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探究

 

【作者】 赵宇杰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王家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要:本文从制定教学目标,重视学法指导,实践操作体验成功,注重巩固强化等方面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意在为同仁提供借鉴和参考,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探究

数学是中小学学校教育必开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的逻辑,严谨非常强,有的学生学习起来深感吃力。为解决学生的这一问题,让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想学,愿学。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下功夫,潜心探究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数学不感到枯燥乏味,兴趣倍增,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改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师的追求目标,当今已引起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何为课堂教学有效性呢?简单的说,就是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教学效果。注重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日夜探寻、反复实践的课题。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广大数学教师永恒的“教育理想”和毕生追寻。数学教师为了理想和追求,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苦苦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新方法,新途径。本文结合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谈几点个人意见,供同仁们借鉴。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有目标才有奋斗方向。课堂教学更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制定教学目标前教师必须真阅读教材,弄懂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所教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把握教学的总体目标和教材阶段性要求,才能有的放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具体生活实际相联系,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社会化,化枯燥泛味的学习为趣味盎然的学习。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从而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定义、定理措辞都非常精炼准确,教师要引导学生一字一句,字字句句进行推敲,分析理解,对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例题和习题也要认真阅读和分析。例如教学《认识图形》时,我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学习基础状况制定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门窗,课桌面,清洁用的水桶口,老师上课用的三角板,说出各是什么图形,从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2.操作实践中认识图形。引导学生利用学具,作图工具,通过画、找、拼认识图形,通过动手,动脑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3.师生共同创设教学情景认识图形。课堂上引导学生做游戏,手拉手变换围成各种图形形状,在愉悦开心的情景中不知不觉的认识各种图形。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加强实施学法指导,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方法,要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生有了这把金钥匙,就能自行打开知识宝库获得知识和技能。教会学生懂得学习,如何学习,获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强实施学法指导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自主学习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强力推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个性。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合作交流,把课堂变成师生,生生相互探究、研讨学习阵地,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身起好组织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猜测、讨论、推理、去发现,去总结,从中获得新知识。比如在学习应用题时,教师不能直接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充分读题,再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所叙述的意思,找出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寻求解题途径。可以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最后老师点评讲解总结。

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体验成功,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亲自参与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自主尽情发挥,尽情表演,教师当好导演和观众。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课前我为学生准备好课堂上用的学具,然后引导学生做富有情趣的操作:

第一、让学生说一说,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后,要求每个学生能够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第二、让学生数一数,然后回答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个有几条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区别?有各几个角?每个角有什么特征?通过数一数,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等基本弄清楚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远比教师“硬灌”效果好得多。第三、让学生量一量,摆一摆。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长和宽,使之明白长方形、正方形长和宽的关系,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所在。最后让学生用小棍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巩固所学知识,使之熟记。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易记,有效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知识反刍巩固强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俗言道: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说对之前学多的知识要进行温习反刍,才会记忆深刻,说明对知识巩固的重要性十分重要。在此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教会学生整理学习笔记

学生都有记学习笔记的习惯,把课堂学习的东西,自主学习的东西记录下来以便复习。但学生记下的笔记有些凌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整理归类形成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复习巩固。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总结

学生对一节课或者一个阶段的学习需要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否则不能在大脑中形成知识体系,成为凌乱的东西,不便知识的巩固提高。自主总结可按以下进行:(1)把知识梳理成条款,形成知识体系,便于记忆。(2)总结记录一些典型知识,重点难点知识,例如典型例题和习题,典型题目的解题方法等,在总结中提高自身解题能力。(3)总结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将好的学习方法,技巧记录下来。学习中的失误之处和原因,知不足才能上进,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进步。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师的教学奋斗目标。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下,潜心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改进,在改进提高。

 


  • 【发布时间】2021/7/7 17:22:27
  • 【点击频次】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