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将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等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文综合运用、实践的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形成,语文教学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的“综合学习”能够加强学生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材简析
自2017年秋季统编版教材使用以来,初中七、八年级语文教材每册均设置了三个“综合学习”部分,初中九年级第一册设置了两个“综合性学习”内容,第二册设置了一个“综合性学习”内容。从数量上看,随着学龄和年级的增加,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中的内容设置越发科学、合理,不同年级的教材内容与初中生身心发展状况联系密切,能够顺应初中生在心理以及生理的成长节拍和发展规律,其具体内容涉及到传统文化、语文生活、综合实践等不同层面。在传统文化层面,学生可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从中汲取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心;语文生活层面,让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和筛选关键信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让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的真谛,在社会生活中感悟语文的魅力。“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实施,既能让学生灵活运用语文学科知识,又能增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切实提升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二、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内容分析
本文仅从七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本册共三个部分,依次是“天下国家”、“孝亲敬老”、“我的语文生活”。
1.《天下国家》内容分析
这一主题安排了“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陶冶心灵:爱国诗朗诵会”“启发心智:爱国名言展览会”三项活动。在第一项“激发心志”活动中,教材安排学生搜集耳熟能详的爱国故事,让学生在爱国故事中理解“天下国家”的内涵,理解关心国家发展、热爱祖国历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等都是家国情怀的表现。在活动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结合课内外学习及课外阅读积累,选择熟悉的历史人物,搜集他们的爱国事迹;其次,从典型人物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进行适当的处理,并在小组中分享他们的感受;然后,在班级举行“数风流人物——伟人名人爱国故事会”。在“陶冶心灵”环节,教材从古往今来人们熟知的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诗人的爱国诗词入手,让学生感受高尚的爱国情怀。在“启发心智”环节,教材附“爱国名言小窗口”,让学生从名人名言中理解“爱国”主题。教材中,设置了分组合作、分类搜集、整理爱国名言等任务,举行阅读、讨论会,办黑板报、手抄报等各种形式进行展示。教材对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步骤做了说明,便于活动开展。
2.《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内容分析
本次活动安排了“征集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分享体会与感受”三个环节,旨在培养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并敬爱老人。第一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可以参考文中的材料“孝亲敬老活动月”计划,积极发表意见,展开讨论交流,形成本组或者本班的活动计划。第二个环节的活动是“分工合作,组织活动”,教材中“孝敬老人”海报为学生制作海报提供了范例,学生可发挥聪明才智,制作各具特色的活动宣传。第三个环节的活动“分享体会与感受”中,学生参与了为期一月的孝亲敬老行动,对“孝亲敬老”有切身体会,通过交流和分享可以形成新的理解和认识;“资料夹”中关于“孝”的名言与“网络漫画”的内容,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为学生写作奠定感情基调。
3.《我的语文生活》内容分析
这次活动安排了三个活动:分别是调查活动“正眼看招牌”、仿写活动“我来写广告词”和实践活动“寻找最美的对联”。在第一个环节“正眼看招牌”中,教材设置了“调查访问”“整理交流”两项活动,“调查访问”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分小组选择街道,记录下所有商店招牌,并留意错别字;活动的内容还包括对招牌进行分类,分析招牌的语言特点,选择创意招牌并进行交流评价等。第二个环节“我来写广告词”,教材设置了搜集记录不同媒体的广告词、并进行语言效果分析。第三个环节活动,分小组查找资料,了解对联知识,收集对联,分类整理,分享交流,选择最美的对联等活动。教材附有“名联欣赏”,丰富了学生知识,增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思路
1.《天下国家》教学设计思路
在对“天下国家”这一模块进行教学设计时,围绕“爱国”主题,可以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增加“学党史、颂党恩”内容,借助“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天下国家”。紧扣时代生活,围绕“爱国”主题,讲故事、诵诗词、名言展示等,让学生领悟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强大动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让学生学习并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学设计思路
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模块的教学设计时,需要运用好“导读部分”以及“资料三”“资料四”内容,借助《诗经》语句、古籍中关于“孝”的论述、孝心漫画等帮助学生理解“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解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重要性。特别在“孝亲敬老月”活动方案环节,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活动方案设计的意义与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活动的真正目的,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唤醒感恩之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孝敬老人的活动,培养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优良品德。当然,活动后,可以把学生活动文章与活动影像资料制作成电子专辑,借以激励学生养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可贵品质。
3.《我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思路
在“我的语文生活”模块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语文在课堂上,也在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社会生活给语文学习提供了资源。这部分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调查访问、收集数据和信息处理能力。“看招牌”需要引导学生提前准备探究的内容,注意沟通和态度;“我来写广告词”要启发学生思考,印象深刻的广告词独特之处是什么;指导学生写广告词,要启发学生思考,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寻找’最美’对联”,要安排查找对联知识,搜集、分类、整理各类对联,并通过评选“最有趣的对联”“最巧妙的对联”等理解对联的丰富含义,领悟传统文化的博大丰厚。
四、“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经过初中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步入青少年,身心正在成长和变化,已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可选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等教学策略。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与思政、历史等多个学科联系紧密,在教学中需要与其他课程的内容紧密联系,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策略提升学生素养。在“天下国家”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从《我和我的祖国》《闪闪的红星》《钱学森》等影片中,让学生从普通百姓、少年英雄、科学家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中感悟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其次,围绕“爱国”,开展故事会,通过理解人物心理、描摹人物动作,让学生把故事讲得生动感人的同时,深刻领会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随后,展示各小组搜集整理的爱国诗词,让学生在激情澎湃的朗诵中,陶冶心灵;最后,通过收集爱国语录进行交流、讨论,激发思想,深化爱国情。当然,办黑板报、手抄报、创作爱国诗、书写爱国文章等,通过系列实践活动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爱国的主题,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来深化交流主旨,进而实现教学的具体目标,提升学生素养。
2.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孔子因材施教是根据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环境而灵活运用,其最大特点是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弱点。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学生个体特点,尊重学生差异,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激励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中,通过对“活动方案”交流讨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同时,针对学生对“孝”的认识与理解,以及不同性格的学生“孝”行,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唤醒心灵,让学生在听成长故事、看成长照片、忆温暖点滴中感受浓浓亲情,并通过布置“爱心作业”,触动学生的感恩之情,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亲人,孝亲敬老。在学生分享“孝亲敬老”的体会和感受中,可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激励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培养学生感恩、孝敬的良好品德。针对不同家庭成长的学生,不同的孝亲敬老方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让学生从关心父母开始,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孝从敬父母、敬爱老人到敬爱所有的长辈。
3.拓展内容,丰富课程资源
快速发展的时代为当今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我的语文生活”模块中,利用“诗词大会”“经典永流传”等高热度、高质量的影视资源导入活动,既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又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语文的魅力。如今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名人故居、名胜风景等已成为移动的教室,研学活动已成为行走的课堂。在研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美景”、发现“美文”,书写“美篇”,将富有浓厚地域文化的对联、诗词融入课程中,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内容;还可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及春夏秋冬四季,搜集经典诗词、故事,设置四季课程、节庆日课程等,丰富语文课程内容,传承传统文化。借助这些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实施统编版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主题、学生不同个性特点采取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策略。同时,让学生走向开放的语文课堂,时时学,处处学,在真实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田佳.语言输入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科技视界,2016,(24):101.
【关键词】 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文综合运用、实践的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形成,语文教学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的“综合学习”能够加强学生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材简析
自2017年秋季统编版教材使用以来,初中七、八年级语文教材每册均设置了三个“综合学习”部分,初中九年级第一册设置了两个“综合性学习”内容,第二册设置了一个“综合性学习”内容。从数量上看,随着学龄和年级的增加,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中的内容设置越发科学、合理,不同年级的教材内容与初中生身心发展状况联系密切,能够顺应初中生在心理以及生理的成长节拍和发展规律,其具体内容涉及到传统文化、语文生活、综合实践等不同层面。在传统文化层面,学生可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从中汲取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心;语文生活层面,让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和筛选关键信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让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的真谛,在社会生活中感悟语文的魅力。“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实施,既能让学生灵活运用语文学科知识,又能增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切实提升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二、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内容分析
本文仅从七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本册共三个部分,依次是“天下国家”、“孝亲敬老”、“我的语文生活”。
1.《天下国家》内容分析
这一主题安排了“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陶冶心灵:爱国诗朗诵会”“启发心智:爱国名言展览会”三项活动。在第一项“激发心志”活动中,教材安排学生搜集耳熟能详的爱国故事,让学生在爱国故事中理解“天下国家”的内涵,理解关心国家发展、热爱祖国历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等都是家国情怀的表现。在活动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结合课内外学习及课外阅读积累,选择熟悉的历史人物,搜集他们的爱国事迹;其次,从典型人物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进行适当的处理,并在小组中分享他们的感受;然后,在班级举行“数风流人物——伟人名人爱国故事会”。在“陶冶心灵”环节,教材从古往今来人们熟知的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诗人的爱国诗词入手,让学生感受高尚的爱国情怀。在“启发心智”环节,教材附“爱国名言小窗口”,让学生从名人名言中理解“爱国”主题。教材中,设置了分组合作、分类搜集、整理爱国名言等任务,举行阅读、讨论会,办黑板报、手抄报等各种形式进行展示。教材对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步骤做了说明,便于活动开展。
2.《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内容分析
本次活动安排了“征集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分享体会与感受”三个环节,旨在培养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并敬爱老人。第一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可以参考文中的材料“孝亲敬老活动月”计划,积极发表意见,展开讨论交流,形成本组或者本班的活动计划。第二个环节的活动是“分工合作,组织活动”,教材中“孝敬老人”海报为学生制作海报提供了范例,学生可发挥聪明才智,制作各具特色的活动宣传。第三个环节的活动“分享体会与感受”中,学生参与了为期一月的孝亲敬老行动,对“孝亲敬老”有切身体会,通过交流和分享可以形成新的理解和认识;“资料夹”中关于“孝”的名言与“网络漫画”的内容,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为学生写作奠定感情基调。
3.《我的语文生活》内容分析
这次活动安排了三个活动:分别是调查活动“正眼看招牌”、仿写活动“我来写广告词”和实践活动“寻找最美的对联”。在第一个环节“正眼看招牌”中,教材设置了“调查访问”“整理交流”两项活动,“调查访问”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分小组选择街道,记录下所有商店招牌,并留意错别字;活动的内容还包括对招牌进行分类,分析招牌的语言特点,选择创意招牌并进行交流评价等。第二个环节“我来写广告词”,教材设置了搜集记录不同媒体的广告词、并进行语言效果分析。第三个环节活动,分小组查找资料,了解对联知识,收集对联,分类整理,分享交流,选择最美的对联等活动。教材附有“名联欣赏”,丰富了学生知识,增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思路
1.《天下国家》教学设计思路
在对“天下国家”这一模块进行教学设计时,围绕“爱国”主题,可以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增加“学党史、颂党恩”内容,借助“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天下国家”。紧扣时代生活,围绕“爱国”主题,讲故事、诵诗词、名言展示等,让学生领悟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强大动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让学生学习并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学设计思路
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模块的教学设计时,需要运用好“导读部分”以及“资料三”“资料四”内容,借助《诗经》语句、古籍中关于“孝”的论述、孝心漫画等帮助学生理解“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解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重要性。特别在“孝亲敬老月”活动方案环节,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活动方案设计的意义与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活动的真正目的,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唤醒感恩之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孝敬老人的活动,培养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优良品德。当然,活动后,可以把学生活动文章与活动影像资料制作成电子专辑,借以激励学生养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可贵品质。
3.《我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思路
在“我的语文生活”模块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语文在课堂上,也在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社会生活给语文学习提供了资源。这部分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调查访问、收集数据和信息处理能力。“看招牌”需要引导学生提前准备探究的内容,注意沟通和态度;“我来写广告词”要启发学生思考,印象深刻的广告词独特之处是什么;指导学生写广告词,要启发学生思考,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寻找’最美’对联”,要安排查找对联知识,搜集、分类、整理各类对联,并通过评选“最有趣的对联”“最巧妙的对联”等理解对联的丰富含义,领悟传统文化的博大丰厚。
四、“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经过初中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步入青少年,身心正在成长和变化,已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可选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等教学策略。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与思政、历史等多个学科联系紧密,在教学中需要与其他课程的内容紧密联系,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策略提升学生素养。在“天下国家”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从《我和我的祖国》《闪闪的红星》《钱学森》等影片中,让学生从普通百姓、少年英雄、科学家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中感悟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其次,围绕“爱国”,开展故事会,通过理解人物心理、描摹人物动作,让学生把故事讲得生动感人的同时,深刻领会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随后,展示各小组搜集整理的爱国诗词,让学生在激情澎湃的朗诵中,陶冶心灵;最后,通过收集爱国语录进行交流、讨论,激发思想,深化爱国情。当然,办黑板报、手抄报、创作爱国诗、书写爱国文章等,通过系列实践活动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爱国的主题,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来深化交流主旨,进而实现教学的具体目标,提升学生素养。
2.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孔子因材施教是根据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环境而灵活运用,其最大特点是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弱点。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学生个体特点,尊重学生差异,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激励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中,通过对“活动方案”交流讨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同时,针对学生对“孝”的认识与理解,以及不同性格的学生“孝”行,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唤醒心灵,让学生在听成长故事、看成长照片、忆温暖点滴中感受浓浓亲情,并通过布置“爱心作业”,触动学生的感恩之情,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亲人,孝亲敬老。在学生分享“孝亲敬老”的体会和感受中,可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激励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培养学生感恩、孝敬的良好品德。针对不同家庭成长的学生,不同的孝亲敬老方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让学生从关心父母开始,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孝从敬父母、敬爱老人到敬爱所有的长辈。
3.拓展内容,丰富课程资源
快速发展的时代为当今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我的语文生活”模块中,利用“诗词大会”“经典永流传”等高热度、高质量的影视资源导入活动,既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又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语文的魅力。如今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名人故居、名胜风景等已成为移动的教室,研学活动已成为行走的课堂。在研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美景”、发现“美文”,书写“美篇”,将富有浓厚地域文化的对联、诗词融入课程中,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内容;还可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及春夏秋冬四季,搜集经典诗词、故事,设置四季课程、节庆日课程等,丰富语文课程内容,传承传统文化。借助这些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实施统编版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主题、学生不同个性特点采取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策略。同时,让学生走向开放的语文课堂,时时学,处处学,在真实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田佳.语言输入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科技视界,2016,(24):101.
- 【发布时间】2022/1/17 12:01:09
- 【点击频次】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