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之我见

 

【作者】 甘国辉

【机构】 广西那坡县坡荷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以来,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学生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将会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内动力。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口算方面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并能坚持到底。因此,必须设计有趣味性的练习,激发学生口算兴趣。为了提高他们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我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准备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采用比一比,拼一拼,看看谁能得到胜利的小红花;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训练口算,看看谁能把火车开得更远;借用多媒体、卡片、小黑板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答、游戏中口算等方式训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讨厌口算转变为喜爱口算。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二、手脑并用直观演示建立表象助口算
  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从学生认识10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再如进位加法9+3的表象建立,我是这样进行的:课堂上先出标盒子里9个小球,外面2个小球,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呢?学生很快地想出办法来,说:“我将外面3个中拿1个放到子里,这样盒子里就是10个,外面是2个,一共12个。“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方法叫“凑十法”,看到9,就想9和几凑成10。在此基础上我马上出了几道:8+4=?,9+4=?。学生都对答如流,并准确地说出了凑十的方法,这样既建立了表象又提高了口算的准确率。
  三、科学设计训练方法,巩固提高口算能力
  (一)视、听算结合训练。在口算练习中,视算和听算是最基本的两种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相当大。在口算时经常调换口算形式,不仅能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二)新旧知识对比训练。虽然低年级口算不难,但是要使全体学生口算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低年级学生有好奇心,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的接受很快,但忘得也快。针对这一问题,我是采取新旧知识口算交叉练习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口算能力。课堂上先练习当堂的内容,当学生对新知识基本学握时,又复习旧知识,从而达到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与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形式多样化训练
  1.抢答口算题。教师提前在PPT上设计口算题,通过快速的播放,让学生抢答。这样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卡片辅助找朋友。每人准备一套20以内数字卡片,课堂上就根据所学内容利用这些卡片运用到找朋友的游戏中,每人拿一张,如果前一名学生用卡片出示8+4,看他(她)的朋友是谁?让拿=12的学生结对组成8+4=12的好朋友。
  3.游戏口算。在训练中常用“帮小动物找家,手拉手找朋友,小小邮递员“等形式进行口算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口算速度。
  4.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这种练习,不仅培养口算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训练的时候,把全班按学生基础情况比较均衡的平均分成若干组,我出示准备好的算式,每组十道题,每小组出相同的人员参赛,由老师发令同时开始,每组只用一支笔,每组第一个人做完第一道,才允许第二个同学接算下一道。哪组又对又快就奖哪组获得小红旗。
  四、针对性训练
  小学高年级数学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的这个主体形式上来。在分数的运算中,异分母分数加法是学生最烦恼最费时,同时又最容易出差错的题型,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如何攻破这个重难点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把分数运算的口算有针对地放在异分母分数加法上是正确的。通过分析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只有三种情况,每种情况中都有它的口算规律,学生只要掌握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
  如“1/15+1/5”,这种情况,口算比较容易些,方法是:如果把小的分母扩大数倍后,得到大数,那么大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公分母,小的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按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口算:1/15+1/5= 1/15+3/15=4/15。
  (二)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这样的题型从形式上看比较难,学生也是最感头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难为易:它通分后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每个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这两个积的差),如3/7+4/11,口算过程是:公分母是7×11=77,分子是33(3×11)+28(4×7)=61,结果是61/77。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则口算更快。如“1/5+1/3”,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15),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8)。
  (三)两个分数,两个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数的倍数的情况。这样的题型通常用短除法来求得公分母,也是我们经常合用的方法,但其实还可以直接口算通分,很快得出结果。就是用分母中的大数进行倍数扩大的方法来求得公分母。具体方法如下:将大的分母依次一倍一倍扩大,直到另一个分母小数是这个数的倍数为止。如1/6+7/10把大数10,依次扩大2倍、3倍、4倍,每扩大一次就与小数6比较一下,看是否是6的倍数了,当扩大到3倍是30时,是6的倍数(5倍),则公分母是30,分子就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后再相加(5+21=26),得数26/30。
  五、联系生活加强训练
  数学总是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小学生生活中有机会与数字口算接触的很多,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以进行口算的训练。如买东西的时候进行人民币的口算,如何付钱?怎么找零?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这样的生活场景,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在模拟中解决数学问题,不仅得到口算训练,而且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人民币的教学中,创设场景,建立一个小商店,让一些学生去买商品,一些学生当售货员,利用付钱找零的过程中进行了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和简单口算。让学生不知不觉在快乐的买卖活动中的提高了口算能力,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规律性的训练
  (一)运算定律的熟练掌握。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五大定律”: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其中乘法分配律用途广形式多,有正用与反用两方面内容,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形式出现。
  (二)掌握一些特例。如较常遇见的就是乘法算式中有25和125,通常分别找4和8来相结合,因为25×4等于100,125×8等于1000。例如:24×25,可以化成6×4×25,然后再利用乘法结合律6×(4×25),这样就很容易算出结果;又如72×125可以化成8×9×125=125×8×9=9000,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计算出来,能做到又对又快。
  口算是一项长期进行的教学任务,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口算技能,要经过一个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有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过硬的目的。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贵在坚持天天练习,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 【发布时间】2020/8/18 20:14:13
  • 【点击频次】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