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

 

【作者】 刘月明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太东乡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音乐是有韵律、有节奏的艺术。音乐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
  一、培养学生的韵律节奏感
  培养学生的韵律节奏感,首先要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对音乐的长短、强弱、力度及速度等产生敏锐的感觉和反应,才使人有节奏感。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堂常规动作要求,对学生进行韵律节奏训练。如:在课堂上,学生的坐、立、站、行,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等所有师生的相互律动,都可用不断变化着的优美旋律和节奏来组织学生做拍手、拍腿、躲脚的韵律动作,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音乐课堂的教学气氛中。如此组织教学,既突出了音乐课的特点,又对学生进行了节奏训练。
  学生在开始学习音符时,用听觉反复感知音符时值的长短。如训练学生通过跑、走、散步的动作来感知和体会音符时值的长短。通过反复的听、动实践,学生对音乐的时值长短就形成了初步感觉。然后再学习有关音乐时值的符号,使学生经历感知到实践,再由实践到学习音符的过程,对韵律节奏音符有一定的了解。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觉韵律节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三种节奏型的韵律动作,如拍皮球的动作为半拍,缠线动作为一拍,接线头动作为两拍,学生在训练动作中较好地学会了区别和掌握韵律节奏。培养学生的韵律节奏感,还要注意使学生学会认识韵律节拍的强弱、快与慢,通过弹奏或播放一道具有不同节拍的乐曲,让学生感受和听辩其差别。并要求随着不同节奏变化作出不同的动作,如拍手、拍桌子等加以熟练掌握,使他们的韵律节奏感,提高其音乐感受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音乐视听能力
  高低长短不同的音乐是通过高、低音,在具有一定逻辑性的组合中构成了各种旋律的。要唱好一首歌曲就必须准确地掌握音符的音高和时值。在音乐视唱教学中,通过唱名、音阶、音程及和弦等的视唱练来培养学生的音高概念,帮助他们掌握音符的时值。由于乐音的高低长短在旋律中是同时出现的,所以视唱教学又总是将音准、节拍和节奏的训练在相互交织中同时并进的。
  在视唱学习中,要从听赏入手,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听。例如:一首歌曲是什么性质的,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等等。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用自己的两臂按着音乐的节拍自由地摆动,在每个乐句结尾处做一个慢动作,并随着新的乐句又开始做新的动作。
  通过这样的动作,使学生能够感受乐曲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在感受音乐情绪时有体态来感受,在听辩体会节拍和节奏型时,用拍手拍腿等方法来感受。视唱教学法一般是指学生通过视觉感觉,自行独立看谱演唱的方法。
  在视唱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先有实践,后有理论”的教学原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视唱教学前,应先进行一定的听觉训练、唱名训练和以基本的节拍、节奏概念的掌握。
  教学的初级阶段,老师常常结合视觉直观来帮助视唱教学。例如: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置备各种多媒体软件等进行教学。视唱教学从根本上来说仍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觉。一般在听唱教学阶段,宜逐步加入浅易的视唱训练,到稍后阶段,如果是唱整首歌曲的旋律,也可以听唱、视唱结合并用。当旋律中有困难的部分出现时,常常采用听唱教学,其余部分别以视唱进行教学,以后逐步过渡到完全用视唱来学习歌曲。试唱时,在学生起唱以前,教师应先给学生一定的音高、节拍和速度,便于学生掌握节奏。
  三、不断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对乐曲欣赏,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兴趣及习惯,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发展其思维想象力,使他们深刻地体验和领会乐曲中丰富的艺术内涵。由于学生的联想是与音乐的声音运动同时进行的,所以音乐形象的展现过程,也是学生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的过程。
  这是时间艺术的特点,因而强调欣赏教学应多听完整的乐曲,使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形象。
  欣赏乐曲还应强调反复进行。当一道乐曲听的次数越多,乐曲中被注意的细节就越强化,学生对乐曲也就更为熟悉。随着学生曲的认识和熟悉程度的加深,就更能增强他们对乐曲的兴趣,也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欣赏水平。
  实践告诉我们,在欣赏教学中,学生用动作表现出所感受的联想的,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的办法。
  • 【发布时间】2021/4/5 20:14:09
  • 【点击频次】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