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数学导学问题设计难度与呈现方式的探索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新课改在不断推进,我国教育水平正在逐步上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化工作逐步得到了公众的重视,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本文针对“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导学问题的设计,通过合理的分析与探索,积极转变教学方式,试图找到合适的问题呈现方式,以解决数学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中数学;导学;问题设计难度;呈现方式
对于高中数学而言,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学问题设计能让教师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使学生从被动知识获得者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参与者。只要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问题导学的教学活动中来,就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有效提升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高中数学导学问题设计难度与呈现方式的现状
1、学生缺乏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学问题、过程较为枯燥,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目的不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与提出问题的意识淡薄,抑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兴趣性。有些学生容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厌学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教学方式有关。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学的问题导学教学而言,教师往往疏忽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增加了问题设计难度,限制了数学教学质量。
2、教师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学问题落实不到位
一方面,在问题导学模式下,教师没能把握住问题提出的时机,让学生容易沉浸在纯粹的被动接受中,不知道当堂课堂教学的重点,导致教师在导学问题导入后再提出问题时,学生仍然是一脸的茫然,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设计的目标①。另一方面,有些数学导学问题设计本身就脱离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探究兴趣,给数学导学的问题的提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高中数学导学问题设计与呈现方式的探索
现行的高中数学教学导学问题设计和呈现方式中,教师要认识到问题设计的实际难度,并且要科学合理地将其呈现出来,保障问题导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在问题设计和呈现方式上,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提问
由于教学课时紧张以及教学设备等条件局限的原因,演绎教学是高中数学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演绎教学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在黑板上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同时进行讲解,一种是运用教室多媒体设备的视频播放形式给学生演示问题动态解决的步骤以及结果。此时问题设计的最佳呈现方式是让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则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例如在开展“探究椭圆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制作或下载优质教学视频,展示椭圆形成的情境,通过反复的视频演示,让学生看到在两个固定焦点和动点的运行轨迹现象,此时学生内心也会产生问题:如果两个固定的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减小,结果会怎样呢?此时教师加以引导与提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求知欲,同时也会促使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多加留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开展数学模型制作,让学生带着问题探讨
亲身的操作能够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动手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此时问题设计的最佳呈现形式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让学生知晓操作重点,以达成教学目的为学习目标进行数学模型制作活动②。如开展立体几何的多面体和旋转体教学时,学生使用在课前自作的多面体和旋转体数学模型进行亲身体验,可以使其真正观察到面与面、线与线和线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现实模型中呈现的真实形态。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内容,并在黑板上写下本次课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小组观察讨论结束后,请学生对课前所提问题进行回答,在此基础上,教师由易到难,逐步提出难度更大的问题。通过以上数学模型制作教学,大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3、深入追问,促进学生深层次思考
追问的呈现形式与一般提问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随机性较强。追问常发生于师生的普通问题对话后,教师如能根据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答案或理解思路及时顺势提出针对性强、质量高的问题,将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排列组合和二项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对于部分排列和组合概念模糊的同学,教师可选派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几人选出进行“排列”与“组合”得到的不同结果并说明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追问“排列”和“组合”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特点,最后由教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总结。整个过程能够让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和对象来感知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能力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课程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科目,教师对导学问题设计难度和呈现方式进行合理设计,有利于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形成切实有效的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必须加大对导学问题的设计与呈现方式的探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达到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蔡燕书.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0)
[2]陈石灵. 数学模型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1 (32)
【关键词】 高中数学;导学;问题设计难度;呈现方式
对于高中数学而言,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学问题设计能让教师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使学生从被动知识获得者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参与者。只要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问题导学的教学活动中来,就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有效提升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高中数学导学问题设计难度与呈现方式的现状
1、学生缺乏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学问题、过程较为枯燥,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目的不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与提出问题的意识淡薄,抑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兴趣性。有些学生容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厌学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教学方式有关。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学的问题导学教学而言,教师往往疏忽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增加了问题设计难度,限制了数学教学质量。
2、教师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学问题落实不到位
一方面,在问题导学模式下,教师没能把握住问题提出的时机,让学生容易沉浸在纯粹的被动接受中,不知道当堂课堂教学的重点,导致教师在导学问题导入后再提出问题时,学生仍然是一脸的茫然,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设计的目标①。另一方面,有些数学导学问题设计本身就脱离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探究兴趣,给数学导学的问题的提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高中数学导学问题设计与呈现方式的探索
现行的高中数学教学导学问题设计和呈现方式中,教师要认识到问题设计的实际难度,并且要科学合理地将其呈现出来,保障问题导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在问题设计和呈现方式上,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提问
由于教学课时紧张以及教学设备等条件局限的原因,演绎教学是高中数学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演绎教学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在黑板上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同时进行讲解,一种是运用教室多媒体设备的视频播放形式给学生演示问题动态解决的步骤以及结果。此时问题设计的最佳呈现方式是让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则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例如在开展“探究椭圆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制作或下载优质教学视频,展示椭圆形成的情境,通过反复的视频演示,让学生看到在两个固定焦点和动点的运行轨迹现象,此时学生内心也会产生问题:如果两个固定的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减小,结果会怎样呢?此时教师加以引导与提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求知欲,同时也会促使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多加留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开展数学模型制作,让学生带着问题探讨
亲身的操作能够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动手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此时问题设计的最佳呈现形式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让学生知晓操作重点,以达成教学目的为学习目标进行数学模型制作活动②。如开展立体几何的多面体和旋转体教学时,学生使用在课前自作的多面体和旋转体数学模型进行亲身体验,可以使其真正观察到面与面、线与线和线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现实模型中呈现的真实形态。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内容,并在黑板上写下本次课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小组观察讨论结束后,请学生对课前所提问题进行回答,在此基础上,教师由易到难,逐步提出难度更大的问题。通过以上数学模型制作教学,大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3、深入追问,促进学生深层次思考
追问的呈现形式与一般提问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随机性较强。追问常发生于师生的普通问题对话后,教师如能根据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答案或理解思路及时顺势提出针对性强、质量高的问题,将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排列组合和二项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对于部分排列和组合概念模糊的同学,教师可选派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几人选出进行“排列”与“组合”得到的不同结果并说明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追问“排列”和“组合”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特点,最后由教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总结。整个过程能够让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和对象来感知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能力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课程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科目,教师对导学问题设计难度和呈现方式进行合理设计,有利于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形成切实有效的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必须加大对导学问题的设计与呈现方式的探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达到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蔡燕书.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0)
[2]陈石灵. 数学模型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1 (32)
- 【发布时间】2021/4/5 19:05:41
- 【点击频次】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