已经表明:
  (1)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对学习的兴趣,需要积极进取的精神作支持,而自信心是产生这种精神的保障。我们常会看到,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不聪明,那他就确实显得笨手笨脚;而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很聪明,对自己充满信心,就有可能使他变得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这个原理用到学习上,也同样会使学生获得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建立自己对学习的信心。
  (2)情感是产生兴趣的“催化剂”。有效的学习都是动情的学习,没有热情,就不可能有对真理执着的探索。假如学习中不给自己提出问题,不去思考,而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材料,就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头脑中的每一个思想都含有情感成分。如果学习主体在学习中没有投入感情,就不可能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也是被动的。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问题情境是指不能直接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问题的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问题要小而具体,问题要新而有趣,要有适当的难度,要有启发性。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发展水平,严格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这样循序渐进的原则。
  (4)培养师生之间的积极感情。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的关键。一旦形成紧张的师生关系,就很难设想学生会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要激发和培养兴趣,注重培养师生的感情是很重要的。其次,教师还要掌握科学的指导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可运用创设情境,巧设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造就学生的期待心理,而后及时导入新课;也可以在讲课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或在教学中设问,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共同解决问题和承担任务,那么这种相互关系就会增进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是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呢?
  1.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
  自主学习不是自学,它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而没有充分预设的教师引导,就没有真正的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引领要靠教学目标导向、激励、检测,一定要设计好教学过程目标。要给学生情感和思维不确定性的出现留足空间,要把握进一步发展的机制,把学生思维、对话、课堂表演、朗读及审美带进新的境界。要设计过程目标,就是要把学习活动细化为一系列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便于操作的学习行为,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主动选择、主动行动,这样的做法反映了学习自主学习展开的程序。
  2.把握好课上各环节教学的细节
  某些时候,细节决定一切。在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时,我认为,以下细节不能忽视。
  (1)回收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新知前认知准备状态的信息。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的认知活动,而且要引领学生的情意活动。要通过学生的情意活动,激发几十名学生去进行自我调节。因此,教师在起始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如果发现个别学生不专心学习了,那就要从教学本身考虑,摸清情况采取个别矫正措施。讲授新课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提供最适合于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2)在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时,教师要巡视回收学生信息并适当点拨引领。教师还应教学生怎样自读,怎样回答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先要让学生懂,再让学生会运用。怎样让学生懂、真正会运用呢?我的做法是,边教边回收学生“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还有哪些技能没有练会”的信息,然后针对学生不会的地方进一步学习研究讨论。这样,教学才能有针对性,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实效。
  (3)生成互改合作阶段的有效引领。让学生先自学教材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讨论和教师讲解。
  当前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提出了几十种模式,其中大多数都在讲授新课的起始阶段,专门安排了一个自学质疑的阶段,让学生先把不懂不会的地方暴露出来。同理,在分析、推导的关键处要真心实意地安排一个学生提问或发表不同意见的反馈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总是在关键处停下来,真心实意地问全班:“对刚才的讲解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需要补充”或者请中下水平的学生再复述一遍刚才新学的内容。教师不应只提问懂的会的学生,而应重点提问有疑问基础差自学有困难的学生。
  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创造精神,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之为万物之灵,在于她有发达的意识和自我意识。自主地选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特权,也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处于成长时期的儿童青少年,他们活泼好动,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总喜欢尝试和探索,喜欢别出心裁,就不愿意受到过多外在的约束和压力。而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另外,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无非是个例子。”这话很有道理。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从教材中领出来,用“授人以渔”的理念去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从“厌学语文”的现象中解脱出来,处自觉养成“乐学好学语文”的好习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就水到渠成了。
  • 【发布时间】2019/3/11 10:48:39
  • 【点击频次】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