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之我见

 

【作者】 杨 丽

【机构】 四川省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指导,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也是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目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从教经验谈了一些认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问题意识则指的是小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困惑、探索的心理往往是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原动力。因此,如何挖掘学生的这种原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将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以及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敢问”——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夫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我国著名的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这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我想学生之所以不敢问,往往是因为惧怕老师的威严,没有把老师和同学当成与他共同探讨知识的朋友和伙伴。所以我们必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学习空间,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所以我十分注重课前和学生谈天,一起谈学习,谈动画片,谈他们想谈的话题,一起做游戏,努力形成一种亲近感,拉近师生感情的距离;课中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课后与他们交流上完课后的体会。这样,在师生关系和谐的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渐渐地就会在课堂上敢于向老师、同学提出问题。
  二、“想问”——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一课时,我用游戏导入:让学生报分数,我判断是否可化为有限小数,3/4、2/9、9/10、7/11、2/25、7/39、3/8、1/3……学生报出数后,我马上做出判断,并请学生验证,结果我判断全部正确。这时学生觉得很奇怪,自然就产生疑问:老师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地判断出来?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什么有关呢?此时学生的问题意识被诱发,就会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到积极的探究学习之中。
  又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通过故事情境导入:有一天,明明妈正在书房看报,忽然,明明哭哭啼啼地跑进来,对妈妈说:“妈妈,人家冬冬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嘛。”明明妈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妈妈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此时学生的问题意识被诱发,在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明明12年才过三个生日?会不会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学生就会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烈欲望。
  三、“会问”——学生问题意识的升华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给学生创造萌发问题的机会,产生问题的空间,让学生体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例如:在教《小熊开店》时,我通过创设情境:动物王国里小熊的商店开张啦!他的好朋友小猴、小猫、小狗都来给它捧场。我们也到他的商店逛一逛,看看他新店有什么好东西,好不好?(课件出示主题图)然后顺势引导:看他们的购物场景,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学生根据这一问题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这个情景蕴涵了较多的数学问题,很有提问的必要性,学生发现并提出了许多问题,如:
  生1:买6个布娃娃需要多少钱?
  生2:20元可以买几辆坦克?
  生3:买5个文具盒18元够吗?
  生4: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钱?
  ……
  这样,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可以说学生会问了,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买东西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四、“留问”——学生问题意识的继续升温
  每一堂课都有其时间性、内容性和空间性的局限,学生学习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总有许多问题来不及发现、解决。每上完一节课,如果让学生继续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那么学习则无止境,课堂则无边无际,问题意识则无时限。因此,在一堂课结束这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新问题,让课堂继续拓延,让兴趣继续保持,让问题继续升温。
  例如:在即将完成《纳税和利息》这堂课时,我问学生:“学了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什么?”结果又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如:“到银行存(取)款,该怎么做?”,“去税务机关交纳一次税,该怎么做?”,“假如你在银行存了1000元,一年后你可以取出多少钱?”,等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出课堂,去实践,去请教父母,去查资料,在实践和查资料中,学生又会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和追求的。愿我们的教学能大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不断生成的问题中去发现、去创新。愿我们的教师不是直接传授现成知识,而是在每堂课上,认真设置每一个问题,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去发现各种各样新问题,“不露痕迹”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让我们记住培根的一句话:“如果你以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以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
  参考文献:
  [1]陈钱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1)
  [2]陈品如.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8.Z1.
  • 【发布时间】2021/4/5 21:12:17
  • 【点击频次】280