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分析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中日趋注重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效果。本文将针对当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提升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对策,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能力培养;审题能力;合作学习
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社会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大,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及标准,而小学阶段教育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是主要任务。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应作为教学工作重点。
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日趋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尤为关键,从中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分析的习惯,树立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意识,对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有着关键作用。而小学阶段是对基础知识夯实的最佳時期,为此,相关教育部门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将相关教育对策落实到位。
(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缺乏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意识,普遍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整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被动听讲,课堂互动性不强,难以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久而久之,课堂学习氛围沉闷、枯燥,学生容易丧失数学学习兴趣,更难以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家长对这方面也缺乏关注,只看重成绩,忽视了学习过程的关注;并且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难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缺乏数学问题探索积极性,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总体不高。所有这些因素均严重阻碍到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伴随学生终身,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学习成果的获得。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中,在学生做题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要内心、仔细的阅读题目,还要善于从中找出重点信息,具备一定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单独以一道题举例,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学会举一反三。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引导学生用符号、图形等表示,学会对题目分解,从而直观了解题目中各种信息。此外,注重对学生检验习惯的培养,可以增加解题的准确率,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中出现的偏差或者失误,从而在今后解决同样问题时能够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学会反思与总结。
(二)重视培养数学审题能力
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是要对题目有准确理解,这就需要仔细审题,具备一定审题能力。因为只要做到快速、有效的审题,才能获取更为全面的题目信息,理清各种条件间的关系,进而从正确角度解决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避免因题目中多个数字集中而理解错误。例如,题目“大猴子带着小猴子去摘桃,大猴子摘到28个桃,比小猴子多摘到6个,问:小猴子摘了几个桃?”有学生会将答案写成28+6=34(个)。因为没有仔细审题,出现思维定式,看到“多”就用加法。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数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由此,很多数学题目以图文结合方式呈现,更增加了学生从中找寻有效信息的难度。并且因为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题目的字数也在增多。例如,“小红与爸爸妈妈乘坐高铁从北京出发去广州的奶奶家,每张车票是280元,回来乘坐同样票价的高铁,问:此次出行高铁票一共花了多少钱?”题目中有很多无用信息,可让学生快速扫过这些信息,将主要时间用在阅读与数字有关的信息中,让学生将与解题不相关的文字用红色笔圈出来,有关的用蓝色笔圈出,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各个信息间的关联。同时,学会用图示题,可以将题目文字、符号等转化为图形,更为清晰的分辨信息。
此外,要加强数学语言阅读能力。数学语言除了文字语言外,还有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例如,在学习方程式中,学生对“2(x+3)”与“2x+3”难以区分,此时可将x换成具体的数字语言,分别计算结果,并注重区分两者间关联。然后再将x换回来,对学生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启发,即“2(x+3)”为“2x+6”,然后进行比较,在反复练习中将代数思维渗入到学生脑海中。
总之,通过培养学生审题能力,除了关注文字审读能力外,还要强化数学语言阅读能力的培养,题目有所明确以后,再用所学算法合理解答,启发数学思维,真正将解决问题的速度、准确率提高。
(三)巧设问题,创新课堂教学思路
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是“问题”,不同问题的解决可培养不同的思维,没有问题,思考将无从谈起[3]。为此,需要注重“问题”的设置。首先,可以将问题情境创设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与思考。例如,“小光买了5盒饼干与5千克香蕉总共花了40.5元,饼干每盒3.5元,香蕉每千克多少钱?”具体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自主理解题目,然后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分布推理,将思维模型建立起来,最后通过解决验证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寻找问题中的条件,引发问题的思考。解决思路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数量关系式是怎么样的→这两个条件在题目中有关联吗→列出算式解答。饼干数量(5)×饼干单价(3.5)=饼干总数(17.5);两种物品总价(40.5)-饼干总价(17.5)=香蕉总价(23);香蕉总价(23)÷香蕉质量(5)=每千克香蕉的价格(4.6)。
以上问题链接的设置,能够将题目中主要数量关系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为清晰的解答题目。学生在对数量关系的问题链分析过程中,能够真正通过已知条件将最终“问题答案”推理出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以训练。
(四)主动引导探究,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为转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将学生作为课程主体,而不是教师,教师在课堂发挥引导问题探究的作用。例如,某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带领学生解决“租船”问题,教师先在课件中展示问题,即“1名老师带领29名学生去海边游玩,大船租金是40元,小船租金是25元,他们怎么租船花费最少?”然后教师让同学们前后桌为一个学习小组,共同对问题进行探讨,结合课件将与“租船”有关的数学信息找出。很多学生都发现了课件中与解题有关的数学信息,比如,“每条小船可乘坐人数为5人,大船可乘坐人数为10人”,小组间通过列举法对实际情况分析,并对比分析。最后调整两种方案,将成本最低的租船方案得出。最后,小组整理好思路,进行互动沟通,相互间取长补短,将统一思路形成。
讨论1:通过算式30÷5=6(条),25×6=150(元),得出租小船总共要花150元;
讨论2:通过算式30÷10=3(条),40×3=120(元),得出租大船总共要花120元;
讨论3:对大船与小船合租。(1)租2条大船与2条小船,需要花费40×2+25×2=130(元);(2)租1條大船和4条小船,需要花费40×1+25×4=140(元)
通过以上讨论,最终发现租船最省钱的方案是“租4条大船和1条小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要让学生学会为什么要这样解决。传统的教学模式会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缺乏深入探究,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可帮助培养更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
(五)倡导合作学习,增加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学生有着非常高求知欲。可以多为学生创造自主思考的空间,帮助培养不同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方式,不仅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时间,还能与周围同学更好沟通与协作,相互弥补思路上的欠缺,增强学习参与度,提升积极性。可以将问题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让学生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去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圆柱的认识与表面积》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将这样一道例题给出,“一顶帽子,它的高为25cm,帽顶的直径为18cm,制作这样一顶帽子需要花费多少面料?”可以分成不同学习小组对这一问题探讨,就“只需要求出圆柱表面积还是需要再算一算底面面积”等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每组派一个代表讲解解题的思路,然后依据学生回答做适当补充。通过这种相互间合作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有不同思路,可以相互借鉴、补充,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把握好解决问题的方向,减少失误的几率。
同时,多开展一些课堂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可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创设出一定的问题解决情境。教师可以选一些学生爱参与的活动,并与教材教学内容相联系,使学生学会结合实际解决问题。例如,在《圆锥的认识》一课中,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认知圆锥,教师可以带来一些形状各异的圣诞帽、斗篷、指挥棒等工具,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角色扮演,每组由一名学生头戴圣诞帽、身披斗篷扮演“魔法师”,其他同学扮演观看表演的人,“魔法师”手中的指挥棒随意一挥,帽子就会变成其他形状,有圆形的、圆锥形的、方形的等等,观看的同学要从中找出“魔法师”总共变出了多少顶圆锥形圣诞帽。在每组表演均结束后,可以让学生随意观察、触摸这些圣诞帽,并说出圆锥的特点,即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一个圆的面,进而将本节课教学任务完成。最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圆锥形状的物品,真正将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六)打破思维定式,习惯方程思维
小学生经过多年系统化算术练习,算术思维已经接近固化。而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仅依靠算术是做不到的,因为算术更倾向于逆向思维,如果问题难度增加,考虑不全面,就容易出现思路上的偏差[4]。为此,需要将方程思维建立起来,以将算术思维定势打破。比如,“一段公路计划30天建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建25m,提前5天将任务完成,原计划每天需要修多少米?”如果按照算术思维解题,学生很难快速理解题目,但用方程方法,则可以设每天修路为xm,依据路程相等,则可以列出“30x=(x+25)×(30-5)”,整理得到“5x=25×(30-5)”,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到5天修路长度与实际25天比原来25天多修的公路长度相等。比起算术方法,这种方式解决问题更有说服力,也更为直观、简单。
结束语
总之,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仍不够注重,缺乏一定方法及策略。为此,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整体教学计划,对教学方法灵活设计、应用,真正将理论与问题结合,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帮助其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义菊,刘国翠.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60-161.
[2]胡虎林,马雅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33):39.
[3]梁佳正.创新教学,引导探索——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J].才智,2019(28):150.
[4]区杏湘.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培养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6):144-145.
【关键词】 小学数学;能力培养;审题能力;合作学习
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社会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大,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及标准,而小学阶段教育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是主要任务。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应作为教学工作重点。
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日趋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尤为关键,从中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分析的习惯,树立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意识,对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有着关键作用。而小学阶段是对基础知识夯实的最佳時期,为此,相关教育部门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将相关教育对策落实到位。
(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缺乏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意识,普遍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整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被动听讲,课堂互动性不强,难以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久而久之,课堂学习氛围沉闷、枯燥,学生容易丧失数学学习兴趣,更难以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家长对这方面也缺乏关注,只看重成绩,忽视了学习过程的关注;并且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难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缺乏数学问题探索积极性,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总体不高。所有这些因素均严重阻碍到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伴随学生终身,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学习成果的获得。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中,在学生做题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要内心、仔细的阅读题目,还要善于从中找出重点信息,具备一定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单独以一道题举例,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学会举一反三。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引导学生用符号、图形等表示,学会对题目分解,从而直观了解题目中各种信息。此外,注重对学生检验习惯的培养,可以增加解题的准确率,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中出现的偏差或者失误,从而在今后解决同样问题时能够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学会反思与总结。
(二)重视培养数学审题能力
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是要对题目有准确理解,这就需要仔细审题,具备一定审题能力。因为只要做到快速、有效的审题,才能获取更为全面的题目信息,理清各种条件间的关系,进而从正确角度解决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避免因题目中多个数字集中而理解错误。例如,题目“大猴子带着小猴子去摘桃,大猴子摘到28个桃,比小猴子多摘到6个,问:小猴子摘了几个桃?”有学生会将答案写成28+6=34(个)。因为没有仔细审题,出现思维定式,看到“多”就用加法。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数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由此,很多数学题目以图文结合方式呈现,更增加了学生从中找寻有效信息的难度。并且因为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题目的字数也在增多。例如,“小红与爸爸妈妈乘坐高铁从北京出发去广州的奶奶家,每张车票是280元,回来乘坐同样票价的高铁,问:此次出行高铁票一共花了多少钱?”题目中有很多无用信息,可让学生快速扫过这些信息,将主要时间用在阅读与数字有关的信息中,让学生将与解题不相关的文字用红色笔圈出来,有关的用蓝色笔圈出,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各个信息间的关联。同时,学会用图示题,可以将题目文字、符号等转化为图形,更为清晰的分辨信息。
此外,要加强数学语言阅读能力。数学语言除了文字语言外,还有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例如,在学习方程式中,学生对“2(x+3)”与“2x+3”难以区分,此时可将x换成具体的数字语言,分别计算结果,并注重区分两者间关联。然后再将x换回来,对学生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启发,即“2(x+3)”为“2x+6”,然后进行比较,在反复练习中将代数思维渗入到学生脑海中。
总之,通过培养学生审题能力,除了关注文字审读能力外,还要强化数学语言阅读能力的培养,题目有所明确以后,再用所学算法合理解答,启发数学思维,真正将解决问题的速度、准确率提高。
(三)巧设问题,创新课堂教学思路
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是“问题”,不同问题的解决可培养不同的思维,没有问题,思考将无从谈起[3]。为此,需要注重“问题”的设置。首先,可以将问题情境创设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与思考。例如,“小光买了5盒饼干与5千克香蕉总共花了40.5元,饼干每盒3.5元,香蕉每千克多少钱?”具体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自主理解题目,然后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分布推理,将思维模型建立起来,最后通过解决验证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寻找问题中的条件,引发问题的思考。解决思路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数量关系式是怎么样的→这两个条件在题目中有关联吗→列出算式解答。饼干数量(5)×饼干单价(3.5)=饼干总数(17.5);两种物品总价(40.5)-饼干总价(17.5)=香蕉总价(23);香蕉总价(23)÷香蕉质量(5)=每千克香蕉的价格(4.6)。
以上问题链接的设置,能够将题目中主要数量关系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为清晰的解答题目。学生在对数量关系的问题链分析过程中,能够真正通过已知条件将最终“问题答案”推理出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以训练。
(四)主动引导探究,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为转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将学生作为课程主体,而不是教师,教师在课堂发挥引导问题探究的作用。例如,某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带领学生解决“租船”问题,教师先在课件中展示问题,即“1名老师带领29名学生去海边游玩,大船租金是40元,小船租金是25元,他们怎么租船花费最少?”然后教师让同学们前后桌为一个学习小组,共同对问题进行探讨,结合课件将与“租船”有关的数学信息找出。很多学生都发现了课件中与解题有关的数学信息,比如,“每条小船可乘坐人数为5人,大船可乘坐人数为10人”,小组间通过列举法对实际情况分析,并对比分析。最后调整两种方案,将成本最低的租船方案得出。最后,小组整理好思路,进行互动沟通,相互间取长补短,将统一思路形成。
讨论1:通过算式30÷5=6(条),25×6=150(元),得出租小船总共要花150元;
讨论2:通过算式30÷10=3(条),40×3=120(元),得出租大船总共要花120元;
讨论3:对大船与小船合租。(1)租2条大船与2条小船,需要花费40×2+25×2=130(元);(2)租1條大船和4条小船,需要花费40×1+25×4=140(元)
通过以上讨论,最终发现租船最省钱的方案是“租4条大船和1条小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要让学生学会为什么要这样解决。传统的教学模式会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缺乏深入探究,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可帮助培养更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
(五)倡导合作学习,增加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学生有着非常高求知欲。可以多为学生创造自主思考的空间,帮助培养不同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方式,不仅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时间,还能与周围同学更好沟通与协作,相互弥补思路上的欠缺,增强学习参与度,提升积极性。可以将问题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让学生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去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圆柱的认识与表面积》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将这样一道例题给出,“一顶帽子,它的高为25cm,帽顶的直径为18cm,制作这样一顶帽子需要花费多少面料?”可以分成不同学习小组对这一问题探讨,就“只需要求出圆柱表面积还是需要再算一算底面面积”等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每组派一个代表讲解解题的思路,然后依据学生回答做适当补充。通过这种相互间合作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有不同思路,可以相互借鉴、补充,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把握好解决问题的方向,减少失误的几率。
同时,多开展一些课堂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可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创设出一定的问题解决情境。教师可以选一些学生爱参与的活动,并与教材教学内容相联系,使学生学会结合实际解决问题。例如,在《圆锥的认识》一课中,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认知圆锥,教师可以带来一些形状各异的圣诞帽、斗篷、指挥棒等工具,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角色扮演,每组由一名学生头戴圣诞帽、身披斗篷扮演“魔法师”,其他同学扮演观看表演的人,“魔法师”手中的指挥棒随意一挥,帽子就会变成其他形状,有圆形的、圆锥形的、方形的等等,观看的同学要从中找出“魔法师”总共变出了多少顶圆锥形圣诞帽。在每组表演均结束后,可以让学生随意观察、触摸这些圣诞帽,并说出圆锥的特点,即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一个圆的面,进而将本节课教学任务完成。最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圆锥形状的物品,真正将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六)打破思维定式,习惯方程思维
小学生经过多年系统化算术练习,算术思维已经接近固化。而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仅依靠算术是做不到的,因为算术更倾向于逆向思维,如果问题难度增加,考虑不全面,就容易出现思路上的偏差[4]。为此,需要将方程思维建立起来,以将算术思维定势打破。比如,“一段公路计划30天建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建25m,提前5天将任务完成,原计划每天需要修多少米?”如果按照算术思维解题,学生很难快速理解题目,但用方程方法,则可以设每天修路为xm,依据路程相等,则可以列出“30x=(x+25)×(30-5)”,整理得到“5x=25×(30-5)”,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到5天修路长度与实际25天比原来25天多修的公路长度相等。比起算术方法,这种方式解决问题更有说服力,也更为直观、简单。
结束语
总之,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仍不够注重,缺乏一定方法及策略。为此,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整体教学计划,对教学方法灵活设计、应用,真正将理论与问题结合,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帮助其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义菊,刘国翠.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60-161.
[2]胡虎林,马雅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33):39.
[3]梁佳正.创新教学,引导探索——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J].才智,2019(28):150.
[4]区杏湘.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培养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6):144-145.
- 【发布时间】2022/1/17 12:05:00
- 【点击频次】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