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简述培养初中学生进行 名著阅读走向“真阅读”的策略研究

 

【作者】 梁 菁

【机构】 新疆石河子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的提高是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真正喜欢阅读名著。通过阅读名著通过故事情节和曲折动人的内容来熏陶感染到学生情感,进而提高语文素养,通过阅读名著增强文学的欣赏能力,教师结合学生阅读的实际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喜欢阅读真正会读名著。
  【关键词】 阅读名著;兴趣培养;喜欢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明确规定初中学生的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初中语文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安排了“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版块,每学期向学生推荐阅读一部名著,其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语言的积累,通过阅读名著通过故事情节和曲折动人的内容来熏陶感染到学生情感,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要明确认识到让学生阅读名著是对学习语文有着积极的意义的,应该采取有效的实际方法鼓励学生真正阅读名著并通过阅读让学生受益。运用什么样有效的方法来实施名著阅读让学生“真阅读”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进行。
  一、采取兴趣培养和引导让学生阅读
  现在的初中学生之所以对阅读名著不是很感兴趣,主要是现实生活中有比读书更有“意思”的事情会很多占用了学生课余时间,现在的学生看到电视、网络、手机、玩游戏......面对很厚名著,学生们是很难静下心来坚持把一本书读完,所以语文教师要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向学生介绍名著的价值,让学生懂得不朽的中外名著是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它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青春时期是人生最宝费的时期,是一个人在这个时期如果没有读过几本有价值的书籍,也是一种遗憾。通过教师耐心的讲解学生也会觉得阅读名著没有“意思”,但是很有“意义”。教师除了晓之以理,还应创设-个阅读名著的氛围,如在班级张贴作品的插图或有关宣传标语,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或央视《百家讲坛》视频,摘抄作品中的名言警句或优美的电影片段等,让学生在这种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中成长,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会转移到阅读名著上来。
  二、教师要结合学生阅读实际进行合理的指导
  名著阅读更多地应该属于学生课外学习的范围,教师不可能在课堂内带领学生逐一阅读整本名著,如何把名著阅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同时又能读有所获,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有所提升,成为“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指导作用显得至关重要。首先要改变学生那种浏览性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阅读名著,变“知道名著”为“拥有名著”,变“消遣阅读”为“语文阅读”,不仅关注“写什么”,而且关注“怎么写”。第二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展示教师自己的读书笔记给学生来听和看,看读书摘录、读书思考、读书旁批、写读后感。教师在展示读书笔记的过程中依次总结读书方法:读读背背多积累、读书圈画打问号、寥寥数语写评价、不拘一格写感受。第三要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欣赏精彩片段。文学名著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而且大多是大部头巨著,篇幅长容量大,学生初读时不可能理解得深刻透彻,还有些因为作者国籍、作品年代、学生的年龄阅历等诸多因素,确实存在一时难以读懂的地方,遇到这样的地方,可暂时放过,“不求甚解”,等年长了,知识更全面阅历更丰富了,再来读懂它。对名著的精彩片段则要求学生熟读深思,反复描摩,寻找美点,化为己用。对精彩片段的精读不仅是关注其思想内容,更要去赏析其语言形式,学会从语言表达的形式去领悟其思想内容和精神情味。如《朝花夕拾》一书,学生不爱读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小说的精彩情节,觉得有些地方深奥难懂,其实这本散文集隽永温馨、文笔细腻、感情深沉、耐人咀嚼,只有通过精读才能发现它的美。再如《五猖会》记述的是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从而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文中对自己被父亲逼着背《鉴略》时的描写道尽了自己当时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语言形象生动。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美点、消化这些美点,名著阅读才会真正有效。
  三、阅读名著要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因为推荐阅读的文学名著大多篇幅较长,教师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课外阅读,否则读整本书就只能是句空话。平时尽量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少进行应试训练,给学生的课外阅读腾出足够多的时间,平时读书时间较紧,教师应该在每学期结束前推荐下学期要阅读的名著阅读作品,以便让学生在暑假里进行自主的阅读。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开学后再布置学生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的时间去精读细读。不要等到教学进度挨到“名著推荐与阅读”环节了才想起来布置学生去看,那样就太仓促了,学生往往没有阅读时间,只能去读情节梗概,达不到真正的阅读效果,那样的阅读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应努力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常态,成为自我精神的需求。
  四、阅读后及时交流
  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定期举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自由的读书思想交流活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稚嫩的思想与作者的深邃广博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是绚烂而短暂的,而一旦及时捕捉到,记下来,说出来,它便成为永恒,名著便真正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书”,成为学生真正拥有的精神财富。萧伯纳曾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为此,采用多种交流形式,放手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交流,如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的展览、名著阅读交流演讲、名著阅读心得交流评比、“我与名著”手抄报比赛.....这样的交流把名著阅读与各种语文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寓阅读教学于各类活动中,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持续阅读产生内驱力。名著阅读对于中学生的心灵成长很重要,它有典范语言的熏陶,有心灵的滋养有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只要引导有方,帮助得力,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走出心灵的“沙漠”,走进阅读的“绿洲”。
  五、读名著,写感想
  学生读了名著,不能光看不想,“学而不思则罔”,还应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想。如《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一片断:“他俩谁也说不,上来以后过了多长时间....而大限将临的预感则使他心如刀割。”这一片断主要写汤姆离家出走当海盗的情形。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假如你遇到汤姆,你会怎样劝说他?学生各有所想。学生甲:朋友,现在外面非常复杂,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不要因为一?时之乐而害了自己的一生啊!学生乙:汤姆,你也许觉得你生活的世界太小。我梃喜欢你那股叛逆个性,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亲人会多么担心你。你要为你自身的安全着想,赶紧回家吧。学生丙: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但你能忍受夜晚在树林睡觉的寒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吗?你能忍受这些煎熬吗?这样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阅读名著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要结合学生阅读实际进行有效的阅读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通过名著的阅读能有很多的感想体会和收获。从而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籍明杰.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7, 000(015):27.
  [2]林海青.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J]. 教学创新, 2011, 000(004):P.23-24.
  • 【发布时间】2020/8/18 17:57:46
  • 【点击频次】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