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双剑合一”策略

 

【作者】 何高欣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百合乡栋英村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重在培养学生的运用语文这个“交际工具”的能力;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侧重于通过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加以熏陶感染。工具性和人文性孰重孰轻的问题,语文学界争论了几十年,闹得纷纷扰扰。新课程标准一锤定音,确定两者一样重要,两者没有孰重孰轻的问题,更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统一,好比是两把锋利的剑合为一把,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威力。自此之后,争论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探讨如何完成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向构建,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人文性和工具性完美结合。
  概念不明难以探讨,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定义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
  首先说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言文字是交际工具,人们用它表达情感、思想和愿望,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就等于熟练掌握了一件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凡是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就等于触及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汉语是我们的国语、母语,但是众所周知,我们国民运用汉语的能力实在无法使人满意,折射出我们语文教学的低效无能,也就是对语文工具性的重视严重不足。
  其次说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这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中指出的。由此可见,人文性指的是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比如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孝敬父母、知恩图报、尊老爱幼等等,凡是涉及思想情感的都属于人文性的范畴。强调人文性,目的是利用教材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等。文以载道,没有体现思想情感的文章都不是好文章。由此推论,不渗透人文教育的语文教学不是好的教学,不对学生施加人文教育的语文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
  明确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定义,我们就知道,所谓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人文性,也要重视工具性,二者没有大小、主次、轻重、缓急之分,不能偏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不能割裂开来;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是水乳交融的,不是生拉硬扯。如果只重视工具性而忽略人文性,语文课就变成纯粹的习字课、语法课;如果只重视人文性而忽略工具性,语文课就变成思想品德课,语文教师化身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语文课之所以是语文课,它必须既重视人文性又要重视工具性。明白了这些道理的语文教师,教学上自然就会追求“文道统一”的教学境界,顺利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理论过于抽象空洞,如果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分析,人文性、工具性就显得直观形象。我曾经有幸观摩了一堂发达地区教师到我们边远山区“送教下乡”的课例,教师姓甚名谁早已忘记,但是这位教师处理教材的方法却深深印在脑海中,估计一辈子也忘不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有一篇文章,标题是《月亮的心愿》,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而放弃郊游的故事,赞扬了子女孝敬父母、照顾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课文有着童心一般清澈的童趣,非常富有人情味,把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主题思想蕴含在精彩生动的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短文。
  “送教下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个侧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另一个侧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第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第二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关心父母、体贴长辈之情,如果将来遇到父母生病或者有困难,懂得关心照顾父母,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在课堂教学组织上,这位教师主要设计了两个环节,分别侧重工具性和人文性。
  第一个环节是“初读文章,解决生字”。教师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读读拼音或是和旁边的同学一起讨论;先让学生给每个自然段标明序号,然后指定学生分段朗读,最后给学生自己或是依靠同学纠正错误的读音。
  第二个环节是“再读课文,领会感悟”。 教师循序渐进,抛出一个个问题给学生探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主旨。一是安排学生同桌合作,读读课文之后讨论月亮的心愿是什么;二是布置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议一议“月亮刚开始……又想让明天下雨”这句话;三是指定学生诵读第1、2自然段,询问学生读过之后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细读之后学生知道小女孩珍珍为郊游做了充分准备,本来月亮也是希望孩子们明天能高高兴兴地去野外郊游;四是出示图片一,询问学生从图上能看出什么,说一说月亮为什么笑了;五是出示图片二,提醒学生看看月亮的表情与第一幅图片有什么不一样,以及月亮愁什么;六是布置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3-7自然段,学生读完之后教师问学生珍珍想不想去旅游、珍珍的心愿是什么,还让每个学生用一句自己的话夸一夸珍珍;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课文内容、主旨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这样的教学设计,如果仅仅粗略地看,就会发现两个教学目标当中,第一个侧重语工具性,第二个侧重人文性;两个主要教学环节当中,第一个侧重工具性,第二个侧重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得到了关注和重视,没有哪一个被忽略,可以说教学目的已经达到。
  可是深入地分析这位教师的执教过程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堂课没有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截然分开,而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执教的老师非常重视给学生朗读课文,朗读贯穿了整堂课。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既获得了语感,积累了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又体验到了天真快乐的童趣,以及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情感。朗读的过程,既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课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全融合在一起,无法剥离分开。
  如果能够更深入地分析研究,我们就会发现这位教师教学设计的用心之良苦和人文关怀之深沉浓厚。这位教师深得参与式教学的精髓,教学过程始终遵循“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学习生字的时候,教师没有越俎代庖帮学生找出正确读音,而是给学生自己查找拼音,或是和同学探讨。学生分段朗读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看看哪个字词读错了,发现错了就自己纠正,或者是给学生帮助学生,教师从不亮出标准答案。为了学生能领悟、理解课文,教师并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一股脑儿把答案和盘托出,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用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读课文,最后学生自己把答案一个个找出来。教师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给每个学生用一句自己的话夸一夸珍珍就是典型的例子。“自己的话”就是用我的话表述我的内心,个性极强,绝不雷同。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这样的训练,将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不差。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这位教师是在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面对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教师不急不躁,循循善诱。他教会学生如何解决生字,如何朗读,如何逐步深入地分析课文,如何在课文中找出依据或答案,如何与同学交流合作,如何倾听和表达自己的看法等等。他把学习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他心甘情愿地“退居二线”,仅仅担任一个引导者,学生主体性得以展露无遗。
  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学到了足以影响其一生的学习方法,也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交融就这么和谐自然,毫无造作之感,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 【发布时间】2021/4/5 19:05:00
  • 【点击频次】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