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法

 

【作者】 黄远婷

【机构】 广西苍梧县岭脚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生初涉化学,开始兴趣总是很浓,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就会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及其计算、实验等,要记的东西太多太零碎太难记,记住后也容易忘记,于是就觉得化学难学而兴趣索然。因此,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完全必要的。
  一、健康的心态是良好记忆的基础
  一个具有坚定信念、身心健康,且心胸开阔、勇往直前的人,通常都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
  1.坚定信念,锻炼记忆。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得记好”这种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意志消沉,懒懒散散,遗传素质再优越,环境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也有密切的联系。如有的学生说:“真糟糕,我的记忆力太差,看书总是记不住”,也有的学生平时精神饱满,但一读书就“头痛”起来。这些大多不是因疾病引起的,而是对自己记忆力缺乏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健忘。
  2.身心健康,增进记忆。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一定时间的休息好比是记忆的润滑油,会加快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使接受、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镇静的情绪,也可以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惶惑,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影响记忆。心胸开朗、愉快乐观,则使人思维活跃,记忆增强。
  二、改进教学,引导记忆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较之小学生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从老师讲授中获得知识,还爱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解难答疑,对提高记忆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1.实验教学,促进记忆。
  生动直观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大的魅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如在讲授“自燃”这一内容时,开始就演示实验,把白磷溶液滴在滤纸上,一会儿滤纸就自己燃烧起来。这时提出问题,滤纸为什么会自行燃烧?这个实验以及这个问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这时再引入新课,使学习新知识成了学生的迫切要求,学生听讲有目的,对教材内容自然印象深刻。
  2.直观教学,增强记忆。
  初中化学的概念、理论,涉及到微观粒子的结构、组成,运动和变化,它与宏观形象或事实有质的不同,是更为抽象而难于理解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有较深刻的记忆,在教学中,科学地把一些概念、理论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果。如讲“中和反应”时,出示小黑板的图象,学生对酸碱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及离子的运动组合,一目了然,印迹深刻。
  3.理解融合,提高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覆盖面大,内在联系千丝万缕,而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的规定与运用又千差万别,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已学过的知识,在知识系统中失去了线索,因而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识上,表现出记忆效果不佳。要帮助学提高记忆效果,就力求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并掌握一个完整的概念。例如:有关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先复习“溶解度”的概念,然后给出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强调指出:这一个公式必须同时具备:一定温度下、一百克溶剂中、溶解达饱和、溶质克数一定。此时溶质克数即溶解度。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增强了记忆效果,又掌握了计算的方法。
  4.比较归纳,简化记忆。
  比较是确定现实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从比较中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矛盾的特殊性。比较又是概括的前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把这些事物联合为一组进行概括。在教学中,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记忆。例如:硝酸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要求学生将已学过的有关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跟硝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硝酸跟硫酸、盐酸都具有酸的一般通性,因为电离时都可以生成氢离子。但硝酸的氧化性跟浓硫酸相似而与盐酸不同,这是由于硝酸分子里的氮原子处于最高价态,容易被还原成低价态氮。它的氧化性突出表现在不论稀浓,在不同条件时,硝酸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硝酸分子的不稳定,极易分解的特征,因此它的化学性质又和硫酸有不同之处。经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和归纳,简化了学生的记忆,学生不仅能记住硝酸的特性,还能巩固对硫酸和盐酸化学性质的记忆。克服了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的弊端。
  5.集中浓缩,易于记忆
  从心理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心理学家实验证明,集中注意力看两遍材料,比不注意去阅读十次的记忆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如课前布置预习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预先思考,以便使学生通过思考,在上课时有意注意教师的讲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还可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或运用多种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进行过滤实验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在讲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时,可浓缩为:五个不变(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改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物质的种类肯定发生变化);一个可能改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
  三、复习应用,巩固记忆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不同的人的记忆能力有所不同,但一般也不外乎四种:一是记得快忘的也快,二是记得快忘的慢,三是记得慢忘的也慢,四是记得慢忘的快。我们的学生多是属于第一种,所以及时重现,反复强化是很有必要的。
  1.适当复习,强化记忆。“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
  2.不断运用,巩固记忆。人脑通过感知、识记保持的信息,再经神经通道联系分析器运用,每用一次就能使正确的回忆得到强化,错误的回忆得到纠正,遗忘了的再进行识记,久而久之终生不忘,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使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不应变成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不能视为就是为了储备,而要进入周转,加以运用,才能巩固,才有效能。”
  总之,记忆因各人生活环境、教育条件、学习习惯和心理特性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无论哪种记忆方法,只要符合记忆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 【发布时间】2019/5/7 9:47:47
  • 【点击频次】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