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好的故事》听后感
——如何落实语文要素,发展核心素养
今日又一次听王崧舟老师的课,再一次领略诗意语文,还是那样的行云流水,还是那样的诗意盎然,还是那样的回味无穷!
《好的故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现代文学大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在苦闷、孤独、怅惘中仍然向往美好有趣的生活,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去追求,去憧憬,去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情中有意。
王老师站在系统的角度,用联系的方法,围绕着单元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通过借助资料,来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把握课文核心内容、课文思想的环节,依次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
下面我们看看王老师如何具体实施这一目标。
一、借助资料,增长见识
在教学理解“云锦”时,王老师出示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通过学生观图,师生对读,“云锦”已了然于心,达到文化传承与理解,促进核心语文素养的发展。理解云锦,这也是打开“好的故事”的一把钥匙,文章中出现的大量的意像,这些意像,就像云锦上的图案花纹一样,通过水乡把它们编织在一起。理解云锦,才能更好地理解先生美轮美奂的意像的描写。
二、借助资料,把握意图
鲁迅的文章,对于中学生都是有难度的,如何让六年级的孩子理解文章主旨,如何把握文章写作意图?
《好的故事》这篇课文,看似写梦,其实是写绝望中的希望。孩子在阅历不多的情况下,要触摸文章背后的深层的寓意,是很不容易的。
王老师借助课文后面的资料链接——冯雪峰的《论野草》来引领学生:一个“昏沉的夜”里,作者于工作之余闭眼休息的刹那间,在朦胧中看见一幅很美丽的生活的图画。其中,“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这一幅美丽的生活的图画也绝不是模糊的……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王老师问孩子:这段话最主要的是那句话?这一句最主要的是哪一个词,学生很快知道,最后一句里面的“希望”。观课到此处,我们知道,这一次资料运用是促进思考,发展思维。
三、借助资料,了解背景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是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确实相反的,反讽的,我们就必须带领孩子去了解1925年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这绝望中的希望。王老师出示《论鲁迅一九二五年前后的创作》片段,让孩子们去寻找表现鲁迅心情的词,孩子们找得很准确:孤独、怅惘、苦闷。
那么,处于孤独、怅惘、苦闷中的先生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这就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这是为什么呢?王老师借助资料,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处思考。
四、借助资料,发现暗示
老师引导学生探索:其实鲁迅当时所处的现实环境和社会背景,在文中是有所暗示的。请从文中寻找向你暗示当时现实环境和社会背景的语句。这样的设计,再次促进学生借助资料,进一步把思考引向深层次,也是审美鉴赏与创造。
五、借助资料,促进表达
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段影像资料,优美的画面配上优美的文字,很容易让学生沉浸其中。这段视频最关键的是: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就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鲁迅先生在绝望中没有气馁,没有妥协,而是在绝望中依然坚持。此时,王老师设计了这个对话环节:
学生自己就是鲁迅,来与王老师对话:鲁迅先生,既然你是那样的彷徨孤独怅惘,你为什么还要写那样美丽有趣的梦呢?每个孩子都从不同的角度说到了绝望中的希望。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借助资料,学会表达,了无痕迹渗透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让学生真正触摸到了文字背后的思想。
王老师这一堂课听下来,酣畅淋漓,畅快无比,既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渗透得非常出彩。观课的我沉浸在王老师的诗意语文之中。
- 【发布时间】2021/11/5 17:16:52
- 【点击频次】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