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让爱赢得顽童的信赖

 

【作者】 梁海英 黄容廷

【机构】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今天上午第三节数学课刚下,李老师走进办公室,一脸无可奈何,我知道这节课肯定有孩子违反纪律了,
  “怎么了?哪个孩子又惹事了?”
  李老师就开始念叨着:“这个小炜,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上课不听课,还老去搞小洋,小洋本来数学就学不好,加上小炜这样搞他,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他一点都没改!”
  我说:“最后一节课你还有课吗?”
  “没有。”
  “你去把他叫来,我来对小炜说吧。”李老师去了。
  “我又怎么了?我没有啊!”……人没到我就在办公室听到了小炜那狡黠的音调正走下楼梯。
  这时李老师带着小炜到办公室门口了,“你刚才上课是不是又跑出位置去搞小洋了?我都亲眼看到了!”
  “我有吗?有吗?”小炜正狡辩,不屑着对李老师说。
  李老师说:“可以找小洋对质!”
  “好啊!咱们去问小洋。”
  去回来了,李老师说:“就算没搞小洋,你也不能跑出位置去。你其实很聪明,但你的聪明用错地方了。”
  小炜还是“理直气壮”说:“我哪有了?总是说我。”……
  我停下手中的工作,心平气和地对小炜说:“李老师说的没错,你很聪明,可你用错地方了。聪明的你应该还记得我说过的一句话吧,老师越批评你就说明……”
  话没说完他就抢了过来:“老师关心我。”
  我接过来:“既然李老师批评你是在关心你,可你刚才却丢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你刚才对李老师的语气和态度,如果像现在你和我说话就对了,聪明的你应该知道是什么吧。”
  “我知道,是尊重老师!”
  “对,要想别人尊重你,你先尊重别人,更何况是教你知识,教你做人,关心你的李老师。”
  我又添枝加叶:“李老师让我敬佩,因为她的教学很厉害,以前教两个班的数学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我尊敬她。现在这个学期来教我们班,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因为有她,我放心,所以我更尊敬她了。”    
  小炜不再“理直气壮”了。
  “所以你应该把丢失的最重要的东西找回来,首先学会尊重别人,尊重老师。第二,你确实是把聪明用错地方了。如果你把聪明用在体育方面那样,在赛场上尽情发挥你的聪明才干,上次的足球赛用得多好,还有每次的体育比赛,都让同学们为你的聪明“点子”纷纷点赞。可一到上课,你把自己的缺点全暴露出来了,同学们不知道是点赞你还是批评你了?如果把缺点变成优点,用对你的聪明,当别人不会回答的问题你来解答,当张宇洋不会做题你来教他,这样同学们会狂赞你,老师也欣赏你,你何不把聪明用对?对吧?”
  小炜点了点头。那聪明的你记住了哪些?他一字不漏地说:“第一,要尊重老师。第二,要把聪明用对。”
  “那就从明天的数学课开始吧。我会做好记录的。”
  “好!”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小炜是我班里的“顽童”。调皮捣蛋是他的天性,对于“顽童”我们不能把他们定格为坏学生。作为教师要以爱心、以耐心来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同时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他们。那么,老师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来引导“顽童”呢?
  ⑴与“顽童”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课堂上总会有些学生爱捣乱,扰乱课堂秩序,我们称之为“顽童”。那么如何对待这些“顽童”呢?作为老师,万万不可对他们说这样的话——“你们几个真让人讨厌”、“你们再说话就出去”、“你们是班上最差的”、“以后上课不要再起哄”、“下课了去打电话给家长,叫家长带回去”……诸如此类的话,只会让师生之间更难沟通,同时还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顽童”不仅不会改,还会变本加厉,会越来越不听话。      
  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和尊重,“顽童”也不例外。所以,对于他们的行为老师不能一味地采取批评、训斥的方法,这样会伤害他们的心灵。老师只有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用一颗爱心去接近他们,与他们亲近、交谈,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感,与他们交朋友,增强彼此的信任,他们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呈现在老师面前,老师也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教育他们。   
  所以,当“顽童”做出调皮捣蛋的事时,老师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与“顽童”交流沟通。而要想与“顽童”很好地沟通,老师必须要有意识地改变与“顽童”沟通的方式与方法,如了解“顽童”,用爱心感化他们、平等对待他们,当“顽童”向老师诉说时,老师要专心倾听,而且要面带微笑,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以上事例里,我一直保持着心平气和,脸上保持着微笑,眼睛注视着他,认真倾听小炜的一言一语,然后在适当的地方进行沟通,通过沟通,小炜由之前的嚣张态度慢慢地缓和过来,最后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并很诚恳、乐意接受我的教育。    
  ⑵多一分理解和宽容。    
  老师要试着理解“顽童”,理解他们年龄特点下的言谈举止;理解他们的烦恼和痛苦;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观点;理解他们的无奈;理解他们的爱好和兴趣。作为老师,要给他们一定的思维空间和行动范围。事例中,我知道小炜是一个很好动、自尊心强的孩子。当看到他对李老师这种不屑的态度与狡辩的语气,我没有劈头盖脑地“轰炸”他,而是耐心引导他,让他明白做人比做学问重要: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同时肯定他聪明是没错,但聪明用错地方了,如果聪明用对了地方,会收到老师同学们无数的点赞。当小炜听完这些,就会心服口服地聆听我的教诲。      
  只要老师理解“顽童”,宽容“顽童”,爱护关心“顽童”,引导帮助“顽童”,把每个“顽童”都看做是有价值的、独特的人,并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师生之间的关系就能协调好,就能沟通好,也就不会出现“顽童”了。
  ⑶多给予赏识与激励。
  老师在平时生活中应多注意这些“顽童”,多观察他们,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让他们觉得“我能行”。有句话说得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顽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天性就是好动、爱说,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即使再调皮捣蛋的“顽童”,也有其积极可贵的地方。比如:小炜在体育方面表现非常出色,每次体育比赛他是冲锋在前头,在体育比赛或者课堂教学中遇到瓶颈时总是想出“点子”,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因此经常得到我的赏识,同学们也对他赞赏有加。而在这件事中,我也是引导他,把他的聪明用在帮助别人的地方,这样既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又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我们何乐而不为?这不仅仅是一次纪律教育,更是激励他以后该如何发挥长处。
  因此,老师首先应摘掉“有色眼镜”,热诚地去发现“顽童”在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进步,看到优点就表扬,发现长处就扶持,有了进步就鼓励。“顽童”在诚挚而又恰如其分的表扬、扶持和鼓励中就会逐渐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在荣誉感与成功体验中发现自我价值,激发前进的动力。
  ⑷家校联系     
  优秀的老师都比较重视家校联系,因为他们懂得,“顽童”调皮捣蛋的习惯的形成原因,有一部分就出在家庭上。所以,老师平时可以通过电话交流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一些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和家长们当面交谈,抑或是到学生家里实地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以便在了解“顽童”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教育。记得刚接触小炜时,很多老师和同学都摇头了,说他已经是无药可救了。一开始我不信,可是后来收集到各方发来的一系列的“告状单”,我只好请他的爸爸到学校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家长也是对小炜很头疼,因为总接到老师的“投诉”电话,总闯祸惹事,教育不来就打,已经打过很多次,现在是为了小炜而忍受夫妻分居两地。看着他爸爸一脸无奈,于是我就与他爸爸约好,第一:我们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站在同一轨道上,无论什么事,家长都要支持学校的做法。第二:家长必须要信任老师,在孩子面前多赞美老师,赞同老师的做法;同样,老师也要在孩子面前多表扬家长,支持家长的做法。这样目的是让孩子感觉我们的爸爸和老师是站在一条轨道上的,同时老师和家长也树立了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以后想“皮”也不敢放肆了。没想到,姚富炜在接下来的学习、纪律、生活中还真收敛了很多。
  总之,老师对调皮捣蛋的“顽童”应多一点了解,多一点赏识和激励,多一点爱心和包容。有时,老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顽童”的信赖,让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也让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 【发布时间】2021/4/5 19:05:13
  • 【点击频次】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