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诵读国学经典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作者】 邓笔芳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东方红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调查发现,很多孩子都不懂得尊敬长辈,而且有很多孩子还习惯性的说脏甚至还存在很多性格方面的缺陷,如自私不讲理等。幼儿阶段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对幼儿一生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将经国学典诵读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章主要阐述如何利用国学经典诵读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 诵读国学经典;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幼儿园时期是一个人的启蒙时期,是人的成长和发育奠基的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时期,是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的起始阶段,强化幼儿园阶段的德育教育,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宝贵的积淀。在幼儿园时期引导幼儿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发挥出经典诵读的积极作用,来引导幼儿通过通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为幼儿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一、合理选择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在幼儿教育阶段,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能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国学经典诵读的作用,首先就需要对国学经典涌读的内容进行有效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幼儿的特点,还要方便幼儿记忆和学习,同时还能够激发幼儿的诵读兴趣。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典籍,其内容不仅押韵,而且幼儿在读起来也很容易记忆,这些典籍中都蕴含着很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和以及行为准则,比如有如何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等礼仪,还有很多与人交往的技巧和原则,如诚实守信等等。目前我国的各大幼儿园中都开展了很多的诵读课程,教师要合理的选材,才能发挥国学经典诵读的作用,才能让幼儿受到国学经典名著的启迪,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营造氛围激发诵读兴趣,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根本动力,也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幼儿对诵读产生兴趣,才能在内心深处对其蕴含的内容进行感受和学习,才能让幼儿受到优秀文化的重陶,从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诵读形式,比如听经典诵读。教师从电脑里面找寻到一些好的视频诵读,经常组织幼儿听读。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幼儿进行范读,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打动幼儿的内心,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此外,还可以采用同桌赛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幼儿园也要积极建成文化走廊,在走廊的墙壁上张贴一些有关国学经典的内容,有关科学家的画像和故事等学习板块。幼儿走在走廊里,时时处处感受到国学经典犹如春风化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心田,自觉地陶醉于国学经典文化中,形成人人读国学经典,个个诵诗文,处处有书声的良好风气,幼儿浸润在诵读的氛围里,一段时间之后,幼儿兴趣盎然,充分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有所理解和感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意识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开展主题谈话活动,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
  主题谈话活动是将国学经典的道德典范、熏陶作用发挥到极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重要实施途径。作为幼儿教师,以此作为突破口,推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自身道德综合素质的提升与进步。如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谈话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白父母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心存感激,并学会赞美自己的父母,敬爱自己的父母,做一个孝敬体贴父母的好孩子,从而让幼儿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在班会课上,让男生齐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女生齐诵:“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男女生齐诵:“对父母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还通过讨论、介绍、唱歌、表演、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节目等,促进幼儿与家長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让幼儿怀着感恩之心,时时想着别人的恩德,人才会活得开心,家庭、社会、国家才会和谐。为了更好的开好主题谈话活动,教师可以提前通知家长参加。班会后,很多家长反应,孩子们有了变化,变得不那么叛逆了,懂事多了,学会了关心家长,也能理解家长了。我想,这就是国学经典诵读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内化成了幼儿的优良行为习惯。
  四、树立榜样,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幼儿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幼儿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广播应坚持每天早晚各10分钟向师生播放诵读内容:,还通过晨读、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幼儿积极参与诵读活动。在诵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同时,教师要为幼儿树立榜祥,榜样能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无声力量,幼儿会以此作为学习的目标,而且幼儿的心理特征就是善于摸仿,榜样对于他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可望性非常大,也最具有说服力,也有较强的感染力,对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特殊的作用。比如给幼儿讲《弟子规》里“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很幸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理解父母的辛劳,不会设身处地为父母及他人着想,认真给幼儿讲这个故事,并结合幼儿日常行为谈谈感悟,之后让幼儿谈体会,说说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相处发生的一些事。这样,通过树立榜样,幼儿深刻理解到榜样的力量,就会很好地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让幼儿感受国学经典中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获得古典文学的良好修养,从中获得国学经典的良好熏陶,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幼儿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 【发布时间】2020/6/10 16:13:12
  • 【点击频次】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