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藏语文教学

 

【作者】 泽吉志玛

【机构】 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拖坝乡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道德素质,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挖掘,而藏语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为我国藏族儿童所特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藏区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藏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直爽的性格。
  【关键词】 “培养道德品质”;“学习兴趣”;“自尊心”;“直爽的性格”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历史上一场深刻地、彻底地、科学地变革,它彻底打破了旧的传统教育的构架,是广泛而又深入的创新,是一种教育文化的创建,它将培植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的民主、科学、开放的新文化,是符合我国国情,是势在必行的教育改革,那么,我们的高原民族教育在新课标下,怎样才能管理和教育好、培养好学生,做好藏区教育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新型建设人才呢?我认为应该从基础教育着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道德素质,加强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掌握藏区学生的强烈的自尊心,热情、直爽、诚实守信的性格,利用本民族文化和现代科学知识,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藏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构建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
  一、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道德素质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要求我们加强对小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并逐步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我们的语文教育被要求更加开放而富于创新,灵活互动并富有探索,课程中加强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要求,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挖掘,而藏语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为我国藏族儿童所特有,保持着独特的文化性和局域性,在藏语的学习中,更应该深入的将藏语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中,并与汉文化教育相结合,让藏族儿童在藏语教育中学习藏民族文化,同时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
  新课标的小学教育指引了新的方向和目标,语文教育中的文化和道德教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而藏语作为我国一种悠久的民族语言,有着深厚的文化气息,在小学藏语文教育中,保持藏族儿童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特殊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种能力。小学语文教育新课标提出要求学生更加开放而富于创新,灵活互动并富于探索,课程中加强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要求,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挖掘。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给小学语文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学生能够自由、开放、不拘一格但具有人文情怀和强烈的道德素养。
  小学教育对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文素养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藏语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对藏族儿童有着特殊的意义,学习藏文化不仅仅是为了交流,为了阅读,更是对藏族文化和藏族历史的传承和发扬,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茁壮成长,长大成为伟大祖国有用的建设人才,把家园建设锝更加美丽。
  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藏语学习中,我们要让藏族儿童了解藏族历史,热爱藏族文化熟悉藏语环境。而对藏族历史和藏族文化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藏族文化本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蕴藏的文化极为丰富。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藏语学习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了解文化,学习文化的重要,在藏语学习中要加强归纳词汇,总结语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学习。而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因此选取与生活相联系的内容,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注重发挥学科特点,以网络技术优势,通过形、光、声、色等效果,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诱发学生探求新知的良好动机。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景,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创设轻松愉快的情景,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欲望,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趣味中快乐学习,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迫切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样一堂课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到文化知识。
  三、把强烈的自尊心融入到学习之中
  (一)藏区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不但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而且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民族。常以本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同时也渴望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如果他一旦认为受到轻视,则采取一种不妥协的态度。因此,自尊心受到情感的深刻影响,又称为情感意识。
  藏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一,在藏区这辽阔的土地上,养育着这个剽悍、勤劳、勇敢的民族,同时也造就了无数英雄豪杰,成为藏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十分崇拜格萨尔王、松赞干布等杰出的民族英雄,常把格萨尔王传的片断搬上舞台,广为传颂,并以此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同时藏族人民自古就有豪爽正直、坚忍不拔、心地善良等性格气质,藏区学生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受到了这种性格气质的薰陶,并以这些性格气质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谁没有这些气质,就会受到嘲笑和排斥,这是形成学生民族自尊心的历史背景。
  (二)独特悠久的灿烂的藏文化和习俗传统,是形成学生民族自尊心的文化背景。
  他们常为掌握本民族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保持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及独特的生活方式而感到自豪,这是一种极为朴素而可贵的民族自尊心,学生大都喜欢学习藏文、唐卡画、历史,特别是对藏画的绘画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三)生活环境
  藏区学生大都生长在比较偏僻的农牧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受教育环境条件又较差,故学生的思想意识较为封闭。他们带着这种较为封闭的思想意识进入学校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新环境、新文化、新观念、新学习和新的学习方式,向往了解更多的新鲜事物,学习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
  四、把孩子们热情直爽的性格与教学相结合
  性格是一个态度体系及其表现方式,是个性的核心。藏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热情大方、活泼开朗、耿直坦率、重情守信。一旦成为知己,就十分珍惜友谊,同学有困难,解囊相助,一点不吝啬,很记情。同时对不守信用、欺骗他的人,难于容忍,性格特征十分鲜明。当今社会,做人就要诚实守信。他们精力旺盛,好动、活跃、直爽。性格特征与他们长期所处的自然环境,主要是与独有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等有很大的关系,长期在偏僻山区和草原上生活,自古就喜欢唱歌跳舞,喜欢体育活动,喜欢赛马、庆丰收耍坝子等传统的活动。在辽阔的草原上,他们拉起帐篷,跳起锅庄,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这些文化习俗对学生性格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的作用。
  总而言之,当今世界科学知识急剧增长,踏着新世纪的节奏,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作为人类的一项社会活动,当今的教育改革,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藏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道德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现且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上好每一课,使孩子们学到文化知识让学生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 【发布时间】2021/4/5 20:18:29
  • 【点击频次】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