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陶冶

 

【作者】 李怀明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教育属于最基本的教学环节,也是广大学生习得知识和人生道理的启蒙阶段。语文这门学科作为必须掌握的基础课之一,可以起到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巨大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文陶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然后从提高学习兴趣、实施审美教育、加强情感教育和坚持以人为本这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陶冶的具体开展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人文陶冶

  语文在小学教学中,属于最为基础的课程之一,且带有较强的人文色彩。语文是口语及书面语的综合,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老师做好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文陶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小学生未来文学修养的升华,打下了坚实基础。    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陶冶的具体开展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新课改的理念已经逐步普及开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现在所用的教材同以往的教材比起来,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新课本包含的内容更关注情感方面的教育,并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为老师在课堂上加入人文陶冶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老师如果能善用教材,就能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在新的小学语文教材里,所有的课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教育意义,小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这些课文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事、物,继而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与情感,借此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完善自己的道德观。例如,讲到《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先通读整篇课文,激发出小学生对毛泽东主席的崇拜、敬爱之情,然后围绕人文陶冶这一主题,教给学生饮水思源这一人生哲理。课文中有着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情节,可以为小学生带来较强的情感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推动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并引导学生从人文主义出发,进一步了解教材内容。 
  二、实施审美教育,扩展人文陶冶 
  小学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人文陶冶,可以采用审美教育的方式,扩展小学生的人文陶冶。老师可以依据实际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打造出独特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并吸收教材知识内容。对于课文中一些重难点和关键的部分,老师应当赋予其更强烈的情感色彩,让学生学会寄情于物的表达方式,把人的感情和自然风景、身边事物等有机联系起来,借此让学生的思想感情更加丰满。实施审美教育对人文陶冶而言,能起到十分重要的效用。学生如果处在较为完善的审美环境中,其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等,都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继而挖掘出更多生活中的美。 
  三、加强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要提升其人文素养,情感教育可以起到极为关键的效果。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不同类型的情感教育融入课堂上,把课文中涉及到的情感作出转移或渲染,指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时产生自我感悟,接受人文陶冶,借此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老师可以安排学生朗诵课文,让学生把教材内容转化成有声有色的语言,从而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景色等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全方位感受到文中所讲的内容和情感,并接受人文主义熏陶。
  四、坚持以人为本,实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可以让小学生的个性获得全面发展。老师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高效的知识引用。例如,在学到《走进信息世界》这一课时,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潜能,就可以指导学生依据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家里一个周所用的水量或电量等进行详细调查。老师还可以组织一系列综合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深化学生对情感、真理、人文的感悟,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人文陶冶。学生通过自主发掘、自我探究和相互合作。可以引发对各种信息的思考与领悟,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使人文陶冶的目标得以实现。 
  人文陶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是根本目标也是核心理念。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坚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老师和学生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找到默契的沟通方式和正确教学方法。人文陶冶的关键内容是“以人为本”,老师要充分发掘书本中蕴含的人文因素,提高学生对于生活的热情,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人、事、物,积极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 【发布时间】2021/4/5 21:09:26
  • 【点击频次】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