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阅读、思考、写作,诗歌学习的“三重奏”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开展诗歌学习,从带着问题阅读,再到感悟意境,结合实际,进行读后感写作。这样有助于诗歌的学习,提高赏析能力,从而提高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 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初中语文
文字精简但寓意深远的诗歌作品,是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的,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最佳途径。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诗歌作品乐趣,发现学习诗歌作品带来的文学能力的提高,要引导学生探究诗歌中意境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一、探究意境,细品题目
多数学生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往往决定题目仅仅是题目,题目与诗歌内容之间是相互呼应的。题目是整篇诗歌的主旨,诗歌的内容也是围绕着题目展开的,所以在学生学习诗歌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从题目着手,思考其中的代表的意义,带着这样的思考,来阅读作品,品味其中的情感和思想,能够更加有效的学习诗歌,发现探索带来的趣味。
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沁园春”是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雪”才是这首词的标题,并要求学生们对“雪”这个标题展开联想讨论。讨论一下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学生们认为从“雪”字可以知道,这首词是写雪景的。那么是怎样的雪景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诵一下这首词,看看其中是怎样展现怎样的情景?
有的学生发现:“从‘千里冰封’中看到一个一望无垠的冰雪的世界。”有学生提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中联想到在远处的山峦就像是漫天大雪中舞动的大蛇,地势起伏的高原,像是奔腾的大象”还有学生提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由写景引导写人。”学生提出:“‘江山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豪迈,坚定的自信,以及伟大的抱负。到了这里有的学生就发现:“整首词和雪没有多少关系。雪怎么能成为整首词的核心呢?在这里可以引述毛主席写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引出“借景抒情、以词咏志”的概念。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体会到毛主席在写这首诗时的情感。那种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在品味诗歌的题目后,会发现,原来题目就是诗歌的主旨,蕴含了作者情感情、志向,是作者的心中世界的体现。学生在阅读诗词的时候也将题目作为打开诗歌世界的开端,让学习诗歌变得简单易行。
二、发挥想象,强化表达
诗歌中的许多情景,都是文人发挥想象运用文学手法意想的特殊意境。想要学好诗歌,学透诗歌,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空间,顺着诗歌的意境,在脑海里塑造一个诗歌的世界,能够有效地理解作者的情绪,体会诗歌的魅力。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持久的坚持下,学生的想象力、口头表达都能够有较明显提高。
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23课第二篇,岑参的《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要求学生带着题目“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并展开想象,说说自己在脑海中浮现出的场景是如何的,并且在旁边引导:“寒冷的北风吹过把地上霜冻过的枯草都吹断了,塞外边关竟然八月份就下起了大雪,树上堆满了积雪。雪花飞进屋里打湿了帷幕,身上穿着狐裘大衣也感觉不到温暖,被子也也觉得不够厚实。将军手冻得已经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沙漠的冰面上都被冻出了裂纹,天空中阴云密布。主帅大帐中开着酒宴为朋友饯行,旁边有乐师合奏助兴。直到傍晚辕门前大雪都没有停,红旗被冻住,风都无法吹动它。在轮台东门外送别朋友,大雪覆盖的山路上已京看不见人了,只留下一行马蹄的印迹。”如此将诗歌中的场景简单描述一遍,但是学生能联想到的内容会比这些描述呈现的内容更多,能够感受到塞外边关的严寒天气,将士们在艰苦条件中驻守边关。了解到诗人对朋友的依惜和不舍,和因友人返回京城而产生的担忧以及祝愿。
诗歌中作者虽没有很直接的表现自己的情感,但是却将这些情感和思想注入到了对事物描写中。所以在教学中对待这类作品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才能让下面的教学过程顺利的开展,学生也能更好的进行重现诗歌意境的联想。
三、感须有物,实际充实
不能够吃透诗歌的含义,就无法透彻地理解,也就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没有自己的理解,就属于读死书,这是不可取的。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展读后感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自己感受到的世界用笔纪录下来了,将书读活。读后感,顾名思义,读明白了以后,才能有感想,因此要写好读后感,前提是读。
九年级下册第23课第四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结合作者创作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要指导学生用心去读,带着问题,试图理清问题的去读,融入情感地读。没有这样的读,不可能有感。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之中情绪的转变,一开始的悲愤,接着转为激昂,最后是由压抑转为高亢。感受诗人以死明志决心和誓不低头的气节。
接下来必须选好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是诗歌中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感悟最深刻的地方,这个不是凭空产生的。诗歌给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或者说学生从中得到的体会不止一个。当出现此类问题时,必须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从旁给予提示,“什么是你感受最深的、用哪个视角看问题最新颖、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来讨论、什么方面写最容易,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是不可以面面俱到。
有了切入点后,试将自己对诗歌的解析,和自己的感想认知再结合现实生活或自己的某些思考或情感用文字记录写来,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有价值的读后感,才是真实感想。这样的写作练习,是对知识的疏导整理,不但能很好的学习诗歌,还能锻炼文字功底。
对指导学生诗歌赏析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抓不住诗歌整体的情感和具体内容,深入理解诗歌仍存在难度。在诗歌阅读鉴赏时,不能从多角度思考鉴赏诗歌,导致鉴赏时没有结合具体内容,的出得结论过于笼统概括,显得十分空洞。
结语:如此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浅入深下逐步开展,则能稳步提升学生诗歌解析能力,读写能力。体会学习诗歌的乐趣,感受诗歌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新强 . 浅谈初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 [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7(9):51-52.
[2]钟奇高 . 象由物生 境由心生——浅谈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J]. 科教文汇,2012(20):100.
【关键词】 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初中语文
文字精简但寓意深远的诗歌作品,是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的,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最佳途径。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诗歌作品乐趣,发现学习诗歌作品带来的文学能力的提高,要引导学生探究诗歌中意境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一、探究意境,细品题目
多数学生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往往决定题目仅仅是题目,题目与诗歌内容之间是相互呼应的。题目是整篇诗歌的主旨,诗歌的内容也是围绕着题目展开的,所以在学生学习诗歌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从题目着手,思考其中的代表的意义,带着这样的思考,来阅读作品,品味其中的情感和思想,能够更加有效的学习诗歌,发现探索带来的趣味。
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沁园春”是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雪”才是这首词的标题,并要求学生们对“雪”这个标题展开联想讨论。讨论一下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学生们认为从“雪”字可以知道,这首词是写雪景的。那么是怎样的雪景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诵一下这首词,看看其中是怎样展现怎样的情景?
有的学生发现:“从‘千里冰封’中看到一个一望无垠的冰雪的世界。”有学生提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中联想到在远处的山峦就像是漫天大雪中舞动的大蛇,地势起伏的高原,像是奔腾的大象”还有学生提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由写景引导写人。”学生提出:“‘江山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豪迈,坚定的自信,以及伟大的抱负。到了这里有的学生就发现:“整首词和雪没有多少关系。雪怎么能成为整首词的核心呢?在这里可以引述毛主席写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引出“借景抒情、以词咏志”的概念。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体会到毛主席在写这首诗时的情感。那种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在品味诗歌的题目后,会发现,原来题目就是诗歌的主旨,蕴含了作者情感情、志向,是作者的心中世界的体现。学生在阅读诗词的时候也将题目作为打开诗歌世界的开端,让学习诗歌变得简单易行。
二、发挥想象,强化表达
诗歌中的许多情景,都是文人发挥想象运用文学手法意想的特殊意境。想要学好诗歌,学透诗歌,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空间,顺着诗歌的意境,在脑海里塑造一个诗歌的世界,能够有效地理解作者的情绪,体会诗歌的魅力。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持久的坚持下,学生的想象力、口头表达都能够有较明显提高。
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23课第二篇,岑参的《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要求学生带着题目“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并展开想象,说说自己在脑海中浮现出的场景是如何的,并且在旁边引导:“寒冷的北风吹过把地上霜冻过的枯草都吹断了,塞外边关竟然八月份就下起了大雪,树上堆满了积雪。雪花飞进屋里打湿了帷幕,身上穿着狐裘大衣也感觉不到温暖,被子也也觉得不够厚实。将军手冻得已经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沙漠的冰面上都被冻出了裂纹,天空中阴云密布。主帅大帐中开着酒宴为朋友饯行,旁边有乐师合奏助兴。直到傍晚辕门前大雪都没有停,红旗被冻住,风都无法吹动它。在轮台东门外送别朋友,大雪覆盖的山路上已京看不见人了,只留下一行马蹄的印迹。”如此将诗歌中的场景简单描述一遍,但是学生能联想到的内容会比这些描述呈现的内容更多,能够感受到塞外边关的严寒天气,将士们在艰苦条件中驻守边关。了解到诗人对朋友的依惜和不舍,和因友人返回京城而产生的担忧以及祝愿。
诗歌中作者虽没有很直接的表现自己的情感,但是却将这些情感和思想注入到了对事物描写中。所以在教学中对待这类作品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才能让下面的教学过程顺利的开展,学生也能更好的进行重现诗歌意境的联想。
三、感须有物,实际充实
不能够吃透诗歌的含义,就无法透彻地理解,也就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没有自己的理解,就属于读死书,这是不可取的。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展读后感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自己感受到的世界用笔纪录下来了,将书读活。读后感,顾名思义,读明白了以后,才能有感想,因此要写好读后感,前提是读。
九年级下册第23课第四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结合作者创作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要指导学生用心去读,带着问题,试图理清问题的去读,融入情感地读。没有这样的读,不可能有感。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之中情绪的转变,一开始的悲愤,接着转为激昂,最后是由压抑转为高亢。感受诗人以死明志决心和誓不低头的气节。
接下来必须选好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是诗歌中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感悟最深刻的地方,这个不是凭空产生的。诗歌给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或者说学生从中得到的体会不止一个。当出现此类问题时,必须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从旁给予提示,“什么是你感受最深的、用哪个视角看问题最新颖、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来讨论、什么方面写最容易,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是不可以面面俱到。
有了切入点后,试将自己对诗歌的解析,和自己的感想认知再结合现实生活或自己的某些思考或情感用文字记录写来,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有价值的读后感,才是真实感想。这样的写作练习,是对知识的疏导整理,不但能很好的学习诗歌,还能锻炼文字功底。
对指导学生诗歌赏析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抓不住诗歌整体的情感和具体内容,深入理解诗歌仍存在难度。在诗歌阅读鉴赏时,不能从多角度思考鉴赏诗歌,导致鉴赏时没有结合具体内容,的出得结论过于笼统概括,显得十分空洞。
结语:如此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浅入深下逐步开展,则能稳步提升学生诗歌解析能力,读写能力。体会学习诗歌的乐趣,感受诗歌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新强 . 浅谈初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 [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7(9):51-52.
[2]钟奇高 . 象由物生 境由心生——浅谈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J]. 科教文汇,2012(20):100.
- 【发布时间】2022/1/11 22:54:07
- 【点击频次】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