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生活是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源泉

 

【作者】 秦永侠

【机构】 宁夏中卫市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创新数学教育 提升数学素养

  【摘 要】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以往陈旧的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学往往过于理论化、专业化。学生只会一味地套用公式计算题目,却无法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生活是数学创新教学的源泉,只有让数学回归到生活中去,才能更大、更多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学素养;生活化;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走在教育时代的最前沿,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创新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刚好就是最核心的素养教育。我们要通过课堂上的各个环节设置去考察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渗透、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以后,自然而然就能提高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我们能在数学课堂中恰当运用探索式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那么我们就能快速有效地解决许多的数学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要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方面让他们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进行探索、证明及应用;另一方面,又能让他们把自己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可以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让生活成为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源泉?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呢?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自己在课堂中的案例进行分析。
  一、 创新的数学素养教育要有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入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和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积极性也就越强。这就要求老师在新课导入时,必须注意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出与当堂课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额探索之中,从而慢慢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创新意识。案例一:我在讲解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一节课的新课导入中,我设计了以下情景:








  “如图,教育局要在A小区和B小区附近建一所市第七中学,但学校在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市教育局决定将该校建在公路旁,A小区的居民希望建在C处,B小区的居民希望建在D处,请同学们给教育局提出合理的建议,学校应建在具体什么位置,才能到两个小区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呢?”同学们听后都积极踊跃的发言,但又拿不出具体可行的方案。这时我就乘机因势利导地说:“同学们只要学好今天这节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轻松地帮助教育局解决这个难问题了。”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的数学教育要创设创新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与数学息息相关的知识,我们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是要在教学中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并概括出数学问题,这样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就已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非常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尽量设计出令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学生所熟悉的情境,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案例二: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9有理数的乘方(2)》一课时,我把课本上的课外阅读《棋盘摆米》这个数学故事引用并创设成本节课的情景:古时候有个聪明的大臣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为了奖励他,让他任提一个要求并保证满足。大臣说:“国王,我只要你赏给我一些大米。就在这棋盘上,第一格放21粒,第二格放22粒,第三格放23粒……直到第64格放264粒。国王马上答应并吩咐粮食大臣去算,过了半天,粮食大臣向国王紧急禀报:“陛下,不好了,国库里没有这么多大米”。国王听了大吃一惊......通过这个看似遥远却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棋盘放大米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体会到100万非常大。这样引入生活情境,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而且大力培养了学生利用创新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的数学素养教育要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例题
  由于地域的广阔性,我们一直以来使用的教材很难尽善尽美地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学。当教材中提供的例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切时,我们可以直接引用,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也更为容易;反过来,如果教材中提供的例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差距太大,他们则会感到陌生,接受起来也会有一定困难。因此,我们在课中可以适当地对教材中某些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例题进行改变,引入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中的实例,删减一些与学生生活无关的、难以理解的、枯燥的例子。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案例三:我在给学生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的教学时,将其中一道例题变成班级同学实际经历过的应用题:“我校上个月刚刚举行了初二年级的足球赛,我们班最终赢了比赛,我们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当时体育老师规定:每班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每场比赛最终都要分出胜负。老师记得当时我们班在全部的22场比赛中得到了4O分,那么同学们现在帮助老师算一算,我们班的输、赢场数应该分别是多少场?”由于学生亲身经历了足球比赛的全过程,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很快就投入到讨论问题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四、 创新的数学素养教育要多体现生活化的练习题
  “学以致用”这个词明确地说明了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会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方法灵活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的练习题要本着“数学服务于生活”的原则,把我们的数学练习题生活化。这样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案例四:“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四章《4.4一次函数的应用》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的情境:我们学校准备给学生的机房——微机3室更换一批某型号的新电脑,已知市场价每台6000元,现有甲、乙两家电脑专卖店竞标,甲专卖店报出的优惠条件是一次性购买8台以上,从第9台开始每台按4800元出售;乙专卖店报出的优惠条件是每台均按八五折出售,两家电脑的品牌、质量、售后服务均相同,假如你就会我们学校负责采购该电脑的老师,你会选择哪家比较合算?请说明理由。”通过此题的练习,让学生了解如何提高经营和消费的决策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五、 创新的数学素养教育要多培养学生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这说明数学只有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开设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案例五: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相似三角形》的第七节内容《测量器干的高度》时,我课前让学生准备好了米尺、标杆、小镜子等课堂上需要的用具,课堂上用十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清楚了书上的三种测量方法具体讲的是什么。然后就把学生分成三组后带到学校的操场上,让他们每一组同学分别选出拿标杆的人,拿米尺、拉米尺的人,观测的人,记录数据的人,计算的人等,每组同学分别站在操场上不同的地方,分别利用老师讲解的三种方法依次测量学校的旗杆高度。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活动,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动手能力也特别的强。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并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是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的,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效果特别显著。
  六、创新的数学素养教育要合理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微课素材进行教学
  近几年来,微课已经成为了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进入了我们的课堂。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揭示事物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再现当时的生活情景,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托,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六:在教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1《确定位置》这节课时,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网上截取了一小段有关报道杨利伟的视频作为本节课的引入,视频大概内容:杨利伟乘坐的载人航天飞船于某年某月某日具体某时刻返回地面时,通过卫星定位的准确性,丝毫不差的着陆在了内蒙古的一个指定位置上。老师提问:“同学们通过观看这个短片,知道这架载人航天飞船为什么能准确无误的落在指定的位置吗?怎样确定这个位置呢?那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解决这个问题的”。通过观看这段引用的微课短片,既给学生普及了我国的高科技发展,又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还培养了学生对高科技的创新意识,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喜欢数学,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认真耕耘好生活这块“土壤”。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常识数学化;另一方面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更加合理,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真正能做到教师创新数学教育,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数学素养 。
  总结
  以上六点只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其中一些浅薄的做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不断摸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的数学变得生活化,让学生真正拥有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曹一鸣.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中国教育学刊   2006。
  [2] 刘立英.谈“数学生活化”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6).
  [3]田卫兵.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 新课程导学  2018(17)

  • 【发布时间】2020/9/29 16:19:38
  • 【点击频次】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