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作者】 朋毛才仁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第二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够重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思想认识;良好习惯

  初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好坏体现了一个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力的高低。同时,计算能力也能体现出学生求真、严谨的精神风貌。计算能力表现为计算时的准确性与快速性。当前,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容乐观,由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良,教学的高效性得不到落实。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略地分析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刚刚便提到了,在数学运算过程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教师需要寻找一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算习惯的方法,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监督,以此来使得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得到养成。
  第一点,便是需要习惯性地认真运算,而想要培养这种习惯,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需要训练学生。例如,以“已知直角△ABC的两边为3厘米和4厘米,请求出第三边的长度。”在计算这个题目的时候,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仔细分析这个题目,通过分析这个题目可以发现,在这个题目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个第三边是否是直角边,所以在分析这个题目的时候,就需要学生仔细、谨慎,通过这样认真的运算,来使得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点,便是需要让学生养成认真演算、善于打草稿的习惯。在实际运算过程中,很多的学生都不习惯打草稿。平时老师如果布置运算任务,大多数的学生都喜欢口算,或者是随意在一些地方写上一两个式子,就当作是打了草稿,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在数学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规范学生的打草稿步骤,比如说准备专门打草稿的纸张,并且在演算的时候,要注意书写工整,并且不能够跳跃步骤。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可以方便前后对照。在长久坚持这样的方式之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便会得到养成。
  第三点,需要让学生养成及时检查的习惯。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喜欢做完题之后便接着做下一题,不喜欢去检查,这是一种不好的做题习惯。就比如说这个题目,“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在某一时刻,飞机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000多米处,在经过20秒后,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那么请求出飞机每时飞行多少千米?”在计算这个题目的时候,里面肯定会用到勾股定理的变式,即BC2=AB2-AC2,如果在做完之后不检查的话,在利用勾股定理变式的时候就会出现错误,所以在运算完一道数学题之后,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检查一下,在计算的时候有没有抄错数字符号;接着就需要看看在运算的时候,式子之中的括号和数字有没有出现超漏;其次,便是需要检查运算的方式是不是合理;最后,则需要查看一下演算过程。在通过这样的逐一检查之后,学生的运算能力便会得到提高。
  二、注重运算方法指导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确保运算途径的简便与合理,既要能够提升准确度,也要确保实际的计算速度,由此就需要强化以下方面的训练。学生平时作业时,我会有针對性地适度增加能够展开简便运算的题型。实际上,早在小学阶段就特别注重简便运算,但是很多学生虽然参与了学习却难以灵活运用,不能准确把握题目的特点,不能灵活运用运算规律或者运算公式。虽然题目答对了,但是,针对题目的观察分析有所欠缺,往往是提笔就算,没有恰当的解题方法,没有使用简便运算,必然会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例如,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学中,也可以结合乘法分配律的逆用习题。实际计算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使学生在动笔之前认真分析题目的结构特点,准确把握每一个符号的运用,基于逆用乘法分配律而展开计算,既简单又快捷。同时,在教学公式以及法则的过程中,教师会特别关注学生对公式、法则的实际掌握程度,学习时使学生亲历公式、法则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深化对其本质内涵的理解和感悟,以有效避免出现知识的负向迁移。除此之外,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还要求学生熟记初中阶段有可能涉及的特殊数字。比如,在九年级学习了“数的开方”之后,学生们必须熟记1—25的平方、1—10的立方;同时还要能够熟记勾股定理并掌握常见的勾股数等等。实际运算的过程中,教师还应着重关注方法和技巧方面的点拨,帮助学生归纳换元法、配方法以及整体代入法等等,可以增设部分计算习题,组织学生展开对比练习,基于一题多解的方式鼓励他们创新训练,使他们可以通过训练领悟到方法选择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初中生数学运算的指导,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三、收集错题类型,督促学生对错题及时反思,巩固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纠错有很大的进步。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大部分学生都能及时纠错,及时反思。通过教师的集体辅导,个别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互相帮助,许多出错的题目已得到巩固。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建立的纠错本也不同,鼓励学生经常交流纠错本,从别的同学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可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互相提醒、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另外,鼓励学生除了记录规定作业和测试卷上的错误,还应做个有心人,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为今后的学习反思、整体提升积累第一手资料。纠错本的建立,贵在坚持,教师要不断的督促,培养学生纠错的习惯。
  四、引入竞争机制,实现自我超越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竞争早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学校也不例外。其实学生也喜欢竞争,他们常常会为自己在竞争中取胜而自豪,同时也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而奋力拼搏,竞争激励上进。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组织抢答竞赛,如“数与式”的运算,“一元二次方程、根式方程、不等式方程的解法”等内容都可以组织竞赛。不仅能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效果,而且能训练学生准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很大,有些个体间根本不能进行互相竞争,此时不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竞争。自我竞争顾名思义,就是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竞争,进行自我挑战,实现超越自我。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错误渐渐减少,成绩不断进步时,就会产生成功的体验,有一种成就感。此时,教师加以鼓励和指导,他们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自我竞争中,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教学任务,而中学数学学习阶段又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它的成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数学教师的注意。因此在工作中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 【发布时间】2021/4/5 18:40:54
  • 【点击频次】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