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 张志莲

【机构】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第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思考、探索的环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摆一摆,拼一拼,比一比”,使他们从动手的过程中获取新知,发展思维,体会成功的喜悦.利用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利用学具,;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学具,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动手操作;学习兴趣;探索能力;创新意识

  少年儿童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有必要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具。学具操作中,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最强烈,形成的表象也最深刻;学具操作中,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大量感性材料,找出有规律的现象,学会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识;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性。因此,学具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那么,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有以下几方面:
  一、利用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论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的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由于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思考、探索的环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摆一摆,拼一拼,比一比”,使他们从动手的过程中获取新知,发展思维,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对学习数学、爱好数学的兴趣。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还能提高课堂40分钟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上课前,让学生制作了不同厘米长的小棒;上课时,分小组让学生用这些小棒搭三角形,并分为能搭成三角形和不能搭成三角形两大类,记录每次3根小棒的厘米数,同时思考能搭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短关系;操作结束,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师生探讨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然后鼓励学生质疑活动,论证不能搭成三角形3根小棒的长短关系。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灵活地掌握了知识,又帮助学生掌握学了学习方法和规律,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再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为了把 “圆周率”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记忆的知识,课堂上充分利用学具盒中的圆、直尺、测绳等,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别测量圆的周长和长度,老师引导得出“圆的周长是圆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样一个规律。通过测量面积不相等的圆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这样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到启发,在大脑中形成牢固的概念,把枯燥的数据为形象的表象,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促进了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由于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在数学课堂中,不能只靠老师的“一言堂”,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同桌、学习小组互相观摩,互相启发,手、脑并用,并逐渐形成一种互相交流的多渠道的信息传递方式,养成一个人人动手、个个动脑的良好习惯,形成一种主动探索式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老师首先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拿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教学中让学生拼成一个已知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用拼成的四边形的图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底与它的高的乘积的一半。纵观整个操作过程,不仅使学生每人当了一次“小发明家”、“小创造者”,而且品尝到成功的甘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小养成了敢于创新,善于思考,对新知识、新问题的探索能力。
  在充分利用学具的基础上,还可对有些学具进行大胆的改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时,现有的学具对于学生的思维起了明显的定向作用,学生拿起学具,几乎不用思考、讨论,就可以顺利的得到我们所期待的结果,这样做尽管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却有碍于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让学生运用画平行线的方法作出一个标准的平行四边形,然后剪下来,就利用手中的这个没有任何辅助线的平行四边形,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讨论并动手操作,使学生在不断地操作、失败再操作的过程中找到了多种转化的方法,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当然,有的小组最后会以失败而告终。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所面对的这些孩子们大多是在亲人们的无微不至的呵护中长大的,几乎经受不起任何的挫折和打击,小小的失败反倒有易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三、利用学具,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利用学具,不仅对新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有一个良好的从抽象到表象的过程,而且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皮亚杰曾说过,“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利用学具,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单凭老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就差。而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学生的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这样做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圆柱形罐头瓶,将外面贴的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学生沿着直线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沿斜线剪开,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把圆柱体罐头沿高剪开,展开后是正方形,通过大家动手认识到: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是长方体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长(或底)与圆柱底面的周长相等,宽(或高)与圆柱的高相等。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在此基础上,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侧面积的公式,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加实践,所以学习兴趣很浓,学习效果很好。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实与课堂往往是两回事,只有将所学知识恰当、灵活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价值。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具操作,突破教室的四面墙,突破学校范围的狭小空间,把把学具操作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的广阔天地,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米和厘米的认识”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米尺的作用有多大”的活动。进行调查测量:1.测量自己的用品,包括课桌、文具、书本;2.测量讲台、黑板、教室的长、宽;3.测量人的身高、观察家里人什么时候用到米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知识时刻发生和运用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关系。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具操作,并引导学生正确、适当地操作学具,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性,这样不仅扩展了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多种心理因素的优势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 【发布时间】2020/4/21 18:40:48
  • 【点击频次】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