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高中语文新课程与高考改革
——新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几点区别
【摘 要】 语文新课程研究属于应用研究,对课改实验应具有行动指南的意义,但是目前从事语文课程论研究的同志课堂体验还不够,对借自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缺少深入的消化,对西方的课程理念缺少批判的精神,对传统的教育思想也缺少深层的关注,新课程的研究依旧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倾向。所以做出对于高中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给语文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程新标准;高考改革;传统教学;新课程标准;阅读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就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与高考的改革正在一步步的走近我们,走近我们的学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自己做足准备工作的同时有教会同学们去接受新高考和改革后的新课程标准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高中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高考改革的方向。
1、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高中新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的区别
(1)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
传统语文中的阅读方式可能收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范围和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方法就是收到影响,有所局限。比如课堂教学中的老师不注重学生的层面“满堂灌”,老师将课堂的主题地位抢占了,学生就变成了比较主动的地位;课堂教学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减少也会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阅读;还有教学过程中的阅读资源也非常有限,也会影响学生的阅读。
(2)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里提及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的经验。在这里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阅读的能力。脱离出了传统阅读模式中的发散性思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性以及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首先,老师的课堂教育更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其次,教师要丰富学生阅读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阅读教学的主人翁意识。最后,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合作阅读,强调好阅读分工ii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协作,已达到一个最多元的阅读目标。
所以传统阅读和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是有所区别,有所不同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差别,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加得到强化,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也会更加明显。
2、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写作与高中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区别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写作的环节就是我们的作文,考的是学生的一个应试创作的能力,学生的思维就会局限与老师所教授的范围之内。如果阅读范围广一点的同学,那么他们所涉及的范围就会广一些,语言的文字功底就会宽一些,他的语言的辞藻就会华丽一些。相反,如果阅读面较窄的同学,他的写作范围就会局限于他所受到的教师的局限性。所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占据了一个很大的版面,学生应该学会阅读,在新高考的模式下更应该巩固自己的知识点与阅读的模式。
语文新课程高考使高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突出高考的现代性。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今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发达,文明程度高,思想境界宽阔,人类对教育事业的需求也更苛刻。无论是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和教学考评制度,都要有时代特点,吸收当代教育事业最优成果,才能满足现代人的教育需求。为了使高考正好体现了社会对现代人才语文素养的多维向度的要求,与当今时代各种状况相吻合,使高考跟上了现代人,需要对高考进行改革。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语文新课程研究属于应用研究,对课改实验应具有行动指南的意义,但是目前从事语文课程论研究的同志课堂体验还不够,对借自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缺少深入的消化,对西方的课程理念缺少批判的精神,对传统的教育思想也缺少深层的关注,新课程的研究依旧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倾向。
此外,语文新课程与高考的关系,这也是一个关键课题,目前的研究还比较零星,未成气候,这些都是当前语文新课程不能走向纵深的根本原因。由于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所脱节,人们的判断容易出现偏差,行为容易经验化,本已动摇的课改信念则愈益脆弱。我们的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求真务实,不应在名词术语上争论不休,不能从概念到概念,而要在主要的理论问题上,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思考,加以研讨。提倡深入课堂进行观摩,或客串、体验中学教师的角色,与中学教师探讨规律,积累经验。要在把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微观的个案分析和研究,发展理论。要虚心地向叶圣陶、黎锦熙、艾伟、阮真、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这些前辈学习,学习他们走理论和实验相结合之路的精神和方法,科学地研究,科学地实践,以此带动高中语文教育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进而实现新课程理论的“工程化”目标。实践要走向理论,理论更要走向实践。
按照新方案,未来考生高考成绩由三部分组成。由于这三部分无论从考试目标、考试性质,还是在计分和评分要求上,都有很大不同,将不同类型、次别考试的原始分数直接相加一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语文和数学科目是具有选拔性功能的常模参照性测验,而学业水平考试是分别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考试成绩的标准参照性测验。由于其本质上与常模参照性测验要求不是一个体系的,它的得分与常模参照性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得分直接相加,就存在科学性问题。所以在语文的研究和教学上应该熟知新课程标准课改后的内容。让学生成为主体,让教学成为载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方法》,马会平,甘肃省临潭县第一中学。基础教育
[2]《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于刚,江苏省海门中学,基础教育
- 【发布时间】2021/4/5 20:28:38
- 【点击频次】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