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让流行歌曲更好地走进音乐课堂

 

【作者】 刘嘉韵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西坪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一直以来,音乐课堂对流行歌曲持抵制态度,认为它与高雅艺术是背道而驰的。我们的教学任务是传播高雅艺术,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流行歌曲是“撵不走”的。事实上,在流行音乐能否进课堂的问题上,教育部已经做了明确的决定:可以进课堂。新的音乐和艺术课程标准都体现了这一点,刚出版的实验教材也体现了这一点。当然,流行音乐良莠不齐,应选择那些健康的作品进入课堂。它们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有利于调动学生音乐欣赏的积极性。而且,它们本身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当前社会文化的一些重要侧面。
  【关键词】 理智看待;合理利用

   为什么流行歌曲对孩子有这样大的吸引力呢?怎样引导学生走出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视角,更成熟理智地面对流行歌曲?教师只要善于鉴别、分析和正面引导,对于音乐教育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对于流行歌曲引入课堂的把握,可以促进我们音乐教师的再学习,并可以和学生更容易沟通,走得更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明辨美丑,理智看待流行歌曲
  对学生喜爱流行歌曲的热情,我们不能单纯地泼冷水,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喜欢某首歌曲,又为什么不喜欢了。不妨让孩子们理性地分析一下,明辨美丑,吸取优点、摒弃不足。同时适当给孩子们介绍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如范晓萱的《健康歌》,潘玮柏《我想更懂你》等歌曲,正确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更要提醒学生不盲目模仿成人的演唱,保护好自己的嗓音。如拉长脖子使劲唱,那就得不偿失了,既毁了嗓子,有破坏了情绪。对于那些复杂、不易演唱的好歌,可以让学生聆听欣赏,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审美水平的提升,会直接有利于课堂学习,使他们增加对课本内容的兴趣,从而更爱唱儿童歌曲,更自信于自己的甜美声音。
  新课标明确阐述: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的审美活动应当围绕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展开。流行歌曲很容易占据孩子的心灵,我们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辨别美丑的意识,让优秀的流行歌曲真正发挥出陶冶情操的作用。
  二、丰富教学形式,合理利用流行歌曲
  “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是我们音乐教育非常重要的目标。教师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学生喜爱音乐的目标。一是加强选材对比。学生对课本上的歌曲很少感兴趣,很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在心底里就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要是小学的课本里有更多的好歌、新歌就好了。这就要靠我们老师敢于决策为了孩子们更好得学习音乐而如何去当一个教学的真正导师了。让学生自愿选择他们喜欢的任何歌星的作品,不要惧怕作品与传统正统观念的差距,比如许嵩的《断桥残雪》、周杰伦的《青花瓷》、吴建豪的《妈妈》;也可由音乐教师推荐自己很熟悉、理解较透彻而且比较有欣赏价值的流行音乐,例如《丁香花》、《白桦林》、《亚细亚的孤儿》或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影视作品的主题曲等等。二是注重引导欣赏。主要是加强作品全曲整体欣赏(印象)、歌词分析和音乐风格等背景的了解。对于歌词的分析,教师必须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一定的分析深度,歌词对于音乐品位的定位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歌词,本身就是一首非常精美的诗歌或者散文;而有一些作品纯粹媚俗,品味低下,不妨让学生自己分析个透彻,自己学会鉴别和养成自己欣赏音乐的个性。比如在我的课堂上,我让学生欣赏了韩红的《天亮了》,首先我给他们讲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还讲了发生的那段悲惨的故事,然后才给他们放了这首曲子,大家听的都很入神,有好几个同学还眼泪汪汪的,欣赏结束,许多学生纷纷谈了自己的感受,可见效果是有的。三是强化音乐评论。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说出喜欢的理由,这样会让学生对流行音乐作品由一时冲动的感性认识,很快进入到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使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更细致,领会更深刻。
  三、充实音乐手段,不断提升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应注意理论和实践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通过流行音乐的辅助作用,推进音乐教学多形式的运用,如在课堂上增加器乐教学。器乐教学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听觉,提高音准感、音程感,对视觉、运动觉、听觉的配合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现行中小学教材中关于器乐的教学内容非常薄弱,而且许多练习曲学生不爱吹,那么我们可以选取节奏感强、旋律优美的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来吹奏。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所好,而且较高效率的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正如台湾地区歌手周杰伦的一首《蜗牛》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这个被炒的沸沸扬扬的事件,我想我们的音乐教材的确可以试试合二为一的“中庸”之道,吸纳一定数量的健康通俗音乐,引进一些学生喜欢的“校园歌曲”。这些音乐大多旋律优美、节奏多变、篇幅短小、风格新颖,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再结合音乐基础知识和经典音乐欣赏,使学生对传统音乐作品不再敬而远之。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抵制不良流行音乐的消极作用,音乐教材也就真正成了提高学生素质、培育一代新人的有力依托。
  让我们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创音乐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 【发布时间】2021/4/5 20:46:18
  • 【点击频次】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